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8篇
药学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科研选题,就是准备研究某一个专业或某一疾病的某一方面,或解决科研中某一问题,其本质是探索、解决未知,发现新的规律,找出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因此,明确科研选题是否正确合理,是决定研究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3.
亚健康一词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一个评定人体健康状态的新概念。在国外有“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之称。为了确切地表达亚健康这个概念和正确地提出对策,必须首先对健康和疾病的特征作一个回顾。对于健康的理解,过去往往偏重于人们处于生理上的正常状态。而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因素致病模式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综合致病模式以来,现在对健康的要求,系指身体健康,生理及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84.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革兰氏阴性菌 ,它是全世界最普遍感染人类的细菌之一 ,感染后不予治疗将导致长期甚至终生在胃内定植 ,并能引起许多相关的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胃B细胞淋巴瘤等[1] 。目前的抗Hp治疗包括抗分泌加抗生素。这些治疗在 80 %~ 90 %的病人中有效 ,但由于联合疗法费用高 ,病人难以接受 ,从而导致病人不配合治疗 ,且易产生耐药株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预防性疫苗看起来是最适当的方法[2 ] 。Minoura等[3] 将妊娠C5 7BL/ 6母鼠实验性感染Hp ,在产后 2周几乎所有小鼠都有Hp感染。认为…  相似文献   
85.
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致病性血清型后,该病成为全球稳速增长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成为新的凶险传染病之一.0157大肠杆菌(包括O157:H7与O157:H7?)能引起一系列人类病,如腹泻、出血性肠炎及危及生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全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自1987年首次发现该菌以来,许多地方已相继发现该菌株.1999年,在江苏、安徽交界的农村暴发了这一传染病.为此,特将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畜禽动物感染0157大肠杆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87.
"超级细菌"的出现,曾被各大媒体报道得十分可怕,甚至有学者断言近十年内都无药物可对抗,事实上恐怕有失偏颇.所谓的"超级细菌"乃一种简称,较确切地说应该是"超级抗药性细菌".该类称谓,最早曾出现在1961年英国科学家Jevons的报道中,当时将发现的耐甲氧西林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次称为"超级细菌",它对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β-内酰胺酶类和头孢类(1~3代)均耐药,并且MRSA出现率与第三代头孢菌素长期使用呈现平行关系.该类细菌的发现至今已有50年,但其中绝大多数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有效.然而,"超级细菌"的控制仍然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8.
随着生物科技不断进步和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人类健康状况的一些转变。主要表现为全球范围内平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疾病谱和死因诺从早先的以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向当前的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导致一些专家认为传染病将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些国家逐渐放松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在一些人思想上似乎传染病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事实表明,人类对此远不能乐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用Vero、HeLa、CHO及KMB17细胞测定EHEC O157:H7首例浙江株97-1-68菌株的细胞毒性,同时与其他菌株作比较.方法 采用微量组织培养板的单层细胞培养测定菌体超声裂解液及细菌培养上清液的细胞毒性作用效价.结果 97-1-68菌株对全部4株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作用,而阳性对照株对Vero、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本文提出在EHEC O157:H7感染中可能存在流行株和非流行株的"两类菌株"的观点.  相似文献   
90.
许多人在看报或电视时,只关注未来几天的气象改变,却很少有人将其与个人保健联系起来。应该说,这是没有充分利用气象资源,说白了是一种损失。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做“菜花黄,痴子忙”,意思是说精神病人容易在春季发作。这句话道出了疾病的季节性。人们正是从长期观察中,发现了在某种天气条件下,一些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