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对中药注射剂抗肿瘤治疗的医患偏好及共同决策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0月—12月对上海市9家三级医院的肿瘤治疗相关科室的185名医生及347名住院肺癌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通过离散选择实验调查医患对中药注射剂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偏好属性,并采用条件Logit模型及混合Logit模型对医患的偏好属性进行分析,采用医患共同决策测量工具对决策行为进行现状描述与比较分析。结果 医生更加关注恶心呕吐及其他毒副反应,患者更加关注疾病控制率及自付治疗费用。而在偏好差异的基础上,78.4%的医生以及90.2%的患者认为其参与的临床决策模式为共同决策模式。结论 医患之间的偏好属性及决策模式存在差异,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满意度及和谐医患关系。建议激发医生医疗服务积极性,促进医患共同决策。  相似文献   
63.
我科收治一例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合并乳腺癌的患者,予足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及乳腺癌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DM症状无明显改善,在辅助内分泌(他莫昔芬)治疗后,DM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全身皮肤泛发红斑10月,加重伴肌肉酸痛1月于2013年07月31日就诊于我院,诊断DM,给予激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64.
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PCa)中的意义及前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5例PCa、18例前列腺增生症 (BPH)及10例正常列腺的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行bcl-2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PCa组的细胞凋亡充显著高于BPH组及正常组,且PCa的细胞凋亡率与其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bcl-2蛋白在PCa组中表达率为32%,与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择期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8~75岁。麻醉前穿刺桡动脉、放置Swan-Ganz导管,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分别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异丙酚起始靶浓度为1.0μg/ml,每2分钟增加0.5μg/ml至脑电双频指数(BIS)≤55;瑞芬太尼靶浓度为3ng/ml,并静脉注射维库溴胺1.2mg/kg。麻醉维持为调节异丙酚靶浓度,保持BIS为40~55;瑞芬太尼靶浓度根据血压和手术刺激强度调节为1~5ng/ml。术中以硝酸甘油、氨力农、间羟胺调控血流动力学。结果麻醉诱导时间为(9.2±1.4)min。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收缩压(SBP)和心率(HR)显著下降,其中6例SBP<85mm Hg(1mm Hg=0.133kPa),3例HR<45次/min,而心脏指数(CI)无明显变化。术中吻合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心脏背面血管需翻动心脏或心脏需固定在非正常位置时,SBP、CI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 vO2)显著下降,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中心静脉压(CVP)升高,但HR变化不明显。桥血管全部开放、心脏回复正常位置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而CI水平上升显著高于麻醉前。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方便地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  相似文献   
66.
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情况。方法调查6年来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并发院内感染以G菌为主.但近几年真菌感染的比例明显上升,感染部位以肺、口、咽部多见,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外周白细胞、住院时间以及激素的应用有关,而与患者性别、白血病类型无关。结论针对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有效的预防及抗感染措施.并减少粒细胞缺乏时间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双硒唑烷-1的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新型有机硒化合物双硒唑烷-1(Eb)的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1ewislung cancer,LLC)皮下移植瘤C57/BL鼠动物模型,选取25.0 mg/kg和12.5 mg/kg两个剂量的Eb作为实验组,以2.0 mg/kg剂量的顺铂(DDP)作为阳性对照,以溶剂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阴性对照,于接种肿瘤后第2天开始向C57/BL鼠腹腔连续注射药物7 d,探讨Eb对荷瘤鼠的存活期、肿瘤的生长速度、浸润级别、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Eb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侵袭(高剂量Eb的肿瘤抑制率为80.31%),延长荷瘤鼠的存活期;形态学观察发现,给予Eb后肿瘤细胞核浓缩深染,分裂相细胞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Eb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新型有机硒化合物Eb在C57/BL小鼠体内能够明显抑制LLC的生长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8.
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由HIF-1α及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性二聚体,近年来发现HIF-1α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1]。本研究检测了5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标本中HIF-1α和CD105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与DSA对照评价ABI指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测定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ABI指数测定及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s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并将检查得到的患肢分级情况及各段相应血管的病变相关结果比较.结果:患肢根据ABI指数分级,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BI指数分级与DSA检查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BI的准确度87.31%,敏感度86.46%,特异度82.00%.结论:ABI指数检查在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方面均能较好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改变测量腹部脂肪的衰减范围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时有脑CT和/或MRI检查以及腹部64层CT扫描的随机病例40例,其中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各20例。采用容积软件测量L1—2椎间隙水平的腹部脂肪(AAT)、腹腔内脂肪(VAT)和腹壁下脂肪(SAT)。脂肪衰减范围分别为:-245~-45 HU、-195~-45 HU、-145~-45 HU。用Logistic回归来计算脂肪组织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优势比(OR)。结果不同脂肪衰减范围组所对应V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1,P均<0.05;S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均包含1在内,P均>0.05。结论 64层CT测量腹部脂肪的容积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不随脂肪衰减范围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