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评价93/94 脊灰强化免疫日活动健康教育效果,在安徽部分市县开展调查。健康教育前的本底水平不容乐观,城市近40%、农村50%以上儿童家长不知晓消灭脊灰基础知识。通过开展强化免疫日健康教育活动,家长对相应卫生知识掌握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尤其突出,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增加 30多个百分点;城市、农村居民卫生行为形成率也由健康教育前的 73.2%、62.90%提高到91.31、96.62%。收看电视和倾听医生讲解是家长喜欢的教育方式。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2.
安徽省2000~2001年麻疹爆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为探讨安徽省麻疹爆发的原因,将麻疹控制在较低水平,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方法研究麻疹疫苗(MV)的效力.2000~2001年安徽省麻疹爆发病例数平均占病例总数的62%,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14岁儿童,其构成占70%以上.调查156例麻疹,309名对照,MV的效力为68%(95%可信区间为50%~86%).发生麻疹爆发到报告疫情时间为6~49d.中小学生中MV效力较低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发生麻疹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1次MV接种工作.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43.
安徽省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报告了安徽省加速控制麻疹策略实施方面的进展.通过1997年底在3个地区(市,下同)进行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1-6岁儿童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阳性率上升到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从1:18.97增长到1:43.45,1998年1-6月3个地区麻疹发病数大幅度减少,与1996年、1997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84.17%和87.71%,未出现麻疹的暴发,说明MV初始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明显.我省拟于近期继续在其余地区开展MV强化免疫,将MV复种年龄提前到4岁.同时,更加注重巩固和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病例的监测和开展控制风疹工作.  相似文献   
44.
安徽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评价安徽省麻疹疫苗 (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 ,于 1997、1998、1999年在所辖 17个地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麻疹血清学监测和费用 -效益分析等 ,对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评价。安徽省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强化免疫前为 7 94/10万 ,对 1~ 6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后 ,1999年麻疹发病率为 1 36 /10万 ,降低了 82 87% ;1~ 6岁儿童麻疹发病构成 ,强化免疫前为 39 89% ,强化免疫后为 2 5 90 % ,大大减少了 5岁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 ;强化免疫后 ,1~ 6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10 0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从强化免疫前的 1:16 45增长到强化免疫后的 1:44 92 ,抗体≥ 4倍以上增长率为 36 33%。开展MV强化免疫费用 -效益比值为 1:3 36~ 1:4 70。开展MV初始化强化免疫是加速麻疹控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5.
安徽省1998~1999年麻疹疫情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效果。方法:运用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网络进行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结果:通过对1-6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1999年全省麻疹发病率为1.36/10万,5岁以下年龄别发病率为3.65/10万,分别较强化免疫前(1991-1997年)下降了84.00%和87.49%。各项监测指标较1998年有所提高。结论: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对于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常规免疫,提高接种率,辅以强化免疫,是控制局部暴发疫情、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旨在确定新型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最佳浓度 ,以诱生高水平免疫应答 ,并评估抗甲型肝炎病毒 ( HAV)抗体的短期持久性。  疫苗由在人二倍体细胞上培养的 HAVL SH/ S株经甲醛灭活制成。三种配方的疫苗每 0 .5ml分别含 3、6和 1 2 ELISA单位 ( EU)的 HAV抗原 ,参考疫苗 Havrix 1 44 0每 ml含 1 44 0 EU纯化的 HM1 75株抗原。于三角肌肌肉注射疫苗。选择 1 8~ 40岁 HAV血清阴性的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 ,共有 2 42名 ,3和 6 EU疫苗组各有 6 0名 ,1 2 EU和参考疫苗组各有 6 1名。每组接种 1剂后 6个月再加强接种 1剂。有 2 2 8…  相似文献   
47.
安徽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加速控制麻疹,了解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的血清学效果,在1997~1999年全省开展MV强化免疫活动期间,随机选择11个县(区、市)设立强化免疫血清学监测点,对1~6岁儿童在免疫前、后采集双份血清标本用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人群麻疹HI抗体.结果表明强化免疫后麻疹HI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92.96%上升到99.8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由18.11±3.27上升到44.77±2.25,增长2.47倍;强化免疫前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89.16%~97.37%,9~12岁GMRT最低,为14.26±2.64,强化免疫后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99.12%~100.00%,9~12岁GMRT上升到39.08±2.88;免疫后抗体有增长者占68.83%,其中呈≥4倍增长者占34.88%.通过强化免疫,大幅度提高群体的免疫水平,在相应的人群中已建立了牢固的免疫屏障,但是要重视MV的复种工作,预防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参与式培训对预防工人工伤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MSD)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30家企业1 825名工人,其中918名干预组工人接受参与式培训,907名对照组工人接受授课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前1年、培训后1年男女工人工伤发生率和MSD发生率的变化,从而评估培训效果。 结果 培训后1年随访率为59.1%。干预组培训后的工伤发生率(5.0%)低于培训前的发生率(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干预组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从11.3%降至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工伤发生率在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男女工人M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与式培训比授课式培训能更有效地降低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但两种培训方式均不能有效降低MSD和女性工人工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AFP病例数据。结果中国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除云南省报告1例缅甸输入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Poliovirus,VDPV)病例外,共报告本国AFP病例7642例。其中AFP病例6576例,非AFP病例1066例。AFP病例中,≥15岁404例,〈15岁6172例。404例≥15岁AFP病例均排除脊灰,6172例〈15岁AFP病例中,6168例排除脊灰,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2例为VDPV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76/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结论中国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运转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深圳市劳务工对参与式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探讨参与式培训的适用性.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深圳市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对60家企业的3479名工人进行参与式和集中授课式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工人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知识的提高和行为的改善,对工人和工厂之间沟通等方面的自评.结果 85%的受训工人认为工作环境、机械安全、工作岗位的改善,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演示和伸展运动5项培训内容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有益.培训后1年,38.4%的干预组工人、45%的对照组工人分别认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演示、讲课最有效.培训后3个月,85%以上的工人认为他们的各项知识和行为得到提高和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更多的干预组工人认为他们的各项知识和行为得到提高或改善.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1年,80%以上的工人对工厂和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加强沟通、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的改善、接受更多培训的看法上持肯定态度;相比于对照组工人,干预组工人持肯定态度率更高,其中,培训后1年,干预组工人对工厂和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沟通上的持肯定态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1年,干预组工人对工厂是否采取了更多的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的活动上的持肯定态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与式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得到了工人的认可,值得推广,培训应以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知识的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