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常用的补救措施,然而由于术中剧烈的疼痛给广大育龄妇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其恐惧甚至超过了对手术本身危险的担心.我院2002年4-7月开展了笑气麻醉用于人工流产,取得了较显著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硼砂溶液中苯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硼砂溶液中苯酚的含量。结果显示 ,苯酚浓度在 15~ 45μg· ml- 1 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溶液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1,n=6) ,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 0 .5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结果单用激素或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后AITP患儿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比例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联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组的增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比例下降及Foxp3基因表达降低是AITP的发病机制之一,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可以通过诱导其扩增及活化发挥治疗A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CD4 CDHigh 25Foxp3 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 CDHigh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单用激素或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后AITP患儿CD4 CDHigh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联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组的增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 CD4 CDHigh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下降及Foxp3基因表达降低是AITP的发病机制之一,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可以通过诱导其扩增及活化发挥治疗A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强化髋内收肌等长肌力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能力影响。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从深圳某高校中招募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大学生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和试验组(n=9)。两组均进行踝关节稳定训练,试验组增加髋内收肌等长肌力训练。每次1 h,每周3次,共4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评定问卷(CAIT)、 Y平衡测试(YBT)、Balance-check平衡设备和Back-check髋内收肌最大等长肌力测试。结果训练后,两组CAIT评分、YBT各方向距离、Balance-check的得分较训练前提高(t>2.540, P<0.05);试验组Back-check髋内收肌肌力较训练前显著提高(t=8.485, P<0.001)。试验组CAIT评分、YBT (后内侧、外侧)距离、Balance-check得分、Back-check髋内收肌肌力的训练前后差值均大于对照组(t>2.168, P<0.05),平均旋转角速度、最大旋转角速度和平衡等级差值均小于对照组(t>2.804, P<0.05)。结论加强髋内收肌等长肌力训练更有利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平衡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46.
余慧  张世瑜  徐莲英  范丽丽  金艳  陈允允  甘露  刘新义  沈逸潇  方琼 《重庆医学》2021,50(16):2735-2738,2743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半年内的信息需求内容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采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处于乳腺癌术后半年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诊治中心的全程管理平台进行线上咨询的247例患者发送的1586条咨询信息,运用质性研究中的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类整理,提炼出主题,并分析影响信息需求的因素.结果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提炼出信息需求内容的3个主题:术后阶段早期康复的信息需求、辅助治疗阶段诊疗流程与治疗相关问题处理的信息需求、随访阶段居家自护的信息需求.治疗阶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信息需求量的重要因素(P=0.002),患者在化疗阶段的信息需求较大.结论 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信息需求量存在差异,化疗阶段的信息支持应突出个体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采用热熔造粒技术提高恩格列净的体外溶出速度。方法 选用微晶纤维素为辅料,热熔造粒法制备恩格列净与微晶纤维素的组合物,组合物1,2,3中恩格列净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分别为1∶2,1∶3和1∶4。采用显微镜观察组合物外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所得组合物进行检测, 并对比组合物和不同粒径药物的体外溶出速度。结果 组合物中恩格列净的存在形式是晶体与无定形的混合状态, 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其溶出速度能得到提升,组合物2、3的溶出速度与微粉化的原料药溶出速度类似。结论 采用热熔造粒技术能有效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48.
苏江维  余慧  杜坤  汪洁  柳林  蔡剑 《现代肿瘤医学》2021,(11):1938-1942
目的:探讨CCL2和ETS-1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本院收治的皮肤黑色素瘤患者70例,取其黑色素瘤组织。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7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CL2和ETS-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CL2和ETS-1蛋白表达与皮肤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CCL2、ETS-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CCL2和ETS-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CCL2与ETS-1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2,P<0.05)。CCL2、ETS-1阳性表达组3年存活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CCL2和ETS-1表达、基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皮肤黑色素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L2和ETS-1在皮肤黑色素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及预后有关,可能参与皮肤黑色素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9.
红霉素对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红霉素抑制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 (PA)感染患者PA菌株生物被膜的合成 ,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37例 ,随机分为红霉素干预组 (红组 ,n =2 2 )和常规治疗组 (非红组 ,n =1 5 )。红组在2种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红霉素 1 .0 g/d ,其他治疗两组基本相似。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1 0d)培养细菌藻酸盐含量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学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红组在红霉素治疗后 ,PA藻酸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治疗前为 2 2 .5± 6 .72 μg/ml;治疗后为 (1 6 .8± 6 .2 1 ) μg/ml,P <0 .0 1 ],而非红组则反而升高 [治疗前为 (2 5 .4 8± 2 0 .76 ) μg/ml;治疗后为(5 1 .97± 4 3.4 1 ) μg/ml],说明红霉素在体内可以减少PA藻酸盐的合成。电镜观察表明 ,经红霉素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 ,菌体明显肿胀、胞质疏松 ,核质变淡 ;菌毛、鞭毛消失 ,菌体结板成块 ;而非红组变化则没有红组明显 ,细菌变形轻微 ,损伤不似红组明显。结论 :红霉素在人体下呼吸道PA感染的治疗中 ,作为敏感抗生素的辅助用药 ,可抑制PA藻酸盐的合成 ,减少其生物被膜的形成 ,帮助药物渗入菌体内 ,增强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50.
余慧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081-1082
目的探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中期妊娠3种引产方法[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A组,82例)、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B组,39例)、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C组,35例)]在引产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总产程、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及软产道损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仅A组2例行2次注药后成功引产,余均1次用药即成功。3组的引产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引产时间、总产程、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及软产道损伤有统计学差异。瘢痕子宫3种引产方法中,B、C组与A组相比,引产时间、总产程缩短,胎盘胎膜残留率降低,宫颈裂伤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血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上述指标相近(P均>0.05)。C组软产道损伤率较B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子宫破裂1例。结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及在此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或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3种方法安全、有效、可行,联合米非司酮的方法可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提高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方法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