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云南省哨点医院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7--2019年云南省哨点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监测到的住院SARI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估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甲型副伤寒的流行病学负担.方法 在建立基于全人群的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基础上,分别调查和测算红塔区发热病例的就诊率,就诊病例采样率,样本检测率,检测方法灵敏度和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率等,根据食源型疾病的疾病负担金字塔模型对当地伤寒、副伤寒的实际发病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 发热症状监测系统一年内共监测红塔区发热病例6642例,采样并检测6570例,采样率为98.92%,检测率为100%.确诊居住在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阳性病例354例.调查发现发热病例就诊率为73.53%,其中10岁以下儿童就诊率为100%.依据参考文献假定血培养法检测甲型副伤寒的灵敏度为70%,病例网络报告率为90%,经倍数校正后估算红塔区甲型副伤寒年发病数为965例(95%CI:745~2284),年发病率为220.33/10万(95%CI:170.1~521.4),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44岁组(318.27/10万).结论 玉溪市红塔区甲型副伤寒处于高流行状态,15~44岁组为高发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缓甲型副伤寒的高发态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urden of paratyphoid fever A in Hongta district, Yuxi city, Yunnan province from May 1, 2008 to April 30, 2009 so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Based on the Fever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 information as attend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fever, rate of patients being sampled, laboratory testing rate, sensitivity o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culture and the rate of case reporting etc.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yramid model of food-borne disease on disease burden, the local actual incidence of paratyphoid fever A was estim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Under the Fever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 there were 6642 fever cases being detected, among whom 6570 cases were sampled and undergone testing, with the sampling rate as 98.92% and all the samples received laboratory testing. There were 354 positive cases of paratyphoid fever A reported,all from the Hongta district. Data showed that the attendance rate of the feverish patients was 73.53%,with the highest rate seen in whose under 10 years old (100%). Assum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paratyphoid fever blood culture was 70%, and the case reporting rate was 90%, we estimated that the annual incidence of paratyphoid fever A in Hongta was 220.33 (95% CI: 170.1-521.4) per 100 thousand, with 965 (95%CI: 745-2284) as new cases. Among all the age groups, the incidence in the age group from 15 to 44 years old was estimated to be at the highest (318.27 per 100 thousand).Conclusion Hongta seemed to be an endemic region for paratyphoid fever A, with the highest incidence occurred in the age group of between 15 and 44 years old.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urgent need to carry out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risk factors and to implement targete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方法采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采用多重RT-PCR法进行15种呼吸道病毒病原体检测.结果 600例样本中检出病毒144株,阳性率24%,阳性率最高的是RSV(49/600,8.2%),依次是PIV(32/600,5.3%)、HRV(27/600,4.5%)和IFV(27/600,4.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不同,≤1岁年龄组病毒检出率最高(72/216,33.3%);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也不同,其中第一季度病毒检出率最高(85/144,59%).结论 2011年昆明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RSV,患者中儿童检出率最高;第一季度的病毒检出率高于其他季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居民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在贵州、云南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省2县、云南省2县区共抽取96个村小组/居民小组的2400户家庭,每个抽中的调查户采用Kish表法进行调查对象抽样,调查员使用统一问卷调查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4县区居民伤寒、副伤寒知识总知晓率为:贵州开阳县7.87%,贵州平坝县15.04%,云南玉溪市红塔区35.92%,云南澄江县31.09%。云南两县区居民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均高于贵州两县(P〈0.05);4个区县均以“20-29岁”组人群总知晓率最高。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存在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低,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也越低。4区县居民喝生水的比例均较高,对采取何种措施预防伤寒、副伤寒的行为正确率较低。结论4个高发区县的居民普遍缺乏对伤寒、副伤寒疾病及防治知识的了解,在此地区人群中开展伤寒、副伤寒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对农民、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目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同时,我们对菌株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74%的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29.03%,所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ompW基因为阳性,87.10%的菌株hly基因为阳性,25.81%的菌株rstREl tor为阳性,16.13%的菌株rstRClassical和tcpAEl tor为阳性,而CT、rfbO1和rfbO139基因全为阴性;PFGE结果显示,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离散趋势,几乎没有相同带型的菌株出现;在MLST结果分析中,发现了1个gyrB新的等位基因,mdh基因发现了4个新的等位基因,metE基因发现了6个新的等位基因,pntA中发现了2个新的等位基因,purM中发现了3个新等位基因,pyrC中发现了4个新等位基因。经过排列组合后,共发现了17个新的霍乱弧菌ST型别(ST273-ST289)。结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云南省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现有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2018-2019监测年度云南省流感病毒流行趋势及其基因分支特征,为此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8-2019年采集的20 979份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筛选流感病毒阳性样本,使用MDCK进行阳性标本病毒分离,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随机选取各亚型流感病毒共80株进行NGS测序,使用MEGA 5.0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样本中共检测出2 657份流感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2.67%(2 657/20 979),其中甲型H1N1占70.49%(1 873/2 657),H3占21.12%(563/2 657),Bv亚型占4.52%(120/2 657),By亚型占3.80%(101/2 657)。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12.72%,女性12.60%,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3, P= 0.587),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中,46~60岁组最高(15.73%),5个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48, P<0.001 ),不同职业中工人阳性检出率最高(15.65%),4种不同职业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7, P<0.001 ),咽拭子检出率低于其他类型样本,不同样本类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61, P<0.001 ),全年冬季出现1个流感高峰(12月至次年2月),不同月份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9.964, P<0.001 )。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均属于6B.1A支系,H3N2亚型季节性流感病毒包括了3C.2a分支内的所有分支类型,Bv系流感毒株均属于Victoria 1A支系,By系流感毒株均属于Yamagata第3支系。 结论 2018-2019监测年度云南省主要以甲型H1N1为主,H3亚型与B型病毒共流行的流行特点。各亚型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匹配情况较好,基因序列未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和澄江县居民对伤寒、副伤寒的认知、态度和行为(KAP)的差异,为开展伤寒副伤寒干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定红塔592人、澄江590人,经由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以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红塔和澄江被调查居民对伤寒、副伤寒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很全面,总知晓率都不高。两地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存在差异,红塔整体上要好于澄江;在伤寒副伤寒防病态度和行为方面,红塔和澄江居民对问题的回答也有差异,红塔同样好于澄江。[结论](1)加强红塔和澄江两地居民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很有必要;(2)在两地宣教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上应采取不同的方式;(3)对红塔和澄江居民喝生水,喜吃凉菜的生活习惯应加以纠正,对制作不洁净凉菜的餐馆和摊点必要时实施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38.
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云南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和人群抗体水平,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流脑流行期对云南省5个县(市、区)9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分别采集咽拭子和血清样本。咽拭采样直接接种于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用常规培养法分离流脑双球菌;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A群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结果5个调查点咽拭和血清样本各采集979份,分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Nm)14株,阳性率为1.43%;菌株鉴定结果以B群为主(8株),占57.14%,A群3株占21.43%,C群2株占14.29%,1889群检出1株,占7.14%;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测定,A群抗体阳性数289份,阳性率为29.52%;C群抗体阳性数318份,阳性率为32.48%。结论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整体带菌水平相对较低,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发现有A群和C群流脑带菌者;人群抗体水平不高,对流脑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加强监测和按计划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仍是今后流脑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了解有关因素对国产狂犬病纯化精制疫苗的接种效果,保证每个暴露者得到有效的免疫。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病纯化疫苗的465例暴露者进行狂犬病抗体测定,对不同人群、免疫失败后加强注射及疫苗加量联合血清注射所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纯化疫苗总阳性率为96.13%。男、女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25),不同年龄组阳转率以1~9岁最高,其次是10~19岁,60岁组最低;18例阴性中有16例加强免疫后均阳转。重伤者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结论暴露者接种疫苗后应按时进行血清抗体测定;阴性者应考虑重新全程注射或加强免疫1~3针,以达到产生抗体的目的;除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外,联合抗毒血清和加量注射疫苗是重伤者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疫情特征, 分析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基因组变异情况并进行溯源。方法收集2022年2月中旬至4月期间云南省边境地区12起本土疫情首例病例基本信息及标本,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病毒基因序列测定, 通过在线分析平台和软件, 判断病毒型别, 分析病毒突变情况, 结合流调内容, 推测疫情病毒感染来源。结果 12起云南省边境地区本土疫情首例病例职业较多样, 且活动区域均未离开过当地。Pangolin分型结果显示12起疫情SARS-CoV-2基因组均属Omicron (BA.2)变异株, 其中各2起疫情SARS-CoV-2基因组进一步分属BA.2.10和BA.2.3.2进化分支。全基因组核苷酸突变分析表明, 有十起疫情首例病例病毒基因序列存在1个及以上数目的特有核苷酸突变位点,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提示12起疫情可能均存在不同的病毒感染来源。进一步分析氨基酸突变发现, 病例间基因序列除具备进化分支代表性突变位点外, 还具有特有的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