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三明市社区人群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明市社区的肥胖超重情况。[方法]对社区2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用常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1982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示范点内20岁以上人群肥胖超重现患率为28.7%(男32.5%,女24.9%),标化率25。4%(男28.7%,女22.7%)。人群肥胖超重现患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女性上升速度较男性快,男性肥胖超重比例大于女性,但中老年女性大于男性。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群的肥胖超重现息率逐渐上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离退休、家务、干部、工人和其他人群的肥胖超重现息率分别为39.9%、29.3%、28.5%、26.1%和18.7%(P<0.01)。肥胖超重人群与非肥胖超重人群慢性病的现息率分别为33.0%和12.3%(P<0.01)。[结论]35岁以上男性、45岁以上女性、文化程度低以及经济收入高者为三明市社区肥胖超重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2.
三明市社区人群慢性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三明市社区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社区的3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用常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标化率采用1982年标准 人口构成。结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为22.0%,男24.5%,女19.5%,总标化率为23.7%,24.6%和23.0%,高血压居慢性病首位,不论男女,慢性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上升(P<0.01),不同职业间慢性病的患病差别有显著性(P<0.01),离退休人员患病率最高,为47.5%,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结论:高血压为三明市慢性病社区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65岁以上,肥胖和文化程度低者应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23.
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和减寿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厦门市肺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potential life lost,AYLL)、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评价指标,用GM(1,1)模型对死亡率和AYLL进行预测.结果 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率28.58/10万,年均上升4.86%,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90倍;AYLL为7.8年,存在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2.16%-8.83%,预测2015年-2019年肺癌死亡率和AYLL值均有所上升.结论 厦门市肺癌死亡率逐年升高,未来肺癌死亡率和人均减寿数都有上升趋势,应重视肺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掌握GB 26878-201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执行后,厦门市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为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为调查点,调查妊娠期妇女食用新标准碘盐前后家中的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尿碘、尿比重水平。结果基线调查及新标准实施后第1到第5次评估,妊娠期妇女家庭碘盐覆盖率均达到100%,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7.8、25.7、24.3、23.7、24.3和25.8 mg/kg,5次评估的碘盐含量均比基线调查明显减少(均P〈0.01);基线调查及5次评估测得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03.8、128.5、138.9、100.2、97.1和96.2μg/L,第2次自评尿碘含量比基线调查高(P〈0.05),第1、第3、第4、第5次评估的尿碘水平与基线调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调查及5次评估测得尿比重均数分别为1.0123、1.0153、1.0180、1.0143、1.0141和1.0132。第1、2、3次评估的尿比重水平均高于基线调查尿比重水平(均P〈0.05),但第4、第5次评估的尿比重水平与基线调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标准实施后,妊娠期妇女家中食盐含碘量显著减少,新标准实施前后妊娠期妇女均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需加强该人群碘营养,保障下一代健康。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2-2009年厦门市糖尿病死亡登记资料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年均增长率等指标,进行随机性检验和趋势性检验.结果 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平均粗死亡率分别为11.99/10万和6.54/10...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厦门市地氟病防控现状,评价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和翔安区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8~12岁儿童和翔安区成人尿氟含量;调查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结果8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工程6个,占75%;间歇运转工程2个,占25%。水氟含量合格率为100%。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0.99%,尿氟几何均数为0.78mg/L。翔安区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厦门市各地氟病区总体保持在基本控制标准内,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大经费投入,使原地氟病区全部供应自来水。  相似文献   
27.
为掌握全市碘缺乏病现状,给制订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要求,我市各县(市、区)于1995年6~11月间,采用客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对碘缺乏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以全市12个县(市、区)的所有小学(其中三元、梅列两区由于学校数较少,台为一个单位)为调查点,按PPS法抽样,每个单位抽取30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查8~10岁学生40名为调查对象.1.2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在每所被查小学各随机抽取7名学生的家庭盐样各1份,用直接滴定…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控制碘缺乏病区7~9岁学生碘缺乏病的措施,用二种剂量碘油丸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一年、二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甲状腺肿大率、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和尿碘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投药后第一年、第二年0.4g组尿碘值明显高于0.2g组,第二年甲状腺肿大率则反之。但干预后2年中三组身高、体重、胸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因此,对这一人群的防治方法为每年口服0.4g碘丸一次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厦门市沿海产盐区和非产盐区碘特需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碘缺乏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在福建省厦门市选择沿海产盐区(翔安区)和非产盐区(集美区)为调查点,每个区采集出厂水1份和末梢水2份,检测水含碘量;选择600名8~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并采集尿样及家中盐样,检测含碘量;选择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各60人,采集尿样、家中盐样,检测尿碘、盐含碘量.结果 翔安区、集美区水含碘量分别为3.1、6.05 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84.4% (438/519)、98.3% (392/399);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3.03%(19/628)、0.67%(4/600),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2.80、238.40 μg/L,<50μg/L的比例分别为3.5% (14/405)、1.0%(2/202);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0.55、153.35μg/L,尿碘<150 μg/L的比例分别为62.1%(46/74)、46.8%(29/62),孕早、孕中、孕晚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3.10、144.75、101.90μg/L,孕早期高于孕中、孕晚期(Z=6.151、3.052,P均<0.05),孕中期高于孕晚期(Z=2.016,P<0.05);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1.20、104.35μg/L,<100 μg/L的比例分别为35.3% (24/68)、46.7% (28/60);婴幼儿尿碘中位数分别为81.95、80.20 μg/L,<100μg/L的比例分别为59.7%(37/62)、61.6%( 40/65),尿碘<50 μg/L的比例分别为32.3%(20/62)、30.8% (20/65).结论 产盐区的翔安区和非产盐区的集美区的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婴幼儿的碘营养未达理想水平,其中婴幼儿和产盐区孕妇处于碘营养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碘盐市场监管,开展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的碘营养监测,做好碘特需人群碘营养知识的宣传,及时指导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口死亡特征,评价老年人口主要死因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统计指标,对2002-2009年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9年间老年人口死亡总数为42 43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43%,平均死亡率为31.11‰。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等,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的84.68%,全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90.59%。主要疾病的GEI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死因的GEI高于0.5,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与1987-1997年统计结果比较,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各主要疾病的GEI也有所下降。结论厦门市老年人口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最主要原因,应当作为老年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