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7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330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845篇
内科学   430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2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91篇
综合类   1564篇
预防医学   75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637篇
  6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目的:总结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经典开窗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疗效,为是否继续开展发扬椎间孔镜技术提理论参考.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52.3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12例,L5~S1,5例.全部俯卧位下行经典的开窗手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9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5例,L5~S1,3例,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所选病例具备明显手术指征,两种手术方式通过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典开窗手术的病例优良率为81.8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病例优良率54.54%,还不能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上有差别(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与经典的开窗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时有无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机交叉试验方法,将Beagle犬分成3组,每组2条,分别按试验周期服用氨氯地平对照药物、比索洛尔对照药物以及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复方药物。采用HPLC-UV和HPLC-FLD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的血药质量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氨氯地平单用时ρmax为(110.2±6.3)μg.L-1,AUC0-∞为(1 984±594)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102.0±23.5)μg.L-1,AUC0-∞为(2 016±394)μg.h.L-1。比索洛尔单用时ρmax为(35.77±8.17)μg.L-1,AUC0-∞为(230.2±93.9)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31.74±7.57)μg.L-1,AUC0-∞为(224.8±106.1)μg.h.L-1。故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相比,联合用药时的ρmax、AU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不存在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效青霉素别名卞星青霉素,即二乙胺青霉素G或二卞基乙二胺青霉素,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1],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肾病等患者,以预防链球菌感染[2].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下肢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处理组(R组)2组,每组5头.2组都接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闭塞30 min然后再灌注6 h的处理.R组在冠状动脉开始再灌注的同时对双侧股动脉实施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的远隔缺血后处理.实验过程中,连续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3例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急进型11例,非急进型12例。急进型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组AST、ALT、LDH值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非急进型溶血-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组,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急进型溶血.肝酶升高一血小板减少组(P〈0.05)。结论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可大大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7.
背景:近年来,肾移植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但移植后淋巴漏仍有很多报道。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方法:分析3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中髂血管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分为淋巴结肿大组(n=21)和无肿大组(n=375),分析两组移植后淋巴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两组共发生淋巴漏27例,总发生率为6.82%。淋巴结肿大组5例,发生率为23.81%,移植后3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23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191mL;无肿大组22例,发生率为5.87%,移植后8d出现淋巴漏,平均持续时间为11d,淋巴液引流量日均为96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肿大组移植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1例,出现淋巴漏1例;反应性淋巴结肿大9例,出现淋巴漏1例;慢性淋巴结炎11例,出现淋巴漏3例;无淋巴结肿大组1例移植肾功能丢失,1例死亡。说明肾移植后淋巴漏与肿大淋巴结性质、手术操作、排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影响人肾存活。  相似文献   
998.
沈晗  吴梅  乔丽娜 《全科护理》2011,9(23):2158-2159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属甲状腺功能亢进恶化的严重表现[1].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大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比分析"萤火虫"成像技术和二维高频超声显示甲状腺内细砂粒样钙化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外科2010年1月~2010年7月128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共计160个结节),良性结节96个,恶性结节64个,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63个,甲状腺髓样癌结节1个。术前患者均进行甲状腺二维高频超声及"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重点观察甲状腺结节内有无细砂粒样钙化,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二维高频超声检出甲状腺内细砂粒样钙化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性54.0%(34/63)、特异性78.4%(76/97)、精确度68.8%(110/160);"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81.0%(51/63)、特异性81.4%(80/97)、精确度81.3%(130/160)。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检出细砂粒样钙化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度均高于二维高频超声。  相似文献   
1000.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on the human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ciGENC) induced by preeclampsia serum was investigated.Concentration of maternal serum sFlt-1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ELISA.Fluorescently-labeled bovine serum albumin infiltrating through lower chamber of Transwell was measured by multifunction microplate reader.Morphologic change of ciGENC was observed under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The concentration of sflt-1 in preeclampsia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1).Permeability in preeclampsia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1).By contrast with severe preeclampsia group,the permeability of ciGENC monolayer in mild preeclampsia group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Intervention of exogenous VEGF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ermeability of ciGENC in preeclampsia groups.It was concluded that sFlt-1 increased ciGENC permeability by damaging integrity of endo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