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1篇 |
免费 | 164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69篇 |
口腔科学 | 21篇 |
临床医学 | 201篇 |
内科学 | 165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119篇 |
特种医学 | 1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16篇 |
综合类 | 300篇 |
预防医学 | 144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20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1篇 |
肿瘤学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82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作为一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膜上七次跨膜受体,其LRR结构域与R-spondin1或Norrin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作用于下游关键因子可调控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骨作为重要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组织,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分别主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拮抗及协同调控骨组织代谢平衡。骨细胞是力学刺激敏感细胞,调节应力加载后的骨适应性反应,而运动训练对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翻译成结构级联性生化反应(Wnt、c AMP/PKA/Atf4、OPG/RANKL/RANK等途径稳态表达),调控骨形成和/或骨吸收。并且,GPR48通过R-spondin1可直接调控以上信号途径的激活状态。那么,GPR48能否通过下游级联信号途径从而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起分子介导作用呢?探究GPR48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介导机制,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影响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信号网络并为骨疾病诊治提供新靶点和非药物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下肢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
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致伤因素、癌变潜伏期、病变部
位、溃疡面积、病理类型、骨质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修复方法与预后等。结果:89例下肢瘢痕癌患
者中,男70例,女19例;最常见致伤因素依次为火焰烧伤(42例)、创伤(19例)、烫伤(12例)。病变最常见于小腿(31
例),其次为大腿(11例)、足跟(11例);溃疡面积为1.5~600.0 cm2 。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疣状癌8例、肉瘤1例。术前
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7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49例,单纯淋巴结活检、切除29例;9例发现淋巴结转移,8例有
骨质侵犯;24例行截肢术,5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12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瓣修复术。65例得到随访,8例
出现复发,其中截肢者2例,扩大切除者6例,且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下肢瘢痕癌复发转移率较
高,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需行淋巴结活检、切除或清
扫;局部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癌肿较大、侵犯较深且下肢瘢痕广泛、畸形严重者可考
虑截肢。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在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共纳入宫颈癌保卵巢根治术的早期年轻患者21例,同一患者均分别采用TOMO和IMRT两种照射技术设计放疗计划,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的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分布以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治疗时间(delivery time,DT)。结果:采用TOMO放疗技术的肿瘤靶区CI为0.894±0.006,HI为1.082±0.006,均优于IMRT(0.855±0.008,1.106±0.006)(P=0.000,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卵巢的保护,TOMO计划的V5仅有17.20±0.18,明显小于IMRT计划(38.9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mean(4.21±0.03)也低于IMRT计划(4.82±0.04)。对于其他正常器官,TOMO同样具有剂量学优势,但是TOMO需要更多的治疗跳数(7 729±42),而IMRT的平均治疗跳数为(1 97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者的治疗时间相当。结论:TOMO技术能获得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对于卵巢及盆腔正常器官的保护更优,是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保卵巢根治术后放疗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24.
经皮肾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2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0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其中46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7.7%(88/9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90/90)。URL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25.4%(28/1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1.8%(90/110),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ESW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及小肠黏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Ⅱ型受体(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瘤的表达;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生长激素的实验组(GH组)及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依次注射GH后第1、2、6及24 h取材,Western方法 观察移植瘤及宿主小肠黏膜细胞中IGF-Ⅰ、-Ⅱ的表达变化. 结果 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呈较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注射GH后1 h移植瘤IGF-Ⅰ、IGF-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小肠黏膜,IGF-Ⅰ表达在GH刺激后1、2,6 h有明显提高(1 h:0.33±0.05,P相似文献
26.
经后路顶椎椎弓根全椎体截骨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后路顶椎椎弓根三柱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经后路顶椎椎弓根三柱截骨治疗42例脊柱后凸患者,其中陈旧胸腰椎骨折20例、椎体发育不良8例、结核性10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评定脊柱后凸矫正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位置、手术并发症、腰痛及Oswestry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5个月。植骨融合满意,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术前后凸Cobb角度平均为霹8.5°术后为20.6°,平均矫正角度为35.3°。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平均为7.5分,术后3.6分。术前ODI平均为57.6%,术后31.7%。结论经后路顶椎椎弓根截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大,手术视野开阔,手术相对安全,可获得满意的放射学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骨髓移植的方法观察骨髓来源细胞在小鼠实验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为供体,同种无标记小鼠为受体鼠,受体鼠在接受供体骨髓细胞前经亚致死剂量^60Co照射。并于移植5周后以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接受竹叶青蛇毒注射;蛇毒注射后7、14、28、56d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观察受体鼠肾脏内的GFP阳性细胞及受体鼠肾脏病理变化,其中一组受体鼠在蛇毒注射后接受连续1周的粒巨系一集落刺激因子(GM-CSF)腹腔注射,观察GM-CSF对骨髓来源细胞及受体鼠的影响。结果:无论有无蛇毒损伤,荧光显微镜下受体鼠肾脏内均未见明亮的绿色荧光。GFP免疫组织化学可见所有受体鼠的肾小管上皮内均有少量细胞质棕褐色、细胞核大且紫蓝的GFP阳性细胞,包括那些骨髓移植后无蛇毒损伤的受体鼠;肾小球内也可见上述细胞,但在无蛇毒损伤的受体鼠内肾小球内未见上述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未见到明显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从形态上证实肾小球内的这些GFP阳性细胞大多为血细胞。那些接受GM-CSF注射的受体鼠肾脏内,GFP阳性细胞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肾脏损伤恶化,表现为蛇毒注射后1周出现了明显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骨髓来源细胞在蛇毒诱导的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小鼠肾脏内向肾小管和肾小球细胞均可少量转化,但由于转化率低及肾小球结构的复杂性,向肾小球细胞的转化更加不易被识别;GM-CSF注射未能增加外源性骨髓细胞向肾脏实质细胞的转化而使受体鼠肾脏损伤恶化,于病程早期出现了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有机磷酯(OPEs)代谢物磷酸二丁酯(DPHP)对成年男性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用来自2013—2016年“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及资料,共纳入76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DPHP水平进行连续性变量的对数变换,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尿液中DPHP水平与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尿液DPHP水平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r=-0.748,P=0.002)。尿液DPHP水平通过四分类法将其分为4组(Q1、Q2、Q3、Q4),再次采用相关分析比较4组之间尿液DPHP水平与睾酮水平相关性。当DPHP为分类变量时,与DPHP最低暴露组相比,最高暴露组的睾酮水平更低且去趋势性检验有意义(P=0.006)。校正值水平与睾酮水平呈负相关(r=-0.810,P=0.002)。结论 高暴露于DPHP成年男性人群睾酮水平降低明显,降低OPEs类的暴露可能对促进男性生殖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新途径,加快患者发现进程,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全球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方法选择湖北省2002年度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个县,在每个县选择1家门诊量最大的综合医院和结核病防治中心作为研究项目实施单位。通过对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督导,从而在综合医院建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诊断、疫情报告和转诊工作规范。利用月报和季度报表收集资料,采用x^2检验对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过程通过SAS8.1实现。结果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期间,40个县累计发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2193例,比项目实施前同期增加了3965例;新涂阳患者登记率由项目前同期的33.6/10万提高到49.6/10万(x^2=760.8,P〈0.01),患者发现率由57.8%提高到85.5%。40个县综合医院门诊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查痰率达到48.6%,涂阳检出率为15.6%,患者转诊率为29.7%。医院门诊登记的11303例可疑症状者中,共查出涂阳肺结核患者1663例,占40个县涂阳患者发现总数的11.2%。结论加强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中心的协调与合作,特别是加强医院肺结核患者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转诊和追踪调查,能够快速地提高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本身是否会增加子代不良妊
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POs)的风险。方法:选择诊断为不孕症通过IVF-ET受孕的妇女为暴露组,诊断为
不孕症但通过非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如促排卵或简单药物治疗)后自然怀孕的妇女作为非暴露组,建立前瞻性队列。
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两组除IVF-ET操作因素外存在差异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这些因素,分析
IVF-ET技术对APOs的独立作用。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IVF-ET受孕孕妇较诊断为
不孕症但自然受孕孕妇显著增加早产(OR=1.28,95% CI:1.05~1.56)、低出生体重(OR=1.69,95% CI:1.27~2.31)、围
生期死亡(OR=5.33,95% CI:2.44~11.81)和先天畸形(OR=1.83,95% CI:1.12~2.94)的风险。结论:IVF-ET操作因素本
身可能会增加APOs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