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7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69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766篇
内科学   949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67篇
特种医学   4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109篇
综合类   3292篇
预防医学   1383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1298篇
  21篇
中国医学   1641篇
肿瘤学   42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76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积极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对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江铜集团东铜医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干预及穴位按摩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蒸。对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自主锻炼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假肢松动、静脉血栓等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992.
整体护理病历是护理文件书写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实行辨证施护的真实记录。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书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2003年5月~2004年5月对全科整体护理病历进行了随机抽查,共108份(每位护士每月1份),现就在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93.
探讨化疗合G-CSF动员前,后患骺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表达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动态变化,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角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测定G-CSF动员前,后骨髓及外周血CD34^ 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观察输注各表达亚群细胞数与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关系。结果发现,动员后骨髓中CD34^ CD44^ 和CD34^+CD49d^ 细胞的百分比较动员前明显降低, 而外周血中二的比例则显升高;动员前,后骨髓中CD34^+CD62L^+和CD34^+CXCR4^ 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外周血中前明显增加,后则显减少。输入CD44^+,CD49d^ ,CD62L^ 及CXCR4^ 的CD34^+细胞的量与移植后血中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时间未表明有显的相关,结论:G-CSF动员可下调骨髓CD34^+细胞的CD44,CD49d,CD62L及CXCR4的表达,从而进入外周血循环,输注这些细胞的临床意义有待累积更多病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血清镁离子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络合指示剂比色法测定66例健康人和189例各种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镁离子水平。结果正常健康组为0.95±0.15mmol/L,风湿性心脑病组0.72±0.16mmol/L,冠心病组0.76±0.19mmol/L,脑梗塞组0.8±0.14mmol/L,肺原性心脏病组0.84±0.18mmol/L,冠状动脉硬化组0.77±0.23mmol/L,高血压组0.88±0.19mmol/L,脑出血组为0.9±0.2mmol/L,心肌炎组为0.87±0.14mmol/L,与健康组比较,风湿性心脏病组、冠心病和脑梗塞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原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硬化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脑出血和心肌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心肌都有不同程度缺镁现象存在,测定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能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细胞角蛋白-7癌胚抗原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 -7(CK7)、癌胚抗原(CEA)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研究CK7、CEA在30例胃癌和2例正常人胃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1、正常成人胃粘膜中无CK7和CEA的表达 ;2、30例胃癌中有11例表达CK7(36.7%)、28例表达CEA(93.33 %) ,而且CK7在分化相对较低的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率(66.7%)远高于高分化管状腺癌(16.7%)(p<0.05) ;CEA表达在胃癌组织浸润前缘的病例共有19例 ,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3例(68.4 %) ,CEA表达的位置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 ( p<0.05)。结论 CK7阳性细胞在胃癌组织中所代表的可能是一种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细胞 ,CEA阳性表达的细胞与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胃癌细胞有密切关系。胃癌中CK7、CEA表达的特点可能对进一步研究胃癌形成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超声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切除 (MVR)或保留瓣下结构 (MVRP)的近期临床观察。方法 :共分三组 :A组 65例 ,为完全切除瓣叶及其腱索 ;B组 2 5例 ,为完全切除前叶及其腱索 ,但保留后叶及其腱索 ;C组 2 5例 ,为仅切除前叶 ,但保留前叶腱索和后叶及腱索。应用 GEsys5超声心动图仪于术前、术后 10天、 3个月及 6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SED)、左房内径 (L AD)、左室射血分数 (EF% )、左室短轴缩率 (FS% )、每搏输出量 (SV)及肺动脉压力 (PPA)。结果 :术前三组间 EDD、 SED、 L AD、 EF、 FS、SV及 PPA均无显著性差别。术后 10天 A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别 ;B组患者 EDD、 SED及 PPA较术前有明显减小 (P<0 .0 5 ) ,而 EF和 FS无明显差别 ;C组患者 EDD、 SED、 EF、 FS及 PPA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 (P<0 .0 1)。术后 3个月三组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 (P<0 .0 1)。术后 6个月与 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与传统的 MVR相比 ,MVRP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更迅速和明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腺苷、前列腺素E1以及Zn2 等环化酶激活剂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背根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与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1996-07在吉林医学院神经生物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①前列腺素E1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夹毁模型,术后4h术侧股二头肌注射前列腺素E1溶液0.05mg/kg,1次/d,定时给药,连续14d。②腺苷组:造模同前,注射腺苷溶液20mg/kg,注射时间和部位同前列腺素E1组。③高锌组:造模同前,术前10d开始喂以高锌饲料(饲料锌含量为52.7mg/kg)。④神经生长因子组:造模同前,术侧后肢足跖皮下注射β神经生长因子溶液0.1mg/kg,注射时间同前列腺素E1组。⑤模型组:造模同前,注射0.5mL灭菌生理盐水,注射时间和部位同前列腺素E1组。⑥假手术组:手术但不夹毁神经,余同模型组。在造模后21d,取大鼠L5背根节用图像分析法观测细胞数、核偏心率及核等圆径。结果:经补充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背根节细胞数:腺苷组及前列腺素E1组的细胞存活数均低于假手术组和神经生长因子组(P<0.05);各组背根节大、中、小细胞构成比例无差别(P>0.05),大细胞损失最大,其细胞平均数为假手术组的57.5%;中细胞损失最小,其细胞平均数为假手术组的89%。②核偏心率: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锌组与假手术组无差别(P>0.05),腺苷组低于模型组(P<0.05),前列腺素E1与模型组无差别(P>0.05)。③核等圆径: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锌组与加手术组无差别(P>0.05),腺苷组低于模型组(P<0.05),前列腺素E1与模型组无差别(P>0.05)。结论:腺苷等环化酶激活剂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脊髓背根节神经元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中Zn2 的保护效应与神经生长因子无差别,腺苷、前列腺素E1保护效应低于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氯胺酮对甲醛致炎小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背根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取成年健康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甲醛组和甲醛 氯胺酮组3组,每组8只。分别于甲醛组和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右后足底注入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100μL形成急性炎性痛模型,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在注入甲醛后立即经腹腔注入40mg/kg的氯胺酮。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干预。观察甲醛注射后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致炎2h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背根节TrkA受体表达。结果:经补充后24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注射后1h内小鼠均出现明显的摔腿、舔足、跛行、致炎足不能着地等疼痛行为学改变,注射足呈高度肿胀。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氯胺酮注射后翻正反射立即消失,甲醛致炎后第一时相(注射后0~5min)、第二时相(注射后20~60min)的疼痛行为学反应次数显著少于甲醛组眼(6.0±2.5),(113.0±9.5)次;(3±0),(75.0±4.5)次;P<0.01演。②背根节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注射侧甲醛组高于甲醛 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205.3±11.9,121.6±7.9,116.5±7.7,P<0.01),甲醛 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胺酮能抑制急性炎性痛时疼痛行为学变化,并减少背根节TrkA受体的表达,这种效应可能与TrkA受体下调后初级伤害性刺激传入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99.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研究中心,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对象:所选对象均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2002-06/2005-12住院患者及至门诊体检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共203例,汉族,男129例,女74例,平均年龄(65&;#177;11)岁,有1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无病变和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43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113例,对照组:共89例,男56例。女33例,汉族,平均年龄(59&;#177;9)岁,为本院例行体检的健康人群。确认各组人群之间无血缘关系。方法:本实验于2002-06/20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包括89例正常健康人,20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基因多态性;结合放射免疫技术、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临床常规生化检测指标,综合分析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的关系,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指标:参与者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的关系及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等。结果:20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89例对照组均参与基因多态性分析,得出了不同的基因分布频率。①正常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0.213,C等位基因频率为0.78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0.192,C等位基因频率为0.80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以CC基因型为主,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T等位基因携带者(OR:0.56,95%CI:0.24~0.6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性低于CC基因型(OR=1.92,95%C/:1.09~2.54)。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CC基因型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C161→T的置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有重要的相关性,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对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2岁。因咳嗽,咳大量白色泡沫痰1个月余就诊。自述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咳白色泡沫痰,量渐增多,量约200~400m l,不伴发热、胸痛、咯血等症状。在当地县医院拍胸部CT示:多发结节累计双肺,结节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以右下肺居多。提示:亚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所给予抗结核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无效。上述症状持续加重,量约600~800m l,并出现胸闷、气短。随来我院进一步就诊。既往否认结核肝炎病史。查体:T 36.8℃,P 94次/m in,R 25次/m in,BP 150/80mm Hg。神清,颈软;胸廓对称,两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