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h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新辅助化疗应用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切除Ⅲa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明确临床诊断为Ⅲa期NSCLC 370例患者完整资料,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97例,B组为直接手术组2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率,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 A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总降期率为65.98%(64/97);两组患者R0切除率分别为96.91%(94/97)和90.48%(247/27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分别为76.29%(74/97)和72.52%(198/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3.92%(62/97)和94.87%(259/273),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中位DFS分别为19.46个月和11.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使Ⅲa期NSCLC患者受益,能有效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并不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内科保守治疗颅内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①回顾总结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3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53例的病死率、生活能力(ADL)情况;②穿刺点采用CT定位,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进入颅内血肿,反复抽吸冲洗,注入液化液。结果微创组血肿清除时间3—6d,微创组病死率27.77%。内科保守组病死率77.3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降低病死率,降低致残,提高生活质量。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经持续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完全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保守治疗,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时有发生。院前急救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一部分,具有时间紧迫、条件艰苦、病情不确定等特点。而农村院前急救距离比城区远,到达时间比城区长,与民众对急救"急"的期望值高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更易引发医疗纠纷。怎样消除安全隐患、化解医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是每一位从事农村院前急救工作的同仁不得不认真思索和应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42例病人用非洛地平每日5mg,共4周。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变化。结果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与尼群地平疗效相似。结论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初步经验及随访观察。方法选择2003年9 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4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24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8例,其中1支病变者8例,2支病变者7例,3支病变者3例。9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2例于术后1个月、14个月猝死,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心绞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6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9例未行PCI者中6例再发心绞痛住院,其中1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猝死。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形势下,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已从传统的“治病救人”转化为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以人为本的整体化、系统化、人性化工程。面对社会各界的更高要求和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倡导医院先进文化,提升服务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14~72岁,平均34.5岁。急性肾衰14例,其中包括2例因霍乱所致急性肾衰,20例慢性肾衰,1例肾移植2年后并发肾衰,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并发肾衰。1.2 材料 用德国贝朗公司的双涤纶环腹膜透析管,该管不易老化,组织相容性好,管壁附有钡剂条,便于X线检查。1.3 手术方法 于脐下2cm或8cm处作在下腹旁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