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If缶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彭山县人民医院骨科2005—02/2008—12,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不同类型的胫骨干骨折29例患者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6个月--36个月),28例骨折愈合,愈合率96.5%,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4~8个月)。1例迟缓愈合,迟缓愈合率3.5%。伤口无感染,髓内钉与锁钉无松动和断裂,踝、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采用静力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低,根据骨折部位和伤情,适当扩髓,正确功能锻炼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3/2005-10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38例,年龄7087岁,平均79.2岁,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7例,头下型29例,经颈型9例。结果获得随访者37例,随访时间1.56年,平均随访3.1年。按Harris标准评定功能:优10例,良20例,一般7例,优良率81%。翻修2例,翻修率5.4%。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肠球菌属是医院感染常见的致病菌,近年来检出率逐浙升高,耐药程度日趋加重,已成为当今感染医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综述着重介绍肠球菌属流行病学、菌株特点、耐药机制、致病因子、临床表现及治疗等问题.1流行病学肠球菌属是一种重要的乳酸菌,当发生细菌移位后则可导致感染.肠球菌属感染主要以泌尿系感染多见,其次为下呼吸道和手术部位感染.肠球菌属感染患者中,医院感染病例占63.42%,>60岁占64.41%,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老年病房、肿瘤科等[1].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初步经验及随访观察。方法选择2003年9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24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24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8例,其中1支病变者8例,2支病变者7例,3支病变者3例。9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2例于术后1个月、14个月猝死,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胸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6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9例未行PCI者中6例再发胸痛住院,其中1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猝死。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施行手术的情况。根治性切除术24例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3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施行姑息性手术29例。结果根治性切除术24例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8.3%),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15例,其中胰漏5例。平均住院时间26d。结论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正>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好发部位,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治疗策略。目前微侵袭外科治疗技术逐渐成为主流,但对其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等,在神经外科领域一直存在争议[1]。我科于2007年12月至2014年3月采用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50~82岁,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行TUSPLC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45 ~ 120 min,平均80 min;出血5~15 ml;术后6h予流质饮食;有3例应用1次镇痛剂;均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平均3.6d出院(1~6 d).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极隐蔽而不易察觉,患者满意.结论 TUSPLC安全、可行,术后腹部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38.
张明军  谌刚  伍万清  戢良超 《西部医学》2007,19(6):1098-1099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72例,并与同期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53例患者的病死率、生活能力(ADL)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P<0.01).微创清除者血肿清除时间3~6d,死亡20例,病死率27.77%;内科保守治疗者死亡4例,病死率77.3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降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简便、安全,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医源性脾损伤是由于腹部手术或检查操作以及医疗器械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医疗意外损伤。多见于胃癌根治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左。肾切除术,近年来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有一定发生率。一旦保脾不成功,将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且需进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原位病变的85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检测管腔直径。比较两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最小管腔直径(MLD)和管腔狭窄程度;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时晚期管腔丢失(LLL);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靶血管病变处再狭窄情况。结果 观察组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即刻手术成功率为97.78%,两组即刻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LD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腔狭窄程度术后即刻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腔再狭窄小于对照组,累计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较高,明显改善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