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邓博  丁峰 《上海医药》2013,(1):10-14
药物性肾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发生率不断增高,对常规治疗及患者预后都有不利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以及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62.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1日2次,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日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4d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3.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的意外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寿光市居民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因意外死亡527例,死亡率为51.21/10万。意外死亡率(/10万),男性为76.65,女性为25.31(P<0.01);0岁、1~4岁、5~9岁、10~14岁分别为10.98、16.84、2.04和15.59,以后各年龄组持续在较高水平,80岁以上为181.91(P<0.01)。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是男性、女性、男女合计及15~74岁各年龄组的前2位死因;75岁以上的前2位死因是自杀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和意外中毒是2009年寿光市居民主要的意外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64.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 hea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MHD患者NT-proBNP与心脏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117例MHD患者血清NT-proBNP,记录各患者临床、生化数据及心功能阶段分级(ACC/AHA),分析NT-proBNP的影响因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MHD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超结果、心功能阶段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临床诊断值,中位数为4 242.00 pg/mL。将NT-proBNP水平按四分位数分成4个亚组,在年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超滤量、收缩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前白蛋白、左心房前后直径、左心室重量指数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收缩压(r=0.348,P<0.01)、左心房前后径(r=0.312,P=0.014)、左心室重量指数(r=0.529,P<0.01)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r=-0.210,P=0.006)、红细胞压积(r=-0.201,P=0.030)、前白蛋白(r=-0.377,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收缩压(β=0.370,P=0.001)、低前白蛋白(β=-0.459,P<0.001)、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β=0.251,P=0.025)是NT-proBNP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将患者按照2005年ACC/AHA心衰指南提出的心功能阶段分级分组,发现血清NT-proBNP与心功能阶段分级呈正相关(r=0.553,P<0.01)。结论 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高收缩压、低前白蛋白、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是NT-proBNP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NT-proBNP水平高低能反映MHD患者心脏重塑和心功能状况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65.
目的 探讨DFF4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DFF45蛋白的表达和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FF45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DFF45在正常官颈组织、CIN组织和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x2=18.65,P<0.01).DFF45蛋白在CIN Ⅰ中的表达低于CINⅡ-Ⅲ(P<0.01);DFF45的表达改变与临床分期及HPV感染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DFF45蛋白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密切相关,DFF45和HPV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DFF45蛋白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一抗癌基因治疗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66.
目的 评价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HCC)及正常肝组织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正常肝组织30例和HCC 30例,用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广谱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组织学评分(HSCORE),比较各组免疫反应性.结果 KGH-R2、KGH-R3与HCC样本免疫反应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KGH-R1、KGH-R2、KGH-R3与HCC和正常肝组织免疫反应阳性样本阳性细胞百分率、HSCORE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与HCC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与正常肝组织的免疫反应性很弱,可开发为HCC的治疗性抗体.  相似文献   
367.
目的初步观察选择性粒细胞吸附装置(selective cytopheretic device,SCD)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I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重症AKI的定义为临床诊断为缺血性或肾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同时至少有1个肾外器官衰竭或存在脓毒血症.入选者除给予标准的重症监护治疗外,还同时接受SCD联合CVVH治疗.历史对照组为改善急性肾脏疾病照护计划(the program to improve care in acute renal disease,PICARD)研究中年龄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匹配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院内全因死亡.其他观察指标包括尿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使用Cox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SCD联合CVVH治疗模式的疗效是否优于常规CVVH治疗.结果共入选9例重症AKI患者.SCD联合CVVH治疗组院内全因死亡率为22.2%,显著低于历史对照组(77.8%)(X2=5.247,P=0.027).在校正年龄、SOFA评分、平均尿量变化等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SCD联合CVVH的疗效优于常规CVVH治疗(T=-2.596,P=0.0222).治疗7d后,SCD治疗组平均尿量从基线值约500ml/d升高至2000ml/d以上.研究过程中,患者仅有数例轻度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SCD可通过灭活激活的白细胞而调控机体免疫反应,最终降低重症AKI患者的死亡率.SCD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68.
自20世纪90年代,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最早被应用于持续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1],目前对于伴有出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69.
目的观察激活或抑制α-肾上腺素受体是否影响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P物质(substance P,SP)的释放。方法胎龄15天的Wistar大鼠DRG神经元培养2天后,分别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1×10-4mol/L)、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1×10-6mol/L)+NA(1×10-4mol/L)、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1×10-5mol/L)+NA(1×10-4mol/L)孵育4天。用RT-PCR法检测DRG神经元编码SP蛋白的PPT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RG神经元SP蛋白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P的基础释放量和辣椒素刺激后的释放量。结果 NA单独孵育显著增加了DRG神经元辣椒素刺激后的SP释放量,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预处理可阻断NA的效应,而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不产生此作用。在各种实验条件下,PPT mRNA水平、SP蛋白表达水平和SP的基础释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A通过激活α1-受体增加了DRG神经元辣椒素刺激后的SP释放量,这一作用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疼痛调...  相似文献   
370.
目的:应用药物利用评估(DUE)程序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探讨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新的工作模式。方法:介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利用DUE程序开展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并对我院销售金额较大的2种抗菌药物——头孢替安和头孢西丁钠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典型病例分析和回顾性应用评估。结果:通过实施DUE程序,有利于帮助临床药师发现药物临床应用中好的方面和不理想的方面,为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会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理论基础。结论:DUE临床药学工作模式提高了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给医疗、护理以及医院的管理者和社会提供有用的药物使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