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270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982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48篇
  4篇
中国医学   522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0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31.
何春  莫维光 《内科》2009,4(2):255-257
近年来大肠癌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以结肠癌发病率增长速度迅猛,在大城市增幅更快,上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上升31.95%,在农村上升8.51%。因此,掌握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和预后的方法有重要意义。恶性肿瘤基础研究目前虽已渐进细胞分子遗传学领域,但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诊断和病理分级,迄今仍主要依靠传统镜下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的观察为依据。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探讨正常肝组织与乙型肝炎中TAP1、TAP2、HSP70、HSP90、CNX、β2-MG蛋白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 以内源性生物素阻断S-P法来检测32例乙肝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石蜡包埋肝组织的TAP1、TAP2、HSP70、HSP90、CNX、β2-MG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β2-MG、TAP1、HSP70、HSP90、CNX蛋白在乙肝组表达高于正常组(P均<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TAP2蛋白与HSP70蛋白在正常组中呈相关性(χ2=16.000,P=0.008).结论 TAP1、TAP2、HSP70、HSP90、CNX、β2-MG蛋白均在乙肝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这些蛋白均参与MHC-Ⅰ类分子的乙肝病毒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并且可以做为诊断乙肝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3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会诊及常规外检的152例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0、bcl-6、MUM1、GCET1、FOXP1的表达情况, 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l-2、bcl-6和c-myc基因异常情况, 筛选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52例DLBCL中, 男女比例为1.49∶1, 中位发病年龄59岁(7~90岁), 原发于淋巴结内79例(52.0%)。全部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6个月(1~101个月), 1、3、5年OS率分别为70.2%、44.7%及30.3%。R-CHOP方案治疗组OS好于CHOP方案治疗组及未治疗组(P=0.001)。137例进行双重打击免疫组织化学评分(DHS评分)的患者中, 0分56例, 1分57例, 2分24例, 不同DHS评分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FIS...  相似文献   
234.
绒山羊的发展,产绒量的提高,离不开品种改良。在进行杂交改良时,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加速改良工作,同时也可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和防止传染病。利用高产优质的绒山羊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绒山羊,提高个体产绒量,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现在人工授精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畜牧工作者的重视和养羊专业户的欢迎。为普及推广绒山羊人工授精技术,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了绒山羊人工授精程序和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35.
1 病历摘要 例1:女,32岁.以右胸痛20 d入院.20 d前因右侧胸痛就诊.X线胸片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无发热、咯血.查体:右侧肩胛线第9肋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四肢及关节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探讨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治疗成人Hartofilakidis 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69例(81髋)成人高位DD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女58例,男11例,平均年龄为35.4岁(16~65岁),均为Hartofilakidis Ⅲ型DDH。临床主要症状为:患髋疼痛,不等长,跛行。双下肢长度平均差值为4.1 cm,平均脱位高度为5.8 cm。均采用股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臼杯骨量覆盖80%以上。随访观察截骨处的愈合情况、患肢长度及并发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4.5年(1.5~9.0年)。临床疼痛症状缓解,双下肢长度的平均差值降至1.1 cm。1例术中股神经不全损伤(术后4个月恢复),截骨近端上移4例,截骨远端骨折1例,远端松动旋转移位2例,术后截骨端不愈合或延迟愈合5例,术后脱位2例,血栓2例,术后感染1例。病人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0.4±4.3)分提高至(86.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6,P=0.031)。结论 对于Hartofilakidis Ⅲ型DDH病人,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可有效平衡双下肢长度,缓解患髋疼痛,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3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这两年中所抢救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抢救过程中的用药、观察、检测等护理工作的总结,制订有效的护理工作常规。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不一,症状多样,常危及生命,抢救措施复杂,护理工作繁琐。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常致命,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娴熟的护理工作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38.
239.
目的观察并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91例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1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ADL评分。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及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40.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60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选R-CHOP方案治疗54例,其余患者因年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原因选择R-miniCHOP、CHOP等方案或支持治疗,未列入疗效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首选R-CHOP方案治疗的5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6例(48.1%),部分缓解14例(25.9%),总有效率为74.1%(40/54);其中,37例60~69岁患者总有效率为70.3%(26/37),17例70~79岁患者总有效率为82.4%(14/17),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390)。76例患者随访1~60个月,至末次随访,49例(64.5%)死亡,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6个月,5年OS率为35.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初诊年龄≥70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存在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乳酸脱氢酶升高、免疫组织化学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与不良OS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初诊年龄≥70岁、存在B症状、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为OS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不佳,初诊高龄、有B症状、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