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黎风  何梅  邵鑫  刘福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934-1938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参与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方式及效果,为临床药师更好的开展药学服用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Wan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6月,收集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员独立地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个RCT,包括2 7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WMD=-1.96,95%CI(-3.39,-0.52),P=0.00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RR=2.09,95%CI(1.15,3.79),P=0.021]和抗菌药物费用[WMD=-125.51,95%CI(-172.49,-78.52),P<0.001]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但2组间抗菌药物用药时间[WMD=-1.3,95%CI(-2.77,0.17),P=0.08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管理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以及减少抗菌药物费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围术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强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海恩法则在胸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海恩法则加强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加强仪器、设备、设施管理,完善人员替补机制,强化药物规范化管理,坚持优质服务,加强高风险病人的管理,以有效保证护理安全。结果实施后(2009年)比(2008年)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理质量合格率提高(均P〈0.01)。结论在胸外科病房运用海恩法则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作用显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4.
Objective Contrast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problem. We, therefor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robueol in the prevention of CIAKI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nd interventions (PCI). Methods We studied 205 patients with UAP, who underwent CAG or PCI pro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probucol group (n = 102) and control group (n= 103). In the probucol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probucol tablets 500 mg b. i. d for 3 day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cntio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underwent hydration with intravenous saline at a rate of 1 ml per kilogram of body weight per hour for 12 hours. Results Patients were well-matched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d at baseline in majority measured parameters between two groups. CIAKI occurred in 23 of the 205 (11.22%) patient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correlates of CIAKI and clinical data. CIAKI was most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cr≥132.6 μmol/L (OR =21.11,95% CI 1.95-56. 06, P<0.001), Ccr <60 ml/min (OR =4.19, 95%(2/1.94-9.05, P <0.001), heart function > class Ⅱ (OR = 6.23, 95% CI 2.73-14.21, P < 0.001), Diabetes (OR = 2.049, 95% CI1.19-5.25, P < 0.001), age ≥ 70 yrs (OR = 3.52, 95% CI 1.66-7.43, P < 0.001),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hown by CAG (OR =4.29, 95% CI 1.99-9.24, P < 0.001). The rate of CIAKI in probueol groups was slightly low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7.84% vs. 14.56%),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post-procedure mean peak of Scr [(101.62±42. 98) μmol/L vs. (117.67 ~68.77) μmol/L, P =0.047] and the post-procedure increasing Ser from baseline (ASer) [(13.49 ± 19. 61) μmoL/L vs.(22.50 ± 18.31) μmol/L, P =0.001] in the probuc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rophylactic treatment with probueol 500 mg b. i. d during periproeedural stage in patients with UAP has preventing role against CIAK1 afte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烧伤后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30%深Ⅱ度烫伤、孤养及慢性中度不定期应激联合建立烧伤后并发抑郁模型,采用旷场实验观察烧伤后并发抑郁大鼠行为反应,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不同区域海马MAP-2和GFAP的表达及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并发抑郁大鼠活动潜伏期明显延长,行为反应明显降低(P<0.01)。烧伤后并发抑郁、烧伤、抑郁及正常组之间MAP-2和GFAP在CA1区变化不明显;烧伤后并发抑郁大鼠在CA3区MAP-2和GFAP阳性细胞计数和累积光密度(89.58±15.18,69162.63±7905.36;57.33±6.50,37918.42±2060.98)明显低于正常组(108.80±18.45,84607.07±13602.34;90.50±5.98,55616.67±3776.54;P<0.05);在齿状回烧伤并发抑郁大鼠MAP-2和GFAP阳性细胞计数和累积光密度(261.00±35.37,32199.93±1344.15;73.42±7.32,68465.21±15571.64)与正常组相比(293.00±24.47,40299.77±1155.97;113.10±6.72,108416.10±5128.89)也明显降低(P<0.05)。电镜可见烧伤并发抑郁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胞浆肿胀,有的线粒体髓鞘样改变,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等改变。结论:海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是烧伤后抑郁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HIE患儿以及在医院娩出的54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HIE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血清MCP-1、sICAM-1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IE新生儿血清MCP-1、sICAM-1水平,分析血清MCP-1、s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新生儿血清MCP-1、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MCP-1、sICAM-1诊断HI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94,联合诊断HIE的AUC为0.903。随着病情的加重,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血清MCP-1、sICAM-1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CP-1、s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18、0.527,P<0.05)。结论 血清MCP-1、sICAM-1可能参与介导H...  相似文献   
117.
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的临床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03年1月。2007年1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脉络丛囊肿,分析胎儿超声改变与染色体的关系和预后。结果共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46例为单便4囊肿,10例为双侧囊肿。45例胎儿脉络丛囊肿于晚孕前消失,在本院足月分娩,新生儿无异常发现;8例中期引产;3例失访。16例行羊水穿刺,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其中3例为18-三体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脉络丛囊肿发生率为0.96%,其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当囊肿直径在0.5-1cm之间,如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标记或合并有胎儿解剖结构异常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囊肿大于1cm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18.
患者,女性,32岁,住院号:143452。第5胎第1产,37周妊娠。孕期5个月时,曾在某市医院作产前检查,无异常发现亦无心悸,气急症状。孕期6个月曾有畏寒、发热达38℃,伴咳嗽、流涕,无咽疼或关节痛,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此后经常断续发热伴咳嗽,无畏寒,体温高达39℃,最低37.2℃左右。无明显心悸或气急。胸透正常。血、尿检查无异常。多次就医均诊断为支气管炎。4月20日来沪,旅途劳累,出现咳嗽、气急、胸闷、下肢浮肿,尿少,夜不能平卧,伴胃纳减退和恶心。4月25日在本院妇产科  相似文献   
119.
乳糖广泛存在于乳制品中 ,是奶里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乳糖能否在体内消化吸收 ,将直接影响着奶类的营养成份的利用 ,国内不断有乳糖酶缺乏的研究报道〔1-3〕,但在广州市尚没有 3~ 13岁儿童乳糖酶缺乏的研究报道。为了解广州市儿童乳糖酶缺乏的现状 ,我们进行了儿童乳糖呼气试验。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广州市区选取本地健康、无胃肠疾病且 1周内无服食药物的学生 ,获得有效人数 3~ 4岁 73人 ,7~ 8岁 6 6人和12~ 13岁 5 9人 ,共 198人。1.2 材料和仪器1.2 .1 乳糖 :食品级 ,美国AMPC .Inc公司。1.2 .2 奶粉 :市售产品 (…  相似文献   
120.
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危机干预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吴英 《护理学报》2006,13(4):32-33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近年来在医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笔对PTSD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诊断和治疗、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