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对50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药物结合脑脊液外引流、开颅手术结合药物或单纯药物的治疗方法,死亡率56%.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及与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 对人群中4~7岁学龄前儿童986例(1 972眼)行1%阿托品眼膏常规散瞳后行屈光状态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986例儿童中,散光(≥0.5D)者435例(737眼),占44.12%;近视及远视散光组中,>2.0D比例分别为25.00%、26.19%,低于混合散光组(4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74,P<0.01);散光轴向分布以顺规散光为主(91.45%),其中散光程度0.50 ~ 1.00D占46.81%;在737只散光眼中,矫正视力≥0.9者516眼(70.01%),矫正视力≤0.8者221眼(29.99%);随着散光程度的增加,弱视发生率越大(x2=17.09,P<0.01).结论 散光在4~7岁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以顺规散光最多,散光程度以低中度散光多见.高度散光是合并弱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不同倾斜度头低臀高位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眼内压和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美国麻醉协会( ASA)麻醉分级Ⅰ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头低位15°组和头低位30°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基础眼内压( T0)、气腹并改变体位后30 min( T1)、60 min( T2)和气腹结束后10 min( T3)时的眼内压。24 h内随访患者,询问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头低位15°组患者T1、T2时眼内压分别为(18.16±2.16),(19.60±2.18)mmHg,分别低于头低位30°组的(19.21±2.17)与(20.87±2.1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89,2.6113;P<0.05)。头低位15℃;组患者术后眼部不适、肩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5%,7.5%,分别低于头低位30°组的20.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075,4.5006;P<0.05)。两组恶心、呕吐和小腿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381,0.0000;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15°头低位比30°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影响更小,术后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方法 2007年3月我院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成功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将肾脏移植于左侧髂窝,胰腺移植于右侧髂窝,胰腺移植采用肠道-体循环回流术式。结果术后第1d C-肽升至正常水平,第4d血肌酐恢复正常,第11 d血尿素氮恢复正常,血糖逐渐趋于稳定,第16d完全停用胰岛素,术后3周OGTT结果显示移植胰腺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移植胰腺、肾脏功能正常,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5.
复杂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泪小管断裂是基层医院经常碰到的问题 ,为临床常见的眼外伤 ,修复难度大 ,成功率较低。作者总结了本院 1993年以来的复杂泪小管断裂 45例 ,经手术修复均获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 1993年~ 1999年 4月住院手术的复杂泪小管断裂患者共 45例 ,其中男 39例 ,女 6例 ,病程 2 h~ 18a,其中车祸伤 32例 ,跌伤 9例 ,砂轮击伤 1例 ,拳击伤 3例。伴有泪囊破裂者 2例 ,上下泪小管断裂者 1例 ,泪囊窝粉碎骨折 2例 ,鼻泪管骨折致狭窄 1例 ,患者术后随访 14~2 0 wk,平均 18wk,术后 8~ 12 wk拔支撑管。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106.
泪囊粘液性囊肿的联合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泪囊粘液性囊肿是泪囊长期的慢性炎症,在鼻泪管阻塞的基础上,又导致上下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泪囊粘膜不断分泌液体,从而导致泪囊的不断膨大扩张所引起。对于泪囊粘液性囊肿既往都采用囊肿摘除的方法,术后导致终身的溢泪。作者根据泪囊粘液性囊肿的形成是在鼻泪管阻塞的基础上,又导致上下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的原因,对临床上遇到的12例泪囊粘液性囊肿采用上下泪小管或泪总管激光再通联合泪囊囊肿鼻腔吻合术的方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提高原位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多来所施行的72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生存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数量,以及诊治处理方法,以探讨成功及失败原因。结果 72例肝移植病人中,原发病为良性疾病50例(其中终末期乙肝肝硬变34例);恶性疾病22例(其中HCCl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4例次,含因凝血功能紊乱致术后腹腔内继发性出血4例,术前腹水感染未能控制,致术后腹水严重感染2例,激素用量过大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1例,胆瘘6例,肺部感染21例,肠道霉菌感染5例。全组无原发性肝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随访2—41个月,无远期胆道并发症及慢排发生。住院期死亡6例,随访期死亡6例,目前生存60例,总生存率为83.33%,存活超过1年者32例,最长已3年5个月。结论 术中技术的改进及新技术的应用;采用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加强术后感染预防与治疗;加强乙肝复发的预防和治疗;预防肿瘤复发的系统措施,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曲安奈德联合577nm激光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俊  吴伯乐  叶锌铭  赵晨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55-2157
目的:评价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577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66眼不同原因导致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给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nm激光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所有病例激光后第1wk;1,3mo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眼底及眼压情况。结果:所有66眼中,光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示黄斑囊样水肿均部分或完全消退,54眼(82%)视力好转,12眼视力不变。结论:对于黄斑囊样水肿,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77nm激光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Nd-YAG激光治疗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5例(5只眼)药物难以控制的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患者予Nd-YAG激光虹膜周切治疗.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眼压及前房深度,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前房形成,有效率100%,短期内停药未再发作高眼压.结论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早期激光虹膜周切治疗安全、有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on the efficacy, virtues and defects of the Nd-YAG laser treatment method for secondary glaucoma due to intumescent cataract. Methods Nd-YAG laser ir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5 patients (5 eyes) of drugs difficult to control glaucoma due to intumescent cataract. Results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good control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was obtained with 100% efficiency. No further attack of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seen after short-term withdrawal of medication. Conclusions The early laser iridectomy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 difficult to control glaucoma due to intumescent cata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