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46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9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剖宫产妇女放置两种IUD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剖宫产妇女放置新型GyneFixIN宫内节育器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对 195例有剖宫产史的健康妇女于月经后或人工流产术毕即时放置GyneFixINIUD 99例 (吉妮组 )及TCu2 2 0CIUD 96例 (TCu2 2 0C组 ) ,于放器后 1、3、6、12和 2 4个月随访 ,以生命表法统计两种IUD的终止情况。结果 :吉妮组使用 2年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分别为每百妇女 1.0 1和 2 .0 2 ,明显低于TCu2 2 0C组的每百妇女 10 .4 2和 8.33(P <0 0 1)。结论 :GyneFixINIUD无支架 ,铜表面积大并固定于子宫底 ,更适合有剖宫产史妇女放置  相似文献   
82.
浙江两眼科医院药物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对比浙江省两地区两大型眼科医院(中心)的用药情况,为眼科临床提供用药及合理应用信息。方法:对两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年药房消耗的药品量,进行金额、数量分类统计,分析对比用药情况。结果:两眼科医院药品消费以专科眼用药、改善眼血循环药、维生素及其它元素药为主,浙益眼科中心的中成药消费比例较高,3年中,两家医院的抗菌药物消耗率、进口药品消耗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浙益眼科中心进口药消耗率较高,温医眼视光的抗菌药消耗率较高。结论:调查分析显示了眼科医院的用药特点,两家医院均应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3.
为对名中医张绍富的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经验进行临床观察与疗效评价,以规范操作,便于推广.将153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多中心(4家医院)双盲随机(DME)[1]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采用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分别进行临床疗效与卫生经济学评定.经1~3.5年(平均1.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肿胀消退快,并发症减少,疼痛积分减少2.69分,临床愈合时间缩短5.7天,骨性愈合时间提前7.4天,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时间提前7.3天,远期疗效无差异,治疗费用明显减少.表明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能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病程,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84.
为了总结分析运用自行研制的带锁滑动鹅头钉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随机将69例Evan'sⅢ型、Ⅳ型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自制带锁滑动鹅头钉治疗(观察组);一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为3.65±0.97个月,对照组为4.32±1.38个月,两组比较,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侧较健侧平均缩短0.82±0.36cm,对照组平均缩短1.08±0.51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91.1%,对照组显效率71.1%,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带锁滑动鹅头钉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防止骨不连及各种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85.
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制备过程中加入多聚阴离子对纳米粒粒径、表面电位和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研究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经大鼠口服给药,由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血液和淋巴液中的荧光强度。结果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388.6±143.5)nm,水相中加入三聚磷酸钠对纳米粒粒径无明显影响,而表面电位下降,药物包封率明显增加;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最初1 h快速释放了药物包封总量的35.63%,随后以接近每小时1.5%的速度释放,呈明显的缓释特征,24 h体外累积释放量为药物包封量的67.30%;固体脂质纳米粒经大鼠口服研究发现,0.5 h时淋巴液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相同时间血液中的荧光强度。结论 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的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作用;通过调节纳米粒表面电位,可明显提高药物的包封率;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给药,具有明显的纳米粒整体淋巴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86.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视力损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并发症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4例64只眼分别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90D Volk检眼镜检查,观察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发生的部位.结果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阻塞点位于黄斑区上下血管弓的动静脉交叉处,且以靠近视乳头上的第一分支静脉好发;并发症中最多见的是黄斑囊样水肿.结论黄斑囊样水肿对视力损害最严重,但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受累范围小,并发症较少,故视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7.
红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红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红曲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四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红曲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取血清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降钙素.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记录载荷--变形曲线,测定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经过12周的红曲水提液灌胃治疗,明显提高了去势大鼠的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并能改善去势大鼠的骨力学性能.结论:红曲可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值,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推测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血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8.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ET、NO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验证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与血浆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选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6例称CSA组,其中20例合并神经根型称CSAN组,同时设立神经根型组20例称N组,正常对照组46例,分别检测各组样本血浆ET、NO水平,同时对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8例发作期作血浆ET、NO检测.结果显示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血浆ET、NO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组稳定期ET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神经根型组血浆ET高于纯神经根型组(P<0.05),NO水平低于纯神经根组;纯神经根型组血浆ET、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血浆ET、NO明显相关性,推测血浆ET与NO可能参与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9.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46例,并与运用西药治疗者加以比较.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汤对治疗湿热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较少的毒副作用,认为其机理主要与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0.
清热通络宣痹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庆宪 《中医杂志》2004,45(6):437-438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宣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湿热阻络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36例采用清热通络宣痹法(自拟通关宣痹汤),对照组33例服用正清风痛宁片,分别观察疗效、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与关节肿胀指数,及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上述观察指标(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和ASO、CRP、ESR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双手握力与关节压力指数的改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通络宣痹法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对RA活动期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