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切口总长度、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肿瘤学指标(肿块直径、标本长度、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肿块直径、标本长度、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比,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肿瘤根治效果、术后3年复发转移情况相当,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具微创性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心搏骤停(CA)经心肺复苏成功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脑复苏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静注及参麦注射液静滴.两组患者均在复苏即刻及复苏后1、3、7d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记录两组患者呼吸心跳恢复至脑复苏成功的时间,并计算脑复苏成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CS于治疗3d后开始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GCS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呼吸心跳恢复至脑复苏成功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脑复苏成功率为50.00%,住院期间病死率50.00%;对照组分别为28.47%、病死率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参麦注射液用于脑复苏能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减低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 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乳腺癌患者,完全随机化分组,观察组28例,行腋窝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14例,行腋窝清扫时切除肋间臂神经。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常规治疗,进行严密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腋窝淋巴结清扫数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4 d、3个月、6个月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85.7%、64.3%、50.0%和10.7%、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7、18.966、16.800,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80.0±12.9) min和(88.0±15.6) min,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数分别为(16.4±5.4)个和(14.8±6.1)个,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率分别为0.0%、7.0%、0.0%,观察组分别为0.0%、7.0%、0.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植入Firebird2钴铬合金药物洗脱支架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并行Firebird2TM介入支架治疗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介入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80例患者,92处血管病变,共使用Firebird2TM钴铬合金药物支架系102枚,植入成功101枚,成功率为99.0%;治疗后LVEF、E/A、CO、SV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随访中MAGE的不良发生率为2.5%;治疗后SAQ各维度PL、AD、AF、TS、DP等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Firebird2钴铬合金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好,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有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或高度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病人,Allen试验阳性者给予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阳性病人给以支架植入术或者冠脉搭桥手术。研究经桡动脉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手术后观测事件发生率等,评价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80例病人有176例行桡动脉穿刺手术诊疗,174例病人造影成功,75例需行介入治疗,73例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成功,仅1例出现术后穿刺点渗血。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造影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及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肝癌(HCC)具有起病隐匿,侵袭性生长迅速。治疗后易复发。且易发生于肝硬变的肝脏,病死率高的特点。是我国常见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发展较快。但由于其不可靠性及不彻底性。故肝切除术仍是HCC治疗的首选方法。1996-2004年7月,我院共施行HCC肝切除术37例,现结合手术情况,就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术期的处理等问题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108例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5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内,观察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控制血脂效果更为理想,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1986年12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胫腓骨双骨折116例,应用Ender钉行胫骨内固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7例,女29例;年龄18~76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骨髓限量调强放疗(BMS-IMRT)对宫颈癌患者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 方法: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3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BMS-IMRT组(61例)和普通调强放疗(IMRT)组(77例)。BMS-IMRT组放疗计划设计时给予骨盆单独限量:骨盆V10≤90%,V20≤70%。IMRT组骨盆不给予单独限定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放疗毒副反应差异。 结果:在剂量学参数方面,BMS-IMRT组骨盆V5~V50及平均剂量较IMRT组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患者在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直肠及膀胱V5~V50及平均剂量)、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放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中,BMS-IMRT组相比IMRT组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两组2级及以上急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无差异(P=0.788,0.503)。 结论:相较于IMRT,宫颈癌BMS-IMRT技术可在不牺牲靶区及不增加膀胱直肠急性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患者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 了解彭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全县分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进行随机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结果 共调查974人,检出3种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2.63%;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0.57%、1.33%、0.72%。地区分布低山丘陵地区感染率高于平坝地区,总感染率及蛔虫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总=21.97,χ2蛔虫=14.93,P值均小于0.05)。总感染率、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岁以下和31~40岁组总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5.69%和19.50%,各年龄组总感染率及蛔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12.45,χ2蛔虫=13.39,P值均小于0.05)。结论 与2002年调查相比,彭山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蛔虫感染为主,低山丘陵地区感染较严重,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