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8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综述黄芪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保护胰岛β细胞等多种药理作用,可有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2.
合并内眦赘皮的重睑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内眦部解剖的特点了解内眦赘皮的形成原因,设计出将内眦部眼轮匝肌和内眦韧带的修复固定,同时一次完成内此成形及重险术。结果:72例不同类型的内眦赘皮,Ⅱ级和Ⅲ级23例,术后经过3-12月随访手术切口产痕3月后逐步软化,有2例肤色较深的患者内眦部切口瘢痕到6月后才不大明显,余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操作容易,术后外形满意,内眦形态好,瘢痕不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3.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因素。方法:分别应用引物特异PCR法、信号引物能量转移技术、薄板层析技术、放免法及APAAP免疫桥联酶标法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基因型及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CV-RNA水平,β2微球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1)疗前HCV-RNA量低者及治疗和随访过程中HCV-RNA量持续降低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好。(2)HCV-Ⅲ型患者对干扰素安全应答率高于HCV-Ⅱ型,P<0.05。(3)疗前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低者对IFN治疗反应好。(4)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疗前不同应答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也无显著差异。(5)治疗后外周血CD3^ ,CD4^ 及CD4^ /CD8^ 升高,完全应答组疗前CD3^ ,CD4^ 及CD4^ /CD8^ 较部分应答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FN治疗前HCV-RNA水平、HCV基因型、2′-5′寡腺苷酸全盛酶活性测定可作为预测IFN疗效的指标。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血清HCV-RNA水平变化对IFN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疗前β2微球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不能作为预测IFN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 pBV- BPI600- Fcγ 1700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DH5α,诱导表达 BPI23- Fcγ 1抗菌重组蛋白。方法采用 RT- PCR技术,从 HL- 60细胞和正常人白细胞 mRNA中扩增编码 BPI23和 IgG1Fc( Fcγ 1)的基因;通过连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和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DH5α,通过温控诱导表达 BPI23- Fcγ 1重组蛋白;测定 BPI23- Fcγ 1重组蛋白的抗菌及免疫学活性。结果 (1)RT- PCR获得预期的扩增产物— BPI600bp和 Fcγ 1 700bp基因片段; (2)成功构建 pUC18- BPI180、 pUC18- BPI420和 pUC18- Fcγ 1700重组克隆载体, DNA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3)成功构建 pBV- BPI600- Fcγ 1700重组表达载体,酶切图谱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 (4)BPI23- Fcγ 1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 20%; (5)复性后重组蛋白具有抗菌活性和激活补体、介导调理吞噬等作用。结论 pBV- BPI600- Fcγ 1700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获得具有 BPI和 IgGFc双重生物学活性的重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85.
本文探讨了心房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免疫细胞内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心房肽并不显著影响静止状态下免疫细胞内cAMP含量,但却可以降低经前列腺素E_1所增加的免疫细胞内cAMP含量;心房肽可以直接增加免疫细胞内cGMP含量。从而提示,心房肽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内信使分子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尤其对于某些抑制因子作用下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通过应用外源ACTH,观察了人参皂甙的内分泌免疫调节效应,实验结果证实,外源ACTH不仅诱发小鼠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同时也导致小鼠NK细胞活性、T细胞转化活性的抑制,这种抑制与皮质酮升高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应用人参皂甙可以部分抵消外源ACTH所致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促进NK细胞以及T细胞活性恢复。上述结果提示,人参皂甙可以通过调整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酮)轴的活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87.
本文应用低硒的克山病病区粮喂饲大鼠并在其中补充一定剂量的硒或维生素E(VE),观察其对全血GSH-Px活力的动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喂饲病区粮6周时,GSH-Px活力大幅度降低,并一直保持在最低水平。10周时在缺氧因素(NaNO2)影响下,GSH-Px活力进一步明显下降。在病区粮中补一定剂量硒,2周时酶活性显著提高,4周时提高了100%并保持在较高水平。联合补硒和VE的作用优于单纯补硒。在NaNO2作用情况下,补硒或补VE组GSH-Px未出现明显降低,提示其对缺氧性损害的抵抗力增强,此作用亦以联合补硒和VE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8.
统计分析了附院近十年来0~14岁住院病儿的死亡资料,结果表明此期共死亡313例,占同期全院总死亡数的13.65%,平均病死率为1.61%,明显低于前十年(P<0.01),各年度病死率增减趋势非常明显,总趋势呈下降曲线。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是住院死亡高发期,共占54.32%。79.87%的病儿死于感染性疾病,中毒和意外损伤占儿外科死因的首位,住院最初3d病死率最高(55.27%)。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初步考察分析凝血酶溶液冷藏保存对蚓激酶效价测定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箱冷藏方法 对凝血酶溶液进行保存,定期取出用于蚓激酶效价测定,统计分析其对蚓激酶效价测定的影响,并采用药物分析验证方法 对冷藏25d的凝血酶溶液用于蚓激酶效价测定进行相关方法 学验证。结果 凝血酶溶液冷藏0~25d,用于配制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对测定蚓激酶效价无明显影响;凝血酶溶液冷藏至30d后,用于测定的蚓激酶效价偏低,且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也较差,存在较明显影响;冷藏25d的凝血酶溶液用于效价测定方法 学验证,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凝血酶溶液冷藏0~25d较为适宜,所配制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不影响蚓激酶效价的测定与判断。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dicled skin flap of foreskin for phallo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tely concealed peni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9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concealed penis, which had been surgically corrected between November 2004 and January 2012. All patients were repaired using 2 surgical methods: 18 with Shiraki's operation and 79 with a technique of pedicled foreskin skin flap.

Results

With 1 month to 7 years (mean 18 months) follow-up, the 18 cases treated by Shiraki's operation had satisfactory exposed penile shaft but too much incision and obvious edema. The 79 cases treated by pedicled foreskin skin flap uniformly report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operative results. They found the surgical repair was successful in appearance and improved hygiene, accessibility, and penile exposure.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to the pre-treatment condition, or any chordee, penile distortion, trapped penis, erectile abnormalities, or voiding complications in any case. The pedicled skin flap was without ischemia or necrosis and yielded no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s, wound separation, or unsightly scarring. Slight edema and swelling of the flap were common, but these issues completely resolved by 3 weeks.

Conclusion

Numerous operative procedure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ado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tely concealed penis, but the pedicled skin flap phalloplasty can achieve maximum utilization of prepuce to assure coverage of the exposed penile shaft. It has fewer complications, achieving marked aesthetics and often functional improvement. This suggests pedicled foreskin skin flap for phalloplasty is a relatively ideal means for treating completely concealed pen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