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武一曼  任彦  葛振华  柯晓  周凡  王若愚 《中医杂志》2005,46(6):449-450,453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及正常对照组胃窦黏膜内NF-κB、TGF-α.结果: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72.73%)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24%,P<0.01);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的NF-κB和TGF-α在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基部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NF-κB和TGF-α呈高表达,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较高的Hp感染率,NF-κB和TGF-α的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增强.  相似文献   
92.
周珉  任彦  陈方  王琪  陆双泉  盛茂  李京恩 《江苏医药》2006,32(11):1059-1061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超声(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消化道钡餐造影(UG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腹腔镜胆造影(LCP)表现。结果超声确诊率97%,CT确诊率100%,UGI确诊率65%,MRCP确诊率100%,腹腔镜胆道造影成功率100%。结论超声对本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及MRCP可显示囊肿解剖及与肝内外胆管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信息;腹腔镜胆道造影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是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外科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危重型病例可迅速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准确判断病情、适时应用呼吸机、实施正确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本院对手足口病患儿在综合治疗和正压通气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抑制多种炎症介质释放的药物乌司他丁(UTI)[2]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95.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微创腔镜器械采取标准化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设备配置根据各手术专业组手术量、手术方式的需要,购置可高温高压灭菌的手术系列器械、光缆、镜子等。定制各种规格的多孔器械盒,材料为铝制品、不锈钢制品。设计器械双面“标准牌”,一面标注器械名称、数目,另一面标注器械清洗、消毒、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其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REG患者1 343例,其中行病理检查的1 293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1 08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06例;同时还收集慢性胃炎(CG)患者13 264例,其中CSG 11 782例,CAG 1 482例。收集333例REG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证候学问卷调查。[结果]①REG患者以偏嗜甜食多见,占39.94%。同时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偏嗜酸、甜、香蕉、芋头、土豆与竹笋(P0.05);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偏嗜糯米制品(P0.01)。②REG伴发疾病以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炎最多,分别占总例数的11.09%和9.83%。③REG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与CG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类为CSG的REG患者与CG患者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类为CAG的CG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REG患者(P0.01)。REG患者中CSG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CAG患者(P0.01);CG患者中CAG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CSG患者(P0.01)。④REG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G(均P0.01)。⑤REG中医临床辨证出现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3种。实证以脾胃湿热证多见,占总例数的12.91%;虚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占总例数的18.92%;虚实夹杂证以脾虚湿热证为主,占总例数的24.32%。3种证型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p感染在REG及CG的发病中均起一定作用。②REG伴发十二指肠溃疡及十二指肠炎等酸相关性疾病最多,考虑该病的形成与胃酸分泌增高有关。③REG较CG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中医治疗应以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97.
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试采用围术期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对手术产生的各种负性情绪反应,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探讨NF-КB、G、D细胞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窦粘膜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胃窦粘膜内NF-κB、G、D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NF-κB呈弱表达。脾胃湿热组NF-κB呈高表达,较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表达增强,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脾胃湿热组G细胞数量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细胞数量则显著低于其它2组(P<0.01),G/D细胞比值高于其它2组(P<0.01)。结论:脾胃湿热组NF-κB的表达增强,G/D细胞比值增大。可能与较高的Hp感染率及其他致病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磁共振22 b值e DWI(b值范围0~5 000 s/mm2)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与T1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评价脑胶质瘤微循环灌注的相关性。方法: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进行MRI、e DWI和T1 DCE-MRI。所有胶质瘤分为低级别组(low-grade glioma,LGG)(Ⅱ级)、高级别组(high-grade gliomas,HGG)(Ⅲ+Ⅳ级);胶质母细胞瘤组(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Ⅳ级)、其他级别组(other-grade gliomas,OGG)(Ⅱ+Ⅲ级)。工作站进行e DWI和DCE-MRI后处理,抽取IVIM双指数模型灌注相关的Dfast和PF两个参数,以及DCE-MRI拟合的血管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EES)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EES反向容积转运常数(Kep)和血浆容积分数(fraction of plasma volume,Vp)4个参数,选取肿瘤最大层面实性区域勾画感兴趣区,测定以上参数的平均值。Dfast、PF分别与Ktrans、Ve、Vp和Kep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比较LGG与HGG、GBM与OGG组之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对胶质瘤分级的能力。结果:Dfast与Ve、Vp呈中等相关(ρ=0.460和0.412,P<0.01),与Ktrans相关性稍弱(ρ=0.396,P<0.01),与Kep没有相关性;PF与Vp、Ktrans和Ve呈弱负相关(ρ=-0.345、-0.323和-0.249,P均<0.05),与Kep不相关。除Kep外,其余参数在LGG与HGG、GBM与OGG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HGG与LGG的能力(AUC,95%CI):Ktrans的AUC值最高,为0.808(0.717,0.899)。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GBM与OGG的能力(AUC,95%CI):Dfast最高,为0.802(0.703,0.902)。结论:胶质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DCE-MRI密切相关,Dfast是无需外源性造影剂示踪的活体评价脑胶质瘤灌注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0.
1 病 例患者,男,29岁。1996年8月7日来我所就诊。两年前无诱因发现左耳下垂褐红色豌豆大结节,触之柔软,无痛痒,阴茎冠状沟有大小不等红色丘疹反复破溃。求诊于某综合医院,按“皮肤病”及“软性下疳”诊治,无效。2个月后突然结节增大,并且向颈部、面部、背部蔓延,相互融合,浸润明显,结节易破损,形成溃疡,边缘穿凿不整,表面有少量[作者单位]内蒙古准格尔旗卫生防疫站 010030脓性分泌物,结薄痂,溃疡愈合形成萎缩性瘢痕。在我所治疗前穿刺分泌物涂片,抗酸杆菌3+,体温36.4℃,肝脾未及,X胸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