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原代培养的第4~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不同浓度的药物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研究表明,各药物组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药物组G2 M期细胞百分比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这种对S期的阻滞作用和对G2 M期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五倍子瘢痕膏水溶液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重要的作用途径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期的细胞数上升,出现S期阻滞,分裂期的细胞数下降,从而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增殖状况;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TGF-β1,Smad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白藜芦醇干预后,在形态学上可见到典型的凋亡特征;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不同药物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OD值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 2、3、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而Smad 7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通过下调TGF-β1,Smad 2、3、4表达并上调Smad 7表达,来达到其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倍子瘢痕膏对瘢痕疙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onsitol 3-kinase,PI3K)、10号染色体张力缺失蛋白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Akt)、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裸鼠瘢痕疙瘩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治疗组涂抹五倍子瘢痕膏,模型组仅涂抹制作五倍子瘢痕膏的基质,每天3次,连续30天。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治疗组和模型组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I3K、PTEN、Akt、mTO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组比较,模型组PI3K、Akt、mTOR表达阳性率升高,而PTEN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I3K、Akt、mTOR表达阳性率降低,而PTEN表达阳性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Person法对瘢痕疙瘩中mTOR信号通路各关键信号分子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PTEN与PI3K、mTOR、Akt呈负相关,PI3K与mTOR、Akt呈正相关,Akt与mTOR呈正相关。结论:五倍子瘢痕膏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与其上调mTOR信号通路中PTEN表达及下调PI3K、Akt、mTO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倍子瘢痕膏对瘢痕疙瘩miR-21/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miR-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10号染色体张力缺失蛋白磷酸酶(PTEN)、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裸鼠瘢痕疙瘩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治疗组涂抹五倍子瘢痕膏,对照组仅涂抹制作五倍子瘢痕膏的基质,3次/d,连续30 d。然后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组、对照组及正常皮肤组中miR-21和PI3K、PTEN、Akt、mTOR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正常皮肤组miR-21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4),但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76、2.8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I3K、Akt、mTOR在对照组中高表达,而在治疗组和正常皮肤组中低表达;PTEN在对照组中低表达,而在治疗组和正常皮肤组中高表达。结论五倍子瘢痕膏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miR-21表达而上调PTEN表达,进而下调mTOR信号通路中PI3K、Akt、mTOR表达有关。其中PTEN是负反馈调节因子;下游的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4EBP),二者均是蛋白翻译的关键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理。方法采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原代培养的第7~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对Ⅰ、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大、中剂量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Ⅰ、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前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结论五倍子瘢痕膏水溶液能在Ⅰ、Ⅲ型前胶原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从而减少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大量沉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芩消甲汤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黄芩消甲汤,对照组用扶他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沉、甲状腺功能等,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甲肿消肿时间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FT3、FT4,治疗1周血沉水平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痛消肿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消甲汤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优于扶他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荨麻疹作为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顽固、治疗效果差、易复发等特点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单一,复发率高,而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的思想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缩短了疾病的病程,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复发,优势显著。本文通过分析酸味药的归经、性味、功效及配伍应用,确定酸味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丁继存 《现代医院》2005,5(1):57-58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时刻发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大型医院越来越大,中型医院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才能避免被吞并的危险,这也就是所谓“海船现象”,在大海中航行,船越大抵御风浪的能力越强,所以面对全国发展大势,中型医院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步伐,适应跨越式发展新要求,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平瘤方,对照组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超、甲状腺功能等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优于甲状腺素片。  相似文献   
20.
丁继存  陈立侠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551-1553
目的尿微量蛋白和NAG联合检测对烧伤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特重烧伤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在烧伤后3d、1周、2周和4周检测了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烧伤患者尿β2-MG、α1-MG、mALB和NAG的浓度变化与烧伤面积、深度和程度有关,烧伤越严重微量蛋白和NAG含量越高(P〈0.001或P〈0.01)。结论早期检测尿微量蛋白和NAG有助于早期识别烧伤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