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2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急诊科重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状况,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1 20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病原菌培养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临床病原菌检验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规定的K-B法进行操作,药敏结果敏感、中介、耐药的评价依据CLSI的最新标准。结果 1 207例急诊科重症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78例、211例次,感染率14.7%、例次感染率1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2.1%;基础疾病、有创性诊疗操作、广谱抗菌药物的过量使用等为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1株,检出率为44.7%,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30株,检出率为41.7%。结论必须增强急诊科医师预防医院感染与合理用药理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降低急诊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评价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血管通路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期间行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患者60例(Ⅰ组),并选同期行临时性双腔导管患者60例为对照组(Ⅱ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导管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Ⅰ组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4.1±9.3)个月,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导管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在血流量、Kt/V、血栓形成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法建立内瘘需留置导管的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是一种有效安全使用周期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抑癌基因p53编码转录因子P53蛋白在调控癌基因表达、DNA合成和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已证实50%以上肿瘤细胞存在p53基因突变,p53被认为在肿瘤形成中起非常重要作用。p53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纠正恶性细胞中突变的p53基因功能,在多种肿瘤的体内外试验中显示出明显疗效。作者就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4.
痛经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以妇女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剧烈疼痛、腰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笔者采用推拿辨证点穴治疗该病5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45岁,最小13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半年。依据病因分类,属气滞血瘀者26例,占总数44.8%;寒湿凝滞  相似文献   
125.
早孕妇女感染性致畸因子的检测及产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8月至1993年5月,我室随机对门诊及住院的835例早孕妇女(孕7~14周)进行了风疹、巨细胞病毒(CMV)及弓形体IgM测定,查出风疹IgM(+)12例,占受检人数的1.44%;CMVIgM(+)30例,占3.6%;弓形体IgM(+)48例占5.74%,其中风疹与巨细胞病毒IgM双阳性者1例,弓形体与CMV双阳性者3例。除自然流产者外,所有阳性孕妇均在孕21~24周之间抽胎血查IgM行产前诊断,并观察至妊娠结束。  相似文献   
126.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代替指示红细胞检测血痕热解离液中的微量血型抗体,通过酶促反应判定血痕的血型。并根据血痕抗N侧反应的强弱区别MN型血痕的抗N反应和M型血痕的“类N”反应。实验证明用ELISA检测溶液中微量MN血型抗体比用指示红细胞作凝集反应更为敏感。共检测血痕625例。九年以内的N型血痕、3个月以内的M型血痕、2个月以内的MN型血痕,检测的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7.
何小平 《华夏医药》2002,6(3):120-12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面临着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括从医行为的改变,即向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科学地认识评价与应用最可靠的医学献信息资料来进行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普及,不少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有待于科学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有赖于大量献资料的检索与控制,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结果与利用。循征医学的发展与医学献检索手段的创新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8.
陈安  何小平 《医学综述》2000,6(10):458-459
<正>近年来发现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AD)预后及猝死的独立预报因子,因而用有效的药物人工干预自主神经功能以改善患者的HRV与预后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常用心血管药物对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孕妇静脉血及胎儿静血总胆汁酸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UDCA250mg,Po,tid,对照组15例,给予维生素C,肌苷等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滴口服,均从孕25周开始直至分娩,检测分娩前两组孕妇静脉血总胆汁酸及两组孕妇分娩的胎儿脐静脉经总胆汁酸水平,结果(1)UDCA治疗ICP安全有效。(2)治疗组孕妇分娩的胎儿脐血总汁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DCA治疗ICP安全有效并改善母、胎之间胆酸的运输。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18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临床菌株,采用WHONET 5.6及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36株,其中2016—2018年分别为277、338和321株,CRPA的检出率分别为10.11%、10.65%和8.72%,CRPA的总体检出率为9.83%.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31.52%)、重症医学科(13.04%)、泌尿外科(9.78%)、中西结合科(6.52%)和神经外科(6.52%)为主.标本类型中,以痰液为主,占78.26%,其次为尿液,占13.04%.年龄分布以>60~70岁(28.26%)和>50~60岁(23.91%)人群最多见.3年间,CRP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稳定趋势,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20.0%),亚胺培南比美罗培南具有更高的CRPA检出灵敏度(P<0.05),其检出率分别为90.22%和69.57%.临床治疗以两种或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主(70.65%),50%以上病人接收了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结论 我院的CRPA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见于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其感染会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及病人住院时间,临床及感染防控部门应采取措施以减少其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