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ER、PR、c-erbB-2、nm23、CD44V6五种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相互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5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ER、PR、c-erbB-2、nm23、CD44V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8%、47.3%、58.0%、65.2%、72.3%。ER、PR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没有相关性(P>0.05);c-erbB-2、nm23、CD44V6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资料相关分析5种标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R、PR、c-erbB-2、nm23、CD44V6五种基因相互之间无必然的相关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机制。ER、PR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c-erbB-2、nm23、CD44V6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1398例宫颈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415例,总感染率为29.69%,其中单纯湿疣最多,占47.23%。HPV 感染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病变进展呈负相关。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在60~69岁,而单纯湿疣及CIN 伴湿疣的高峰在40~49岁。单纯湿疣、CIN、CIN 伴湿疣及癌伴湿疣四者的平均年龄差别十分显著(F=22.47,P<0.0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取体位结合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患者均采取体位结合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3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均在体位结合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下完成。其中3例术中透视伤椎中柱高度恢复不满意,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4例伤椎三柱骨折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骨折。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术后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满意,腰部功能恢复良好,无肌肉僵硬现象,2例腰部有酸胀不适,通过中药熏洗、理疗和腰背肌功能锻炼后缓解。结论临床采用体位结合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银质针结合膝关节臭氧注射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患者120例,通过回顾性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局部推拿按摩干预)、银质针组、臭氧注射组及结合治疗组四组,每组30例,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比较四组患者麦克马斯特评分(MOMAC)与吕斯霍尔姆膝关节功能评分(LKS)的差异及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73.3%,治疗各组总体疗效显著提高,分别为86.7%、90.0%、96.7%(P<0.01),其中结合治疗组明显高于银质针组及臭氧注射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疗各组WOMAC明显降低,LKS明显升高,血清IL-6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均<0.05),结合治疗组的WOMAC与LKS的改善及炎症因子改善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银质针配合膝关节注射臭氧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明显,显著减轻炎症反应,达到促进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和分析基层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和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通市各医疗单位病理科发放"病理科情况调查表",对其基本情况、工作量、设备、科研、教学、人才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结果目前南通市各医疗单位病理科存在工作用房不足、人才配置不合理、科研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二级及以下医院病理科问题更显突出。结论需要卫生主管部门采取相关措施,从资源配置的规模、服务功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基层医院病理科建设加以完善、调整和提升,以便更好地推动病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何松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51-152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早期诊治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泌尿科就诊的56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和非早期组,每组28例,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肾切除率。结果早期组中28例患者均行保肾手术,其中行输尿管镜碎石留置双J管引流后二期手术的18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后二期手术的10例,随访1年患者均未因肾功能恶化而行肾切除术;非早期组28例患者中肾切除11例(39.29%),随访1年患者因肾功能恶化而肾切除者5例(17.86%)。结论早期诊治能够减少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患者的肾切除率,是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张伟伟  何松  康冰 《重庆医学》2015,(25):3517-3519
目的:回顾分析7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以指导并完善 UC 的诊治。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77例 UC 患者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一部分患者维持治疗情况。结果活动期 UC 患者中度活动者占69.9%,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46.6%,34/73)及广泛结肠(50.7%,37/73)为主。UC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便血等。肠镜下 UC 活动期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充血、肿胀、糜烂及浅溃疡形成,内镜下组织活检多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和(或)糜烂。UC 患者病情越重,相对应的血清清蛋白平均值越低。治疗上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氨基水杨酸制剂是长期维持治疗药物,UC 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0%(55/73)。结论UC 治疗方案基本遵循共识意见,仍需加强 UC 随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有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5例类癌和4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未见CD44v6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60岁和>60岁组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4.0%和29.4%,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79;P<0.01),低分化癌和高中分化癌中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7.0%和31.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3.53,P<0.01);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CD44v6和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3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5.82,P<0.05);鳞癌和腺癌中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85.7%和5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5.05,P<0.05);nm23在腺癌和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3%和14.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35,P<0.01)。结论CD44v6可反映NSCLC的生物学特性,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m23能否作为肺癌的预后指标尚待扩大样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冷冻切片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冻到一定的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一种技术.随着临床的发展,手术中需要快速病理诊断的病例越来越多,冷冻切片技术对确定手术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冷冻切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做1张好的切片,除了技术过硬的技术员外,冷冻切片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3].本文通过摸索实践,能够使各类组织的快速制片质量达到常规.现将南通市肿瘤医院病理科使用的德国Leica CM1950冷冻切片机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抑制核因子-κ B(NF-κ B)活化后对苦参碱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灭菌等渗盐水)、苦参碱组(35 mg/kg)、PDTC组(120 mg/kg)和PDTC(120 mg/kg)+苦参碱(35 mg/kg)联合组,腹腔注射用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的活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NF-κB、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用SNK-q检验,单独效应比较采用LSD法,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进行分析.结果 PDTC增强了苦参碱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苦参碱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PDTC能显著抑制苦参碱诱导的NF-κB活化,NF-κB活性的灰度值由93.64±2.95降至65.78±5.65(F=124.754,P<0.01),同时促进苦参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指数由55.9%±2.8%升高至74.3%±4.8%(P<0.05).NF-κB的mRNA表达水平与bcl-2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83,P<0.01).结论苦参碱诱导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同时激活NF-κB;PDT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下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与bax的比值,增强苦参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gene binding (NF-κ B)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matrine(MT) in transplanted tumor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ude mouse. Methods Tumors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epG2 into the back of nude mice. The mice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MT group (35 mg/kg), PDTC group (120 mg/kg) and Combination group: PDTC+MT group (120 mg/kg+35 mg/kg), the reagents were injected peritoneally. The tumor growth curve of nude mice bearing transplanted tumor were observed and the inhibition ratios were evaluated. Apoptosis of carcinoma cells was analyzed by TUNEL. The DNA-bingding activity of NF-κ B was determined by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in carcinoma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NF-κ B mRNA, bcl-2 mRNA and bax mRNA in carcinoma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RT-PCR. Results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PDTC) could enhance the inhibition of matrine on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P<0.05). The apoptosis and activation of NF-κB in carcinoma cells could be induced by matrine. PDTC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NF-κ B activation induced by matrine in carcinoma cells from 93.64±2.95 to 65.78±5.65 (F=124.754, P<0.01). Meanwhile, PDTC increased the apoptosis induced by matrine from 55.9%±2.8%to 74.3%±4.8% (P<0.05).A positive correlation observed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NF-κ B and of bcl2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0.983,P<0.01). Conclusions Matrine could induce apoptosis and activation of NF-κ B in transplanted tumor. PDTC could increase apop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ight be due to the suppression of NF-κ B activa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cl-2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