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可切除肝癌手术前后行辅助性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2007年以来收治的57例可切除肝癌患者中,33例于根治切除术后行TACE(一期手术组);24例于根治切除术前行TACE(二期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及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一期手术组1、2、3年累积复发率48.5%、72.7%和84.8%,中位复发时间为14 (4.153~23.847)个月;二期手术组1、2、3年累积复发率33.3%、41.7%和50.0%,中位复发时间为36 (0~82.810)个月.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肿瘤个数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可切除肝癌术前行辅助性TACE对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2.
头孢唑啉对兔髓核组织渗透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头孢唑啉静脉注射后,血液与髓核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明确髓核内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注射头孢唑啉后每间隔1小时抽血,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5只新西兰大白兔静脉给药后,每隔30min处死1只,抽血并提取腰7/骶1间盘髓核组织测定药物浓度;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日上、下午分别注射1次头孢唑啉,3组各用药1、2、3天,于次日取血样及髓核标本测定药物浓度,此时距末次用药时间间隔至少为12-14h。结果:单次用药后5h内,血液药物浓度由198.53μg/mlgh下降至2.85μg/ml;用药后2.5h髓核内药物浓度由27.3μg/g下降至10.98μg/g,血液对髓核的渗透率为4.66%至17.29%。多次给药组,3组血液药物浓度均值分别为0.53μg/ml、0.56μg/ml、0.48μg/ml;髓核药物浓度均值分别为2.04μg/g、1.84μg/g、1.64μg/g,均高于引起腰椎间盘炎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3组血液浓度、髓核浓度之间经q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t检验在3组内血液与髓核浓度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髓核浓度均值高于血液浓度均值。结论:血液内的头孢唑啉对髓核组织有较强的渗透性,按每日2次药,即使用药后12-14h,髓核内药物浓度均值仍维持在有效抑菌浓度之上,表明该用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术后腰椎间盘炎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炎是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或髓核造影、经皮腰椎间盘抽吸切割术、化学髓核溶解术等介入诊疗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所引起的严重腰痛、腰肌痉挛和腰椎活动受限会造成患者身心健康受损。文献报道术后腰椎间盘炎发病率约为0.75%~3%,无手术史的自发性椎间盘炎也有报道犤1犦。随着椎间盘创伤性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并发症有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临床误诊、漏诊,本文对腰椎间盘炎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一、腰椎间盘炎的发病机制临床对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学说。1.细菌感染,为大多…  相似文献   
34.
C动态增强扫描对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对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行平扫与增强后单层动态扫描,绘制出病变与健侧对应点的时间-密度曲线。分别测量曲线的强化幅度(A)、斜率(K),计算出病变与对应点强幅度之比(RA),分析曲线的形态并将其分为两个类型。结果:良、恶性病变A、RA、曲线类型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K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20Hu的良性病变与A>20Hu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6%,72.7%,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4)。RA≤2.5良性病变与RA>2.5的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71.44%,二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3)。 良性病变的曲线以Ⅱ型为主,占66.7%(12/18);恶性病变以Ⅰ型为主,占86.4%(19/22),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所得的时间-密度曲线对鉴别良、恶性肌骨肿瘤与瘤样病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A、RA曲线类型为有鉴别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HT5"SS〗 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HT5W〗方法: 〖HT5"SS〗以生存期为观察终点指标,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异体CIK细胞疗法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46例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存期差异。〖HT5W〗结果:〖HT5"SS〗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95%CI, 7~37)、10个月(95%CI, 8~12)。两组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5835%、48.62%和69.05%、32.74%、3.97%,治疗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HT5W〗结论: 〖HT5"SS〗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CIK细胞疗法较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有可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