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了解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蜱类的群落结构、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基因型。方法于2016-2019年春夏季,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采用动物体表搜集法采集蜱标本,进行蜱种鉴定。解剖摘取蜱的唾液腺并提取基因组DNA,以斑点热立克次体柠檬酸合成酶A (gltA)、疏螺旋体以鞭毛蛋白B (flaB)、埃立克体属以外膜蛋白质1 (omp1)、无形体属主要表面蛋白2 (msp2)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初筛。立克次体gltA初筛阳性样品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类,再根据蜱种和地区每类选20~30个代表性样品进行gltA、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 (rOmpA)基因测序。扩增序列测序后用BLAST、 Clustal W和MEGA 7.0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成蜱3 822只,经形态学特征和特异性18S r RNA基因分型法鉴定,隶属于2属3种,分别为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和边缘璃眼蜱,其中草原革蜱占55.7%(2 129/3 822)、亚东璃眼蜱占30.0%(1 147/3 822),为该地区的优势蜱种。PCR检测结果显示,立克次体gltA基因阳性蜱1 899只,阳性率为49.7%(1 899/3 822), gltA基因阳性样品根据RFLP结果分为两类,两类样品的gltA基因序列均为581 bp,与R. raoultii (DQ365804)或R. aeschlimanni (KT873466)的同源性为100%;两类样品的rOmpA基因均长367 bp,与R. raoultii (AH015610)或R. aeschlimanni (U83466)的同源性为100%,与gltA基因的结果相符。3 822只蜱中,R. raoultii和R. aeschlimanni的阳性率分别为37.2%(1 422/3 822)和12.5%(477/3 822),其中草原革蜱中分别为58.5%(1 245/2 129)和11.1%(477/2 129);亚东璃眼蜱中分别为15.4%(177/1 147)和0;边缘璃眼蜱中分别为0和44.0%(240/546)。疏螺旋体flaB基因阳性蜱28只,阳性率为0.7%(28/3 822),其中草原革蜱中为0.8%(16/2 129),亚东璃眼蜱为1.0%(12/1 147)。共获得疏螺旋体flaB基因序列10条,与莱姆病主要病原体B. garinii (AB035602)和B. afzelii PKo (NC008277)的同源性分别为90.6%~100%和95.6%~100%。亚东璃眼蜱中B. garinii和B. afzelii的阳性率分别为0.9%(10/1 147)和0.2%(2/1 147),草原革蜱中均为0.4%(8/2 129)。3 822只蜱中omp1基因阳性1只,TA克隆后获得8个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克隆和3个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克隆,11个克隆的氨基酸序列与E. muris的同源性最高,但仅为65%~69%。3 822只蜱中均未检出无形体属菌群。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种蜱感染的立克次体均与R. raoultii和R. aeschlimanni聚在一簇。在获得的10条疏螺旋体菌群flaB基因序列中,源于草原革蜱和亚东璃眼蜱的1条序列与B. garinii聚在一簇,草原革蜱的另1条序列与B. afzelii聚在一簇,其余8条序列与B. garinii和B. afzelii的flaB基因序列处在不同的分支。草原革蜱感染的埃立克体属菌与目前已知的埃立克体属菌群关系较远,形成独自的聚类。结论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存在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和边缘璃眼蜱,蜱类中广泛存在斑点热立克次体和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是R. raoultii、R. aeschlimanni、 B. garinii和B. afzelii潜在的自然疫源地。有必要加强该地区蜱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优思明在人流后子宫内膜修复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人流患者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以及避孕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厚,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缩短(P﹤0.05)。在月经周期转归、避孕率等多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后口服优思明临床效果确切,能够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3.
64.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亦称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皮肤小血管炎,临床上以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病程相对较长,预后较好.西医治疗该病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药物副作用大,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有限、依赖且反复发作.临床上蒙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疗效较好,本文简述1例以过敏性紫癜诊断后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建立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乌头碱浓度在12.9677.7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12466X+2383.9;加样回收率为103.09%,RSD为0.88%。理论塔板数按乌头碱峰计算不低于200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蒙医烘制草乌乌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7.
68.
乌兰图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2):20-20
目的: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0例与时照组60例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痊愈45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中痊愈26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50%。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9.
纤维连接蛋白诱导CIK细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Nectin,RN)诱导的CIK细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观察85例晚期癌症患者,经RN诱导的自体或异体血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分为2组:CIK细胞治疗组20例,化疗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用汉化生活量表QLICP系统测试)、临床疗效差异;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分为CIK细胞治疗组及姑息治疗组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安全性:自体及异体CIK细胞治疗过程中主要出现兴奋感、失眠、低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近期疗效:20例患者经CIK细胞治疗:PR 1例,SD 10例,PD 9例,ORR 5.00%,DCR 55.00%;16例患者经化疗:PR 5例,SD 5例,PD 6例,ORR 31.25%,DCR62.50%,2组的DCR差异不显著(P>0.05),但化疗组的ORR明显高于CIK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化疗后病人心理模块中情绪方面明显低落(P<0.05),CIK细胞治疗的患者多有生活质量提高;CIK细胞治疗组与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CIK细胞治疗组(11.0个月)比姑息治疗组(6.0个月)中位生存期延长,但总生存时间无统计差异(x2=2.301,P=0.129).结论:RN诱导的CIK细胞自体及异体治疗均简便、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