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2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促进胫前软组织损伤后康复的方法.方法 运用MF多源治疗仪对促进胫前软组织损伤.并与对照组进行创面渗出、肿胀、康复的时间、程度进行比较.现察两组伤后室筋膜综合征和皮下积脓发生情况.结果 179例大面积胫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中,对照组35例瘢痕程度分别为无瘢痕23例,轻度瘢痕9,明显瘢痕3例.对照组中发生室筋膜综合征8例,皮下积脓3例.治疗组144例,无瘢痕99例,轻度疲痕49,明显瘢痕5例.治疗组中发生室筋膜综合征21例,皮下积脓5例.结论 正确合理使用MF多源治疗仪对促进胫前软组织顿挫伤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0m 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m l)或生理盐水10m。l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1、2、4、8、12、24h的静息VAS和运动(吞咽动作)VAS状态下的疼痛程度;应用Ram say镇静评分法评价术后1、2、4、8h的镇静程度;并同时监测患儿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异常出血、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术后1、2、4、8、12h的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2h的Ram 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后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变化,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异常出血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其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元(G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植物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SP免疫组化法等,探讨ox-LDL诱导下内皮细胞表达MCP-1、LOX-1及银杏黄酮苷元的干预作用。结果6.25~25 mg/L银杏黄酮苷元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6~48 h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LOX-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具有浓度、时间效应关系(P0.05)。LOX-1拮抗剂PIA可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MCP-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银杏黄酮苷元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因子MCP-1表达,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64.
头孢菌素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精神症状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 《医药导报》2011,30(11):1522-1523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感染应用头孢菌素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病历资料分析。结果3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其中10例经补液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余患者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2~4个疗程后症状均缓解,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头孢菌素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应及时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充分透析等处理。  相似文献   
65.
移植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是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限制因素. 移植后恶性肿瘤的病因众多,免疫抑制药为原因之一. 神经钙蛋白阻滞药(CNIs)会增加移植后恶性肿瘤的风险,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药(mTORi)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西罗莫司已被证实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及抗肿瘤双重功效的药物. 临床研究证明,肾移植患者使用mTORi与CNIs相比,新发恶性肿瘤率较低. 新的西罗莫司类似物,如temsirolimus,正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进行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6.
廖恺  毕卓菲  何艳  刘宜敏 《循证医学》2012,12(5):278-28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紫杉类+顺铂+氟尿嘧啶与N$13+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为紫杉类+Nell+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照组为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的局部晚期头颈鳞癌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排除标准人选,对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完全缓解率、客观缓解率及毒性反应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紫杉类+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与NSA+氟尿嘧啶诱导化疗相比,前者的总生存期(风险比0.76,P=0.0001)、无进展生存期(风险比0.73,P〈0.00001)、完全缓解率(危险比1.5,P=0.03)、客观缓解率(危险比1.2,P〈0.00001)均显著优于后者;在毒性反应方面,除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前者高于后者外,其余3/4度血液学毒性和3/4度消化道毒性的发生率两者相当或是前者低于后者。结论目前证据表明.紫杉类+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与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相比,显示了更优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局部晚期头颈鳞癌诱导化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彝族药"新生散"泡剂浸泡治疗手指毁损伤的保指疗效。方法:采用有限手术,尽量保留手指残端长度;用彝族药"新生散"泡剂浸泡治疗,每天2次,每次20m。结果:本组44例病例经过治疗,其创面愈合,伤指末节较传统治疗多保留了1~1.5cm长度。结论:彝族药"新生散"泡剂浸泡治疗手指毁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D5S2845基因座在华东汉族人群的群体遗传学数据,解决长期困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 repeat,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首先利用PCR结合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调查华东汉族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再用PCR扩增出D5S2845基因座的8个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pUC重组质粒中,经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最后经转染、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制备出标准的D5S2845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果:D5S2845基因座在华东汉族群体中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其非父排除概率及个人识别能力分别为0.558和0.896,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出大量的D5S2845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论:D5S2845基因座是一个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科学应用的遗传标记。分子克隆方法制备的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在法科学实践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lupeol及其结构改造后衍生/修饰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对lupeol进行化学结构修饰,然后应用MTT方法检测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T数据显示,lupeol及其衍生/修饰物均能抑制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Lupeol、H1、T1和T2的IC50分别为40μmol/L-50μmol/L、约120μmol/L、约50μmol/L和70μmol/L-80μmol/L。结论:lupeol结构改造后,并没有提高其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何艳  谭燕  张清磊 《安徽医药》2011,15(7):877-878
目的观察上下颌联合方法治疗第二磨牙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19名第二磨牙跨患者采用上下颌联合方法进行矫治,即用上颌改良横腭杆牵引上颌第二磨牙,同时用下颌推磨牙颊移活动矫治器推下颌第二磨牙颊向移动。结果 19名患者均解除了跨,治疗时间为6~10周。结论利用上下颌联合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第二磨牙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