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凶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各类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178例(266眼),术后发生浅前房46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统计。结果本组发生浅前房46眼(17.29%)。浅前房的发生主要与术前的高眼压、眼部炎症反应以及术后的结膜渗漏、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有关。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注意术前降眼压,减轻炎症反应,术中操作细致,可降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2.
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颖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10-811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90%以上来自分化好的滤泡上皮细胞,其中80%是乳头状癌。甲状腺癌术后,常残存有分化好的功能性甲状腺组织,其中常有肿瘤组织侵入,无法再通过手术清除,^131I具有这方面功能。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可以消除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的可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131I具有放射性,  相似文献   
363.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9例89眼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标准小梁切除术加可调节缝线,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随诊6-12个月。结果 89例中81眼(91.01%)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其中47眼(52.80%)在15 mmHg以下。术前平均眼压(25.17±2.58)mmHg术后降至(15.69±2.89)mmHg。58眼(65.17%)矫正视力≥0.5,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以在降低眼压的同时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364.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Ⅱ期(T3NOM0)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0例Ⅱ期(T3NOM0)NSCLC患者采用全身叮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以肿瘤边缘(50%剂量线)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结果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5%(33/4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7.5%(15/40)、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34/40)、70.0%(28/40),1、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0%(32/40)和67.5%(27/40)。早期放射反应:全身性反应8例,骨髓抑制5例,肺的早期放射反应6例,无需特殊处理,没有因早期放射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晚期放射反应:Ⅰ~Ⅱ级放射性肺炎12例,Ⅲ级放射性肺炎3例,食管、心脏、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全身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Ⅱ期(T3NOM0)老年NSCLC患者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365.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I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31I治疗后随访1—17年,无瘤生存14例,病情明显缓解16例,病情稳定8例。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转移及继发肿瘤。结论儿童及青少年DTC易转移及复发,术后行^131I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66.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进行临床研究,A组30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50%剂量线)4~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B组30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四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O%(24/30)和83.3%(25/30),P〉0.05,患者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26/30)VS83.3%(25/30)和73.3%(22/30)VS80.0%(24/30),P〉0.05。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和73.2%(22/30),B组虽高于A组,但P〉0.05。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接近。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67.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例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WBRT(40Gy/20次,4周)并同期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共计30d。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肿瘤大小,每3个月一次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疾病进展,并统计1年生存情况。结果厄洛替尼联合WBRT对NSCLC脑转移的总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87.5%,临床获益率[CR+PR+疾病稳定(SD))]为100%(2例CR,12例PR,2例SD);临床症状缓解率1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0个月。13例(81.3%)出现1—2级皮疹,6例(37.5%)发生轻度腹泻。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具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可耐受,生存期延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8.
语境包括交际双方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也涉及交际时所处的社会特征、历史背景等,它对传播的影响巨大。当下中国的传播语境以现代化和科学实证为特征,中医文化的传播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冲突、科学与人文争锋等问题。我们应正视中医文化现代传播的语境问题,合理调整传播策略与方式,以适应中医文化传播的现代语境。  相似文献   
369.
滑膜肉瘤是一种起源未定的具有间质和上皮双相分化的软组织肉瘤类型,好发于年轻人四肢大关节附近的深部软组织。原发于消化管道的滑膜肉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35岁女性胃体的原发滑膜肉瘤,镜下表现为单相梭形细胞亚型,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胃原发滑膜肉瘤罕见,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认识其存在并熟悉相关组织形态学、免疫...  相似文献   
370.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3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总剂量66~70 Gy/33~35次.B组35例3DCRT 60 Gy后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20 Gy/4次,每次500 cGy,隔日一次.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3%和80.O%,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和28.6%(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2.6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8.3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接近.结论 3DCRT联合S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3DC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