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预防输血后乙型肝炎,是否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加做抗-HBc筛查以及采取何种取舍标准?为此,对常规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进行了抗-HBc滴度与HBVDNA相关性的研究。方法用免疫-套式PCR法检测了297份不同滴度组抗-HBc阳性血液的HBVDNA。结果在4份抗-HBc滴度≥1128的血液中检出1例HBVDNA,而在另75份抗-HBc滴度<1128的血液中未检出,HBVDNA与抗-HBc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在218份抗-HBc/抗-HBs双阳血液及50份抗-HBc阴性血液中未检出HBVDNA。结论仅含高滴度单项抗-HBc的血液可能具有传染性;HBVDNA在抗-HBc阳性血液中的总检出率低,仅为0.34%(1/297)。建议将有限的资金首先用于进一步提高现有献血者HBsAg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目前为1ng/ml),或许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冷藏(4℃)保存48 h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情况。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梯度的FITC-sWGA、FITC-RCA-1、FITC-ECA标记血小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浓度。检测冷藏保存48 h后血小板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情况。结果 FITC-sWGA、FITC-RCA-1、FITC-ECA工作浓度分别为2μg/ml、2μg/ml、30μg/ml时标记效果好。冷藏保存48 h后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较22℃常规保存明显增加,分别增至(156±18)%及(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藏保存48 h可致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与Ortho3.0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诊断试剂盒比较,分析评价EIAgen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IAgen)的诊断性能。方法应用考核试剂EIAgen和参比试剂Ortho3.0HCV抗体诊断试剂盒对2881份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试剂RIBAHCV3.0或核酸试验(NAT)确证试剂进行确证,以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881份样本中,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测量值/临界值(S/CO)≥3.8,或检测结果符合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阳性标本为274份,考核试剂及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参比试剂的S/CO〈3.8为59份,阴性标本2539份,不确定的9份被剔除。考核试剂检测真阳性274份,无假阴性结果;真阴性2527份,假阳性12份。考核试剂敏感度为100%,高于参比试剂的98,91%;特异度为99.53%,略低于参比试剂的99.88%。考核试剂对部分国内常见HCV基因型(1a型、1b型、2a型、3型和6型)样本27份,均为真阳性,敏感度为100%,对于非HCV感染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样本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特异度均为100%。溶血、脂血样本对考核试剂检测结果无影响。考核试剂阳性预测值为95.8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9.57%。考核试剂S/CO≥5.9的样本301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8.70%;考核试剂S/CO〈5.9的29份,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6.21%。结论EIAgen敏感度100%,特异度较好,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抗-HCVEIAgen试剂,尤其适用于阳性样本的筛选。采用EIAgen试剂检测样本,当S/CO≥5.9时,样本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γ射线辐照对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认为 ,输血前对血液制品进行辐照 ,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 GVHD)唯一可靠的方法。随着对TA GVHD的日益了解 ,我国也将有更多的血液中心及临床医院推广应用辐照血。由于辐照在有效杀灭淋巴细胞活性的同时 ,也可能对血液中的其他有效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目前国内临床上一般都是辐照后立即使用 ,这给临床输用辐照血带来不便。笔者就辐照是否影响机采血小板制品中血小板的活性及功能 ,以及辐照血小板制品究竟能保存多长时间等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辐照仪 :本研究所用XF …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测定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后残留甘油含量的酶学方法测定工艺.方法 进行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的线性范围测定、重复性、准确性(回收试验)、游离血红蛋白干扰试验,并比较不同样本处理方法(钨酸钠裂解法、三氯醋酸裂解法及制备后2h直接取上清液法)对酶法检测甘油的影响;进行系列浓度甘油红细胞酶法测定结果与传统过碘酸钠滴定法测定结果比对.结果 用GPO-PAP法检测甘油浓度在0.05~2.0 g/L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0.9994,Y=0.942 X+0.0239;甘油含量为0.2 g/L、1.0 g/L的样本,批内CV值分别为2.68%、0.81%(n=20),日间CV值分别为4.59%、4.37%(n=20);甘油浓度从0.29~2.09 g/L间其回收率97.1%~100.8%,样本的平均回收率为99.0%;10g/L游离血红蛋白对GPO-PAP法检测结果无干扰;3种样本处理方法所测得的系列浓度甘油红细胞样品及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品(n=18)酶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系列浓度甘油红细胞测定结果显示酶法测定比滴定法更准确,滴定法测定值偏高.结论 甘油磷酸氧化酶法可用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品中残留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3种样本处理方法对GPO-PAP法检测甘油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快速生化分析仪用于采血前的ALT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F-6124型生化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丙氨酸转氨酶(ALT)预筛,以降低采血后ALT不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2006年3~7月我们将该仪器与日立-7180型生化仪测定ALT结果的一致性和精密度试验分析及使用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部分城区献血者中抗-HCV阳性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献航  来力  任芙蓉 《北京医学》1999,21(5):307-307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以来,人们对多种可能的人工血液进行了研制,其中最有吸引力,目前仍在研制的产品有血红蛋白和全氟碳乳剂。本文就血红蛋白溶液的种类来源,各公司正在研制的产品,临床试验情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安全性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杀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 确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所需的最低辐照剂量。方法 分别用 5、15、2 5、35、5 0Gy 5种剂量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 ,然后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及有丝分裂原刺激试验 ,测定3 H掺入量以测定淋巴细胞的残存增殖活性。结果 与未辐照血相比 ,15Gy剂量辐照时 ,对MLC培养的抑制率已达 (96 .4± 2 .0 ) % ,但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 (85 .0± 1.7) %和 (86 .5± 5 .1) % ,均低于 95 % ;2 5Gy剂量辐照时 ,对PHA刺激和ConA刺激反应的抑制率分别达 (96 .3± 2 .8) %和 (96 .6± 4 .3) %。结果  15Gy剂量不足以预防TA GVHD ,最低辐照剂量应为 2 5Gy。  相似文献   
10.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血液无法保证零风险.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历时2年多的NAT检测多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现将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