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梳理组学研究脉络,分析组学研究热点趋势,帮助科研工作者把握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部门在组学研究方面的资助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利用E-utilities下载1986-2016年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含有“-Omics/Omic/Omes/Ome”的题录信息27 040 819条,在题录信息的题目和摘要中对以“-Omics/Omic/Omes/Ome”结尾的词进行标注、筛选,并利用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筛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组学相关记录共346 977条,文献发表量逐年递增,自2000年后呈井喷式增长。各类单一组学的文献发表量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基因组学文献发表量最多。2014年之后,转录组学的文献发表量赶超了蛋白质组学,成为继基因组学之后的第二大组学类型。转录组学、线粒体基因组学与基因组学共现的文献量在某一时间节点后呈井喷式增长,其余组学类型与基因组学共现的文献量都稳定增长。结论:后基因组时代把组学研究推向了高潮,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多类型组学的融合研究越来越受科研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基于JCR数据,采用社会调查法、分层抽样法、全文内容分析法筛选705篇使用算法论文样本,通过相关标准及专家咨询法获得16个算法类别。在此基础上对算法类别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基于分类词典对提及次数、提及位置和共现情况进行影响力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方法: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A组:100例不伴血管病变的和B组:5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另抽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C组。ELISA测定IL-10和SA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IL-10与不伴大血管病变患者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IL-10与SAA呈逆反相关(r=-0.77,P〈0.05)。结论:SAA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而2型糖尿合并大血管病变组IL-10水平明显降低且与SAA负相关,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SAA和IL-10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间质CD10和Ezrin在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0例导管内癌及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间质CD10和Ezrin的表达.结果 间质CD10的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为阴性25例、弱阳性18例、强阳性17例,导管内癌中分别为36例、18例、6例,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导管内癌中的表达水平(Z=-2.465,P<0.05).Ezrin在导管内癌组的定位为癌细胞腔面15例(P>0.05).结论 间质CD10表达的增加和Ezrin在癌细胞内亚定位的改变可能促进乳腺导管内癌浸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考察纳米级阳离子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polyam idoam ine dendrimers,PAMAM-D)作为基因载体进行前列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可行性,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寻找新的基因载体。方法:以第5代PAMAM-D(G5-PAMAM-D)为载体将含增强型荧光蛋白(EGFP)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EGFP-C1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22Rv1,成功表达EGFP后,再以G5-PAMAM-D为载体将含HSV-tk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tk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22Rv1,转染48h后,对转染的两种细胞给予浓度为0、10、100、1000、10000μmol/L前体药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24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制作前列腺癌皮下荷瘤小鼠,将G5-PAMAM-D/pcDNA3-tk复合物瘤内注射,24h后腹腔注射GCV,观察这一复合物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荧光观察及FCM结果证明G5-PAMAM-D可将pEGFP-C1转入两种前列腺癌细胞并表达EGFP。采用G5-PAMAM-D将pcDNA3-tk重组质粒转染PC-3和22Rv1细胞,给不同浓度的前体药GCV后,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荷瘤小鼠在给予瘤内注射G5-PAMAM-D/pcDNA3-tk复合物后,行腹腔注射GCV,治疗后第40天,实验组肿瘤体积(1135±245mm3)与对照组裸质粒组(9965±2109mm3)和PAMAM-D组(8357±1956mm3)相比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P<0.01),生存时间延长。结论:G5-PAMAM-D可作为前列腺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基因载体,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于琦  金光亮 《天津中医药》2007,24(6):509-51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性质。[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组、逍遥散组和四君子汤组,观察大鼠体质量、血清皮质酮含量、1%蔗糖水摄取率和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P<0.01),1%蔗糖水摄取率降低(P<0.05),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逍遥散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降低(P<0.05),1%蔗糖水摄取率升高(P<0.01),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缩短(P<0.05);各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属肝郁证与脾虚无关。  相似文献   
17.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3年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了连续3年的流行病学效果研究,结果:接种组发病1例,发病率为8.77/10万;对照组发病12例,发病率为46.29/10万,保护率为81.0%,效果指数为5.26,结论: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深入,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迈进.保乳手术广泛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亦开始在临床应用,同时新辅助化疗能够增加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机会.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使得我们必须重视乳腺癌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巢式PCR技术,结合限制性酶切检测138名健康无偿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唾液标本中的人疱疹病毒7型(HHV-7)DNA,并分析检测结果,以调查献血者HHV-7的感染状况,探讨HHV-7感染与献血者性别、年龄和血型的相关性,并与献血者HHV-  相似文献   
20.
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搬移手术后外固定器的针孔护理是一件细致、繁琐的工作。报告了对17例骨搬移术后患者采用新法护理针孔的做法,主要包括:①停用抗生素,针孔周围皮肤保持清洁,每日用碘伏擦拭,不包扎。②出现炎症反应时减少患者的活动量,适当减缓钢针的延长速度,或退回3~5mm。③出现少量黄色分泌物时不可包扎或堵塞针孔,而是暴露针孔,保持引流通畅和周围皮肤干燥、清洁。本组带外固定器60~730d,术后随访0.5~2年,无一例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