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85篇
  免费   9478篇
  国内免费   6205篇
耳鼻咽喉   1690篇
儿科学   3384篇
妇产科学   3253篇
基础医学   14562篇
口腔科学   6081篇
临床医学   31044篇
内科学   28977篇
皮肤病学   2161篇
神经病学   9724篇
特种医学   16092篇
外科学   32319篇
综合类   78687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2966篇
眼科学   3820篇
药学   14331篇
  2篇
中国医学   6891篇
肿瘤学   1338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841篇
  2019年   726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16585篇
  2010年   8379篇
  2009年   4860篇
  2008年   14212篇
  2007年   26842篇
  2006年   26564篇
  2005年   20445篇
  2004年   21937篇
  2003年   21961篇
  2002年   19082篇
  2001年   18877篇
  2000年   14012篇
  1999年   15122篇
  1998年   8171篇
  1997年   9356篇
  1996年   9185篇
  1995年   8571篇
  1994年   7566篇
  1993年   3882篇
  1992年   3462篇
  1991年   2766篇
  1990年   2284篇
  1989年   1641篇
  1988年   1840篇
  1987年   995篇
  1986年   760篇
  1985年   466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26篇
  1935年   23篇
  1933年   31篇
  1932年   27篇
  1930年   34篇
  192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异常灌注评分法评价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异常灌注评分法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急性PTE的患者4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行肺灌注显像,2位核医学科医师分别对肺灌注显像图进行定性分析,随后采用异常灌注评分法和Parker创建的肺段评分法进行肺灌注显像结果判读,比较两者在判读结果方面的一致性及其相关性,并比较2种方法所示的治疗后灌注改善率。结果 2位医师对左肺灌注结果判读的一致性为100%(Kappa值为1.0),对右肺灌注结果判读的一致性为91.3%(Kappa值为0.69)。治疗前后2种灌注评分结果均有较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57和0.665,P均〈0.00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2种评分方法所计算的联合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0和0.771,P均〈0.001)。肺灌注改善率在2种评分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P=0.128)。结论 异常灌注评分法判读简单,是评价PTE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肾细胞癌罕见于儿童,通常在儿童晚期被发现。本文报道1例10岁女孩的特殊肾细胞癌。其影像学表现容易导致误诊,但在既往文献中未见报道。因先天性巨输尿管而导致肾皮质变薄,因此当原发性泌尿道上皮疾病(肿瘤或炎性)首次被发现时,肿瘤完全长入排泄腔(临近的输尿管)。萎缩的肾皮质  相似文献   
33.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分级的方法描述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以及5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点。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占59.8%。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分布在Ⅲ~Ⅳ级,占79.9%(r=0.1692,P=0.0122)。经治疗后4周~8个月间,5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内镜分级由治疗前的Ⅲ~Ⅳ级向Ⅰ~Ⅱ级转归,而病理组织学分级Ⅳ级为22.7%(r=0.3007,P=0.0287)。内镜分级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两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组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描述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以及疗效有不一致性。早期诊断以及近期疗效的判断不仅应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所见,更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4.
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的病因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间291例次原位肝移植后发生ITB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1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共发生ITBL 20例(6.9%)。术后发生ITBL的高危因素为:原发病为重型乙型肝炎、供受者ABO血型不符、供肝冷保存时间超过12h和术后肝动脉病变。其发生率分别为12.5%(9/71)、20.0%(2/10)、11.1%(9/81)和60%(3/5)。采用药物、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介入、胆道外科手术及再次肝移植等方法治疗,有效率为80.0%(16/20)、治愈率为50.0%(10/20),与ITBL相关的病死率为10.0%(2/20),与ITBL相关的移植物功能丧失发生率为20.0%(4/20)。结论针对ITBL的高危因素进行相应处理是预防ITBL的有效措施。胆道造影和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ITBL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变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治疗ITBL,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猫10只。术前禁食12 h,3.5%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上腹正中切口约6 cm切开各层至腹腔。于胆总管入十二指肠处旁边,切开胰腺背膜,解剖胰管;靠近十二指肠处分别纵向切开胰管、胆管长约4~6 mm的切口。6-0线间断吻合切口,造成类似人类的胰胆管合流的共同通道。术后20天胆道造影。结果术后动物精神、食欲良好,无萎靡、烦燥等表现,造影显示胰胆管合流共同通道延长。结论本动物模型最接近于人类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生理,优于其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6.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超过80岁的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58例高龄(均≥80岁)急性脑梗塞患者,大多数行头颅MRI平扫加弥散加权成像(DWl),少数行CT检查。依影像学结果按梗塞病灶的大小分为两组:大面积梗塞(直径>1.5cm)及小面积梗塞(直径≤1.5cm,主要为腔隙性梗塞)组。回顾比较两组间发病特点;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冠心病、房颤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时间、30天病死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临床指标。结果:大面积梗塞组占16例(27.6%),小面积梗塞组占42例(72.4%)。首发症状中大面积梗塞组以意识障碍(87.5%vs23.8%;P=0.018)、严重偏瘫(93.8%vs28.6%;P=0.012)、头痛(43.8%vs14.3%;P=0.026)、言语障碍等症状为主,小面积梗塞以以肢体无力、行走不稳(64.3%vs6.3%;P=0.001)、头昏、眩晕(52.4%vs25.0%;P=0.028)、言语不清、感觉障碍等症状为主。大面积梗塞组房颤高发(43,8%vs14.3%;P=0.030),小面积梗塞组高血压(88.1%vs56.3%;P=0.041)、糖尿病(54.8%vs18.8%;P=0.021)高发。在大面积梗塞组急性期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较多(75.0%vs40,5%;P=0.035),两组均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为主。大面积梗塞组的并发症较多,平均住院日为小面积梗塞组的近二倍,死亡率较后者明显增高(25.0%vs4.8%;P=0.03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塞患者以较小面积的腔隙性脑梗塞多见。小面积梗塞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较高。大面积梗塞组房颤的发生较高,有较高的死亡率,预后较差,需要更积极的综合诊治管理。常规尽早行头颅MRI加DWI有助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8.
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预防术后粘连研究的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MC的理化特性、预防粘连的机制、吻合口愈合的影响以及在动物实验/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CMC是一种组织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及理化特性稳定,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多糖类化合物。结论 CMC用于预防术后粘连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9.
肝移植术后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6例)和非糖尿病组(62例)。以术前和术后可能的9个危险因素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这些指标的单因素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有无肝硬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术前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激素的使用时间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术前肝硬化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TDM的发生率高于代偿期。术前糖耐量异常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者。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PTD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而两组患者的年龄、HBV的感染情况、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及其血药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硬化、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激素是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环化酶激活剂(前列腺素E1、腺苷及Zn^2+离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坐骨神经夹毁模型术后21 d,取背根节用图像分析法观测前列腺素E1(PGE1)、腺苷(Ade)和高Zn^2+饲料(Zn^2+)对背根节细胞数、核偏心率及核等圆径的影响,并与人胎盘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作用相比较.结果NGF及环化酶激活剂组与夹毁对照组相比都能增进背根节细胞的存活和减轻核偏移(P<0.05);NGF组和高Zn^2+饲料组在背根节细胞存活数、核偏心率及核等圆径方面与假手术组无差别(P>0.05).结论PEG1、Ade及Zn^2+离子等环化酶激活剂对DRG神经元均有保护作用,其中Zn^2+离子的保护效应与NGF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