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46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9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禽流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以禽流感文献为研究对象,以Gopubmed为检索与统计工具,对禽流感研究的主题、时间、来源、分布、作者和文献数量发展趋势进行信息分析.结果 禽流感文献的研究主题主要为禽流感与人类流感,近十年相关研究数量激增,其中2006年文献数量最多.禽流感研究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次之.禽流感文献来源主要为美国与欧洲国家SCI期刊.结论 利用Gopubmed能较好地反映禽流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禽流感研究文献在整体质量与数量上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2.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肿瘤复发转移仍是威胁患者生存的重要原因,及早检出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并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及血清CEA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35例有明确临床肿瘤病灶存在的结直肠癌患者、9例根治术后患者和37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以逆转录PCR(RT-PCR)检测其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测定其血清CEA蛋白的含量。结果:35例结直肠癌患者CEA-mRNA阳性率为45.7%,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2.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例术后患者CEA-mRNA仅2例阳性;CEA-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相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并不相关。CEA-mRNA阳性组血清CEA蛋白阳性率(72.2%)显著高于CEA-mRNA阴性组(42.3%)。结论:外周血细胞中CEA-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有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微转换的一个监测指标。长期的随访有助于评价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AngIII型受体 (AT1)拮抗剂缬沙坦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X 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AngII和LOX 1在动脉粥样硬化 (AS)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以及缬沙坦可能的抗AS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AngII(1× 10 -5~ 1× 10 -10 mol/L)与HUVECs共孵育 2 4h ,以及将 1× 10 -6mol/L浓度的AngII与HUVECs作用不同时间 (0、3、6、12、2 4、36、4 8h)后 ,用细胞酶联免疫法和半定量RT PCR分别检测LOX 1蛋白和mRNA表达的情况 ,并观察缬沙坦对此的影响。结果 AngII呈浓度依赖方式诱导HUVECsLOX 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 ;10 -6mol/L的AngII作用 3h ,内皮细胞LOX 1蛋白和mRNA表达即有显著增高 (P <0 0 0 1) ;随着时间延长 ,LOX 1蛋白和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 ,至 2 4~ 36h达最高峰。缬沙坦可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HUVECsLOX 1表达 ,使LOX 1表达接近于正常水平。结论AngII能明显增强HUVECs表达LOX 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这可能是AngII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此作用可被AT1拮抗剂缬沙坦阻断 ,从而产生可能的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600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用放免法检测血清HA、PCⅢ、Ⅳ-C、LN,并对其中的280例进行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它们与纤维化指标之间关系。结果:2600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4项指标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01)。这4项指标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分度有关。相关系数HA分别为0.554、0.548和0.468;PCⅢ为0.495、0.42和0.335;Ⅳ-C为0.406.0.404和0.412;LN为0.214、0.204和0.184。结论:血清学检测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作用,但对某一患者评价这些指标的意义时,应结合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及临床表现,作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人淋巴细胞与羊膜FL细胞之间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活性转移的机理。受者FL细胞表达的抗病毒转移活性具有下述特征:1.用放线菌素D抑制FL细胞的RNA合成,能抑制抗病毒活性的表达;2.共同培养中存在的抗2-5_P_3A_3抗体不干扰细胞间抗病毒活性的转移;3.FL细胞膜上干扰素受体用植物血凝素封闭后,不影响抗病毒活性转移的表达。因此,我们认为,淋巴细胞膜上干扰素活化的第二信使分子可能是在细胞之间传递干扰素信息的重要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在脑电图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406例行蝶骨电极检查的癫痫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单极描记发现正性棘波的病人蝶骨电极阳性率几近100%;而无正性棘波者,蝶骨电极阳性率几乎为零。结论:蝶骨电极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7.
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4  
目的 :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 :对 77例进ICU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 (42例 )和延迟肠内营养组 (35例 ) ,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段的隐血情况监测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 4 / 4 2和 15 / 35例 (P <0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瘦素可作为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指标之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测定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36例PCOS妇女(PCOS组)及2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血清瘦素,胰岛素(Insulin),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素(FSH)的比值,并进行体重指数与Leptin的相关性分析和用Leptin诊断PCOS时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的ROC曲线分析。结果(1)PCOS组血清Leptin,In-sulin,LH/PSH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PCOS组血清 Leptin浓度与体重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r=0.6170,P<0.001);(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eptin浓度6ng/ml作为诊断PCOS的临界值,其灵敏度达86.1%,特异性为65%。结论 血清Leptin测定可作为PCOS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异常妊娠时脂类代谢变化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正常与异常妊娠妇女的主要脂类代谢指标,以探讨血脂测定在预示异常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东芝TBA3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389例正常孕妇,5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23例宫内生长迟缓(IUGR)和25例先兆早产病例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结果:异常妊娠时,各项脂类代谢指标,显著不同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妊高征组:TG升高,HDL-C,ApoA I下降明显,LDL-C/HDL-C显著升高而ApoAI/ApoB下降,先兆早产组:TG,TC,HDL-C,ApoB,LDL-C均明显下降(P<0.001),而ApoA I改变不明显,ApoA I/ApoB则明显升高,结论:妊高征脂类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中脂蛋白亚组分改变,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可能是促成妊高征胎盘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IUGR,先兆早产等异常妊娠时,多项脂类代谢水平的下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可能是引发IUGR,先兆早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测定3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及15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PCT,并同期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结果3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阳性28例,阳性率80.0%;CRP测定阳性30例,阳性率85.7%,NAP测定阳性26例,阳性率74.3%;同期15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均为阴性,而CRP阳性率66.7%(10/15),NAP阳性率26.7%(4/15)。结论PCT检测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