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5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796篇
内科学   497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503篇
综合类   1363篇
预防医学   983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29篇
  427篇
中国医学   415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19篇
  196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何女士: 从您的来信所述可以看出,您的孩子对上学产生了轻度的恐惧.这种情况多见于6岁至7岁、12岁和15岁这三个儿童入学、升学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是当家长强制让孩子上学时,孩子会出现严重的焦虑症状或各种躯体症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惊恐和害怕,这种恐惧和害怕有时指向学习的陌生环境(如孩子刚上学、转学,或升入一所新学校);有时指向学校的人际关系(如孩子害怕与教师、同学接触交往);有时指向考试和失败.这些情绪并伴随着相应的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和眩晕等躯体症状,一旦家长决定孩子不去上学,孩子的表现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2013年10月16日,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2005年度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前任副院长兼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叶笃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叶笃正先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七十余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研究成果丰硕。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以及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不愧为我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代宗师,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和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屈指可数的杰出科学家。他为我国一些重要学科和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获奖无数,特别是2005年获得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06年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叶笃正先生不仅为大气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科学期刊出版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很有作为的领导者。在其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国内外先后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而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一职是他在1982年至1988年担任的。在这一任期里,叶先生始终把这一任职视为其重要职务之一。在这一期间,中国科学院期刊正面临着发展机遇与严重挑战并存时期,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何去何从,是放弃领导还是加强领导,如何稳定期刊编辑出版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如何发展院学术期刊事业等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经过深思熟虑,在这一关键时刻,叶先生果断地采取了几项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当时,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各种学会有四十多个,以学会名义办的学术期刊约有五十多种。那时无论在院外还是院内,领导层还是普通群众,对此类期刊如何管理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不少人主张中国科学院不必去管理这些期刊。考虑到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机构的科技实力,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既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记录和传播载体,又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在推动科学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各类学会期刊与院相关科学研究息息相关,院有必要而且有义务管理好这些期刊,为此,叶笃正先生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力排众议,决定对这些期刊不仅不放弃领导,而且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其纳入院的发展计划,由院和相关研究所给予更有力的支持。由于这些期刊自身的努力,同时又得到院和相关研究所的领导支持,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中坚力量和佼佼者。 为切实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素质,充分激发它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稳定和吸引优秀编辑出版人才,叶先生敏锐地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编辑出版专业职称系列。但当时我国编辑出版界,包括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单位和人员,普遍认为编辑社会地位低,建立编辑职称系列不利于提高其社会地位,不如套用工程师职称系列。事实上,当时在我国一些对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出版管理部门就已实行了工程师职称系列。在这种不利的社会环境下,叶先生拿出了像科研攻关那样的执着精神,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创建编辑职称系列,并得到了当时的管理部门国务院科技干部局的支持和批准。随后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率先采用所创建的编辑职称系列开展评聘工作,收到了极佳效果。中国科学院开创的这些工作已成为全国无可争辩的典范,后来编辑职称系列也得到了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执行。可以说,编辑职称系列的建立无疑为我国编辑出版人员争得了荣誉和应有的地位。为了迅速推行编辑职称系列,叶先生还亲自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首批编审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并批准聘任名单,这为今后的任职资格评审打下了坚实基础。叶先生在百忙中还十分关心期刊编辑人员的职称评聘情况,当了解到一些研究所因缺少相应聘任指标一时无力解决优秀编辑人员的职务晋升问题时,他必出面疏通解决。叶先生的支持和关怀,极大地调动了中国科学院编辑人员的办刊积极性,鼓舞他们不断提升期刊质量的斗志。 1985年9月24日,叶笃正先生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该会便于1986年中国科学院第三次期刊工作会议期间宣布正式成立。“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院期刊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对该会成立的充分肯定。在叶先生和院各届领导的支持下,研究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成立至今的27年期间,研究会在团结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在创建和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进行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与编辑出版经验交流,促进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现代化和期刊出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科技期刊改革,反映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等方面,做了大量功不可没的工作。该会所办的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被列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名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还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显然,研究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叶先生潜心打造的基础和支持分不开的。 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经全院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共同奋斗,院科技期刊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期刊数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40种发展到目前的320多种。学术类期刊基本覆盖了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的主要领域,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自知识创新工程开展以来,涌现出一批学术水平高、学科代表性强、具有国际一流期刊发展前景的学术期刊。这些骄人成就是和叶笃正先生在职期间所作出的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决策,以及对期刊事业的高度重视、无比关怀和支持分不开的。可以说,叶笃正先生是已获得初步繁荣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奠基者和领路人。 叶笃正先生对群众十分诚恳热情,虚怀若谷,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他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是做人治学的楷模,诲人不倦的典范,一个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科学家。他“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逝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也是科学期刊出版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沉痛悼念叶笃正先生,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蛋白平衡饮食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11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4)给予高蛋白平衡饮食,对照组(n=56)给予普通饮食,观察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监测各组入院第1天和第20天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治疗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入院后第20天ALB、HB、BMI、TL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值(2.0x10~9/L)低(P<0.05)。结论采用高蛋白平衡饮食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胸膜组织修复、降低营养不良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1型心肾综合征(CRS-1)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14例老年CRS-1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CRRT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RRT组给予常规治疗+CRRT。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肾功能、部分临床指标及住院病死率、1个月再住院率。结果:CRRT组BNP、Cr、BUN、CysC、UA在治疗48 h、1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O、SV、LVEF、HR、K+、MAP、CVP、SpO2,以及治疗1周后LVEDD、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常规治疗相比,CRRT能改善部分心功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1个月再住院率,对HR、K+等临床指标及住院病死率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8.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rimary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PBNO)/原发性膀胱颈协同失调(primary bladder neck dyssynergia,PBN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膀胱颈梗阻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排尿期症状(排尿费力、尿踌躇、尿流变细、排空不全等)、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等)或两者同时存在。影像尿动力检查(video-urodynamic study,VUDS)是诊断PBNO/PBND的金标准,PBNO/PBND特征为高压低流的排尿模式,在影像透视下可见膀胱颈未开放或开放不全。轻症患者可采取观察、药物治疗及间歇清洁自家导尿等措施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为进一步了解PBNO/PBND及其进展,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以H区村落为现场,以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为对象,了解患慢性病村民生活方式现状,分析村落人际间的交往方式对慢性病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探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以社会历史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社会学实地研究为支撑,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在对H区3个乡镇的14个行政村的60名慢性病村民进行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对H区6个乡镇的48个行政村768名慢性病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村落基于血缘地缘的人际交往方式与因其产生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的预防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人际交往根脉与生活空间狭小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交往方式使患慢性病村民“积习难改”,对消除慢性病产生负向作用。结论 村落人际交往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村落环境,因势利导,提升慢性病村民健康素养,改善饮食习惯,科学运动健体,让村民真正拥有健康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验证三维多回波数据联合成像 (three dimensional multi-echo data imagine combination with selective water excitation, 3D MEDIC WE)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three 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 3D SPACE STIR) 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中的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 将55例受试者分为腰椎无异常表现的正常对照组(2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组(20例)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症(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组(15例),分别应用两种腰骶丛神经根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和对比度(contrast ratio,CR),并验证正常对照组、CIDP组和LDH组测量神经根直径的一致性。结果 两序列测得神经根直径的一致性较高(正常组r=0.95,CIDP组r=0.99,LDH组r=0.97,P<0.001),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显示,3D SPACE STIR序列在SNR、CNR和CR三项指标中占优,3D MEDIC WE定性评估图像质量评分较高。两序列均能清晰显示正常腰骶丛神经根、病变所致的弥漫性形态增粗神经根以及间盘突出受挤压变形的神经根。结论 3D MEDIC WE和3D SPACE STIR序列可应用于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两序列对正常和异常形态、走行的神经根评估具备很高的可行性和重复性。综合考量临床图像的定性、定量评价,可择优选择恰当的序列为腰骶丛神经根成像提供影像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