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观察葛根芩连汤(GQT)对菌群失调性腹泻大鼠模型动物结肠组织PINK1/Parki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GQT治疗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18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造模组(150只),造模组采用复合抗生素灌胃法建立菌群失调性腹泻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丽珠肠乐组、GQT高、中、低剂量组,30只/组。GQT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02,3.51,1.755 g·kg-1,丽珠肠乐按0.125 g·kg-1灌胃,1次/d,连续21 d,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灌服,各组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分别在治疗后7、14、21 d进行样本采集。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及免疫组化法(IHC)分析结肠组织PINK1/Parkin相对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P62、LC3Ⅰ和LC3Ⅱ蛋白表达。结果 综合模型大鼠粪便、临床症状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本次造模验证成功。RT-PCR分析PINK1和Parkin mRNA表达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基因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KM小鼠T细胞组成及肠粘膜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黄连解毒汤灌胃小鼠7d和14d后分别采集相关样本,ELISA法测定小鼠回盲段肠粘液中sIgA、IL-6及IL-2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中CD3~+T、CD4~+T和CD8~+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黄连解毒汤给药组CD3~+T含量明显升高,CD4~+T和CD8~+T含量则明显降低,灌胃7d与14d对于给药组CD3~+T、CD4~+T和CD8~+T含量无明显变化;黄连解毒汤给药组sIgA浓度明显升高,IL-6含量则明显降低,灌胃7d与14d对于给药组sIgA含量无明显变化,IL-6变化不明显,IL-22于7d升高而于14d降低,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促进CD3~+T和sIgA分泌,抑制CD4~+T、CD8~+T和IL-6分泌和表达,对IL-22的表达则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构建人Ⅱ型胶原蛋白(hC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Ⅱ。方法提取患者关节软骨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CⅡ基因片段,测序鉴定正确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hC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Ⅱ,并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CⅡ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C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Ⅱ。 相似文献
35.
自1972年以来,生命科学因DNA重组技术的诞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被广泛应用到医药、农业、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基因工程技术逐步替代传统医药工业技术,使医药领域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敏感性;对荷瘤小鼠进行体内实验,观察该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体外实验2.0-0.75mg/ml浓度下皂角刺总黄酮对其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50、100和150mg/kg剂量分别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0.2%、67.2%和74.6%,抑瘤率分别达到55.3%、55.4%和60.3%。结论:皂刺总黄酮在体内外具有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该实验结果为将来皂刺总黄酮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小柴胡汤组(小)、小柴胡汤组(中)、小柴胡汤组(大)、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溶液和相应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水煎剂,30min后再灌0.4mL的浓度为20mg/ml葡聚糖蓝-2000,20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的小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色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小肠色素推进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胃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胃排空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柴胡汤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量,同时促进小肠推进,随柴胡用量的增加胃肠运动增强。 相似文献
38.
目的克隆人Ⅱ型胶原蛋白cDNA(hCⅡcDNA)基因。方法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组织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hCⅡcDNA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在LB培养基中培养12~16 h,挑取菌落并接种于LB培养液中,取2μL菌液为模板进行PCR鉴定,PCR结果呈现特异性条带为hCⅡcDNA阳性。对hCⅡcDNA阳性的克隆菌株进行测序。结果克隆基因经测序并通过NCBI BLAST分析后发现,其与Genebank中公布的编码人Ⅱ型胶原蛋白的基因序列(NM001844)同源性达99%。结论成功克隆出了hCⅡcDNA基因。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制备苗药组方雾化剂,观察苗药组方雾化剂对染矽尘大鼠血清 SOD 和 MDA 及肺组织细胞凋亡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分成5组,其中4组进行染矽尘造模,待模型成功后随机选其中3组分别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剂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加中药灌胃治疗,治疗40天后,采用 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BA 法检测丙二醛(MDA),提取实验大鼠肺脏组织 RNA ,采用反转录合成 cDNA ,通过 RT-PCR 技术检测 Fas、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与染矽尘组比较,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 SOD 活力明显升高(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 MDA 含量明显降低(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肺组织 Fas 和 Caspase-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苗药组方雾化组能增强染矽尘大鼠血清SOD活力,减少染矽尘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并殖吸虫感染者Th2免疫应答产生的细胞因子IL-5、IL-4、IL-1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的水平,筛选出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并殖吸虫病的潜在细胞因子标志物.方法 收集贵州省本地并殖吸虫病患者成年组(年龄>18周岁)及未成年组患者(年龄≤18周岁)的血清样本各12例,以健康人血清4例为对照,ELISA检测血清中的IL-5、IL-4、IL-13、TSLP等4种细胞因子的浓度,各病例组及对照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结果 成年组IL-5、IL-4、IL-13、TSLP分泌浓度分别为(19.50±5.57)pg/ml、(0.95±0.19)pg/ml、(475.30±629.81) pg/ml、(16 676.67±7 169.29) pg/ml;未成年组分别为(23.04±3.37)pg/ml、(1.05 ±0.19) pg/ml、(422.84±539.48) pg/ml、(16 242.50±6 230.81) pg/ml;对照组分别为(4.45±0.84) pg/ml、(0.32±0.12) pg/ml、(41.15±11.72) pg/ml、(490.00±123.36) pg/ml.IL-13、TSLP在成年组、未成年组患者中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P<0.05;t=3.11,P<0.05).在有典型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的未成年组中,IL-5升高(t=3.1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无典型症状的成年组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IL-4在成年组、未成年组患者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变化(t=1.08,P>0.05;t=2.1,P>0.05).结论 并殖吸虫病患者Th2免疫反应活化,IL-5、IL-13、TSLP显著上调,可以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进行下一步的研究筛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