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11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2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对12例已证实的胰腺癌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CT是目前影像学中对胰腺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胰腺癌具有相对特征性,特别是继发征象,只要把胰腺肿块与继发征明及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就能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进步,影像诊断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医院对放射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临床培训的规范化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设置2017、2018级放射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学员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基于PACS病例库,分别采用CBL结合PDCA的方式和传统方式进行培训,并通过教育环境测量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及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即刻感觉运动网络(sensory motor network,SMN)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27例AIS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评估每位受试者相关临床量表并采集基线rs-fMRI数据,对AIS组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后即刻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相关rs-fMRI数据.运用ICA方法提取出SMN及DMN网络成分.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功能连接变化,以及针刺前后的功能连接变化;将变化值与临床量表评分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将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结果针刺前,AIS组左侧前额叶相对于HC组功能连接增加(P<0.001),左侧顶下小叶(Z=4.38,P<0.001)、右侧后扣带回(Z=4.87,P<0.001)功能连接减低;左侧顶下小叶(P<0.001)、左侧后扣带回(P<0.001)、左侧额叶(P<0.001)FC值增加,部分小脑区域FC值增加(P<0.001).针刺后,AIS组右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明显增加(P<0.001),针刺前后差值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差值呈强正相关(r=0.842,P<0.001);AIS组右侧丘脑(Z=4.38,P<0.001)及左额叶(P<0.001)FC值显著增加.结论AIS患者存在边缘系统(后扣带回、海马)-丘脑-皮层(顶下小叶-额叶)神经环路脑功能活动异常;电针治疗可即刻调节AIS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涉及运动完成相关脑区,可能是电针治疗AIS的脑功能潜在靶点脑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SA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穿刺右侧股动脉后,将5FYashiro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以及髂内动脉造影,对部分疑有病变部位以3F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造影有阳性发现时,保留靶血管内导管,将患者送往外科手术;对有栓塞适应证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止血。结果血管造影阳性率为66.67%(12/18);5例可见对比剂外溢,间接征象包括肿瘤血管及染色2例,血管性病变5例。6例DSA阴性。5例经导管栓塞后即刻止血。结论 DSA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SENSE技术在下肢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不用造影剂,采用非SENSE线圈及技术,SENSE线圈及技术对34例临床怀疑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磁共振静脉成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所有病例均较清晰显示下肢静脉,应用SENSE技术的下肢静脉图像与非SENSE技术的图像质量相同,扫描时间减少一半。在扫描范围及时间不变时提高分辨率的参数,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结论:SENSE技术是一种可以大大减少扫描时间,不影响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在磁共振快速成像及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