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46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9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菌核净的抗雄激素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确定有机杂环类杀菌剂菌核净是否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内和体外相结合的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经典的Hershberger试验 ,菌核净经口给药剂量为 50、10 0、2 0 0mg·kg- 1·d- 1;体外实验采用雄激素依赖基因转录活化试验 ,将人雄激素受体 (AR)表达质粒、AR 依赖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同时瞬时转染HepG2细胞 ,加入菌核净或已知抗雄激素 ,同时加或不加一定浓度的双氢睾酮以诱导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中 ,菌核净与已知抗雄激素一样能引起雄激素依赖组织重量明显降低 :染菌核净 2 0 0mg/kg组大鼠精囊腺、腹侧前列腺、背后侧前列腺、尿道球腺、提肛肌加球海绵体肌重量分别比溶剂对照组低 57.8%、44.8%、43 .9%、3 0 .1%、3 4 .1%。菌核净对雄激素依赖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弱于氟他胺和腐霉利 ,但强于异菌脲。体外实验中 ,菌核净能抑制双氢睾酮依赖的AR活力 ,并呈现剂量 -反应关系 (r =-0 .952 3 ,P =0 .0 47)。菌核净的抑制作用较氟他胺弱 ,约为氟他胺的 1/10 0。结论 菌核净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是AR拮抗剂 ,其抗雄激素作用强度弱于氟他胺、腐霉利 ,但强于异菌脲  相似文献   
9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uman myxovirus resistant protein A (MxA), a specifically induced peptide by interferon I, and to use its level as a diagnostic criterion for viral infections. Methods Anti-MxA antisera from immunized mice were prepared with the expressed MxA protein of pET32a-MxA in E. coli BL-21(DE3). To confirm the antiserum ac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expression product of BL21, wild type MxA pEGFP-CI-wMxA and site-directed mutant MxA pEGFP-Cl-mMxA(N589S) stably transfected 3T3 cells and induced A549 cell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with the antisera using non-MxA transfected or non-IFN-[3 induced cells, intact A549, NIH 3T3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EGFP-CI and pET32a (+)-transformed BL-21 as controls. Results The antisera had specific positive immunoreactivity to the NIH3T3 cells transformed with pEGFP-CI-wMxA and pEGFP-CI-mMxA, INF-β induced A549 cells and BL21 proteins expressed with pET32a (+)-MxA. The hybridization signals from IFN-β induced A549 cells depended on the IFN-β inducing concentrations. Meanwhile,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showed that NIH 3T3 cells with pEGFP-C 1-wMxA and pEGFP-C 1-mMxA had 〉 98% of positive cells at 1:50 dilution of the serum and A549 cells induced by 20 ng/mL IFN-[3 for 48 h showed 95% positive cells. pEGFP-Cl-transfected NIH 3T3 cells were all negative. Conclusion Anti-sera are highly specific to diversified MxAs. The antibody is detectable by Western blot,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相似文献   
93.
三基因突变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脂代谢相关基因与瘦素受体基因联合突变导致小鼠血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化学及组织形态学手段对三基因突变(apoE-/-/LDLR-/-/Leprdb/db)与双基因突变(apoE-/-/LDLR-/-)小鼠和单基因突变(Leprdb/db)小鼠之间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三基因突变小鼠3周龄时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浓度分别为(1988±190)、(293±029)和(727±088)mmol/L,均高于双基因和单基因突变小鼠,同时出现轻微的主动脉内膜损伤,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11周龄三基因突变小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分别高出双基因突变小鼠166、141和24倍,且动脉内膜病变较双基因和单基因突变小鼠明显,其严重程度与血脂紊乱正相关。结论三个脂代谢相关基因联合突变在导致小鼠血脂代谢紊乱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用薄膜干卵切片免疫酶染色法(IEST)分别对浙江省3个血吸虫病疫区:历史重疫区,1989年尚在传播血吸虫病的A村;历史重疫区和历史中度疫区,现已基本控制血吸虫病的B村和C村,进行血清抽样调查。结果3疫区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抗体总GMRT及抗体高滴度频率分别为A村:32.27%,15.89±1.07(X±SD)及10%;B村:12.44%,11.56±1.03及2.98%;C村:2.47%,10.23±1.01及0.41%,3项指标值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3疫区不同年龄组及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3项指标值分析结果,A村低年龄组人群前两项指标值明显高于C村同龄组(P<0.05);C村有、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3项指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法能反映不同疫区不同人群抗体反应水平,适用于基层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6.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高龄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口服阿斯匹林(ASA)。常规治疗组31例,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溶栓组为66.7%(20/30),常规治疗组为12.9%(4/31),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住院4周病死率为3.3%,常规治疗组为22.6%,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UK+ASA治疗高龄AMI可以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非淤胆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01/2010-07本院儿科住院的68例非淤胆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均予复方甘草酸苷2 mL/(kg.次),1次/d,共3 wk.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2 wk;1次/d,1 wk.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1.1%,治疗3 wk复查肝功能指标结果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 B I L)、谷氨酰转肽酶(g a m m a g l u t a m y ltranspeptidase,GG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或治疗后2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随访1年,失访5人,余患儿肝功能均正常;尿CMV-DNA,治疗组18人(54.5%)阳性,对照组15人(50.0%)阳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非淤胆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不建议常规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8.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6、sICAM-1的表达及CRP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各级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CRP水平采用致敏乳胶增强免疫技术于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上作免疫浊度测定:sICAM-1、sICAM-1含量测定用ELISA方法。结果 冠心病(CHD)组患者血清中CRP、sICAM-1以及sI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非CHD组(P<0.01)。各级冠心病组之间CRP、IL-6及sICAM-1的水平比较分别呈现不同的意义。结论 CRP、IL-6以及sICAM-1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以及病变程度的分析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口服预防血吸虫病药物青蒿-双胺的遗传毒理研究证明,小鼠分别口服青蒿-双胺、还原青蒿素和呋喃双胺,剂量为各自的1/50~1/5LD_(50),其微核出现率均<3‰,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P>0.05)。Ames试验表明,青蒿-双胺和呋喃双胺测试浓度为0.1μg/皿以上时,对TA_(100)菌株出现阳性诱变性;而还原青蒿素没有发现阳性。致畸胎试验提示,药物有明显胚胎毒性。青蒿-双胺剂量为26.25~210mg/kg时,其死亡胚胎率为47.2—100%,但对存活胎鼠无致畸胎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浙江省三地区人群血脂、血糖、体质指数与血压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浙江省三地区自然人群血脂、血糖、体质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三地区 2 5~ 74岁自然人群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和身高、体重的调查。结果  ( 1)三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 2 5 .5 8% ,标化率 2 1.0 6 ,其中 :嘉兴 2 4 .91% ,绍兴 2 7.80 % ,丽水 2 4 .0 7% ,>5 5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高于≤ 5 5岁年龄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2 )三地区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和超重分别为 :高胆固醇 ( TC) 2 3.39% ,高甘油三酯 ( TG) 32 .72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 C) 6 .81% ,高血糖 ( GL U ) 5 .73% ,体质指数 ( BMI)≥ 2 5为 2 2 .31%。( 3)高血糖、超重和高血脂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5 3.6 2 %、39.70 %、36 .5 0 %、36 .18% ,明显高于血糖、血脂和体重正常的人群 ,血压与GL U、BMI、TG、TC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糖、超重、高血脂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尤其以 >5 5岁龄组为显著。提示 :高血糖、超重、高血脂以及中、老年人群是社区高血压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