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采用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分析川崎病(KD)患儿各期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 测定50例KD患儿(KD组,亚急性期3人失访、恢复期2人失访)、28例发热待查患儿(发热对照组)及19名正常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肱动脉FMD,并对恢复期患儿依据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两个亚组,对各组FM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D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F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2,P <0.001);KD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与发热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恢复期KD患儿有无冠状动脉扩张性损害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结论 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肱动脉FMD可反映KD患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为KD患儿诊疗监测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2.
“态靶辨治”理论体系由仝小林院士首次提出,“态”定位疾病所处的阶段,指的是疾病的状态,“靶”是在“态”的基础上患者出现的异常理化指标等表象。该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临床可用于指导排便障碍型便秘( DD)的辨治。DD首分虚、实两类,再分不协调性排便、直肠推进力不足两型,辨以郁滞态、虚损态、血瘀态三态,结合发病机制以识靶标。治疗上进行态靶结合、分型辨治。不协调性排便型便秘从肝入手,注重疏肝气、调肝血,兼顾活血化瘀;直肠推进力不足型便秘立足于脾,重视调气养血,兼顾治肾以平衡阴阳。运用“态靶辨治”理论体系治疗DD,临床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CNS-IVLBCL)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初探其分子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总结分析2021至2022年经神经外科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3例CNSIVLBCL患者的临床、影像、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不具特征性,经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病情加重,为明确诊断行颅内病变活检术。3例形态学均显示脑组织小血管内见中等偏大淋巴样细胞巢团状聚集,核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19、CD20、CD79a、PAX-5和Bcl-2阳性表达,提示B细胞来源。原位杂交结果均为阴性。3例患者确诊后均接受化疗,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密切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CNS-IVLBCL是IVLBCL的形式之一,属于高度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特点是肿瘤细胞只在小血管腔内增殖,不形成肿块。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缺乏典型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尽早予以化疗可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