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1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19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527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54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科学   555篇
综合类   187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58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758篇
  15篇
中国医学   646篇
肿瘤学   38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将AECOPD患者分组,A、B组患者EOS%≥3%,C、D组患者EOS%〈3%,每组20例。四组均使用抗生素等基础治疗,A组及c组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0mg,QN,疗程均为14天。四组患者分别在人院第1天及第14天进行CAT评分,记录肺功能中FEV1、FEV1%pre的变化,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02、PaC02、PaO2/FiO2,检测诱导痰中EOS%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水平。结果与B、C组比较,A组治疗后CAT评分、PaO2、PaCO2、PaOJFi02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FEVl、FEVl%pre也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诱导痰EOS%及CysLTs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1)。诱导痰EOS%、CysLTs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FEV1%pre、PaO2、PaO2/FiO2呈负相关(P〈0.05)。诱导痰EOS%与CysLTs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改善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血气,减轻气道炎症;半胱氨酰白三烯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复方夏天无片在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将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间12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用复方夏天无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单纯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半年后采用Lequen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比较2组之间膝关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半年后,2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复方夏天无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在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复方夏天无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 FJ-1发酵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该菌发酵液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4R-ergosta-7,22-diene-3,5,6-triol(1)、互隔交链孢霉素(2)、5-羟基互隔交链孢霉素(3)、5’-epialtenuene(4)、篮毒菌素黄酮(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3的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994.
肝细胞癌免疫磁珠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能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的免疫磁珠(IMB).方法单抗HAb18经耦联法包被磁珠制备IMB后,将HepG2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匀,经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检测I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制备的IMB与HepG2细胞敏感而特异地结合,单个核细胞与HepG2细胞比为1×106:1时可检测到癌细胞,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检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57.2%的微量癌细胞,无假阳性.结论制备的IMB检测微量的肝癌细胞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5.
为快速、有效地自动检测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构建基于免散瞳眼底图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筛查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微动脉瘤自动检测算法。在对免散瞳眼底图像G通道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分割提取硬性渗出和血管;并通过将二者从扩展极小值变换后的二值图像中去除而获得微动脉瘤候选区域;进而根据尺寸信息获取真正的微动脉瘤。利用该算法对两组不同质量免散瞳眼底图像进行微动脉瘤自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图像检测结果精度均较高,相应指标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4%,且处理效率高(平均一幅图像的处理时间为9.7 s)。该算法能够高效地自动检测出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且算法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冯玉  左壮  沈健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00-1101,1104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1 705份糖尿病患者各种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38株,分离率为8.09%,且分离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次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该医院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结论该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较高,且普遍耐药。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医学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多种因素导致急诊外科成为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本文通过对某医院急诊外科12例医疗纠纷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加强轮转医师的岗前培训,严格执行急诊病历书写规范,完善术前签字,严格遵循诊疗常规,加强医患沟通等,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与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间测量1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和1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血清铜、锌、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浆中金属硫蛋白,以及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的浓度变化。并对铜、锌浓度变化与CRP、IL-6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中铜浓度、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铜的浓度、CRP、IL-6水平以及丙二醛值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而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锌浓度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血浆中抗氧化物质金属硫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微量元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发现,铜与CRP(r=0.602,P<0.001)、IL-6(r=0.533,P<0.001)呈正相关,锌与IL-6呈负相关(r=0.336,P<0.05)。结论在COPD氧化应激发病机制中,铜可能发挥促氧化应激的作用,而锌可能发挥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微量元素稳态的紊乱有可能是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体外循环(CPB)下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镶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TEE指导、监测共完成49例CPB下mVSD的镶嵌治疗,其中9例为单纯mVSD,40例为mVSD合并心内其他畸形.心脏停跳前TEE详细观察mVSD的部位、大小、数量、范围及与周边的解剖关系,提示术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心脏复跳后TEE评价其疗效.结果 49例行镶嵌治疗的患儿中,44例置入单枚封堵器,5例置入双枚封堵器.术后TEE均显示封堵器位置无偏移,2例出现细小残余分流,无加重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儿因重症感染放弃治疗,其余患儿随访6个月~2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除1例仍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余患儿未出现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等并发症.结论 经TEE指导、监测,体外循环下镶嵌治疗小儿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降低外科手术创伤的并发症及风险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靶控舒芬太尼配伍七氟醚在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变化,探讨联合应用时安全有效的配伍剂量。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4组(n=20),S0,S1,S2,S3组切皮时七氟醚浓度分别为2.3%,1.6%,1.1%,0.9%,舒芬太尼Ce分别为0,0.12,0.18,0.24ng/mL。所有患者用丙泊酚(Cp3.5μg/mL)、瑞芬太尼(Ce4ng/mL)和罗库溴胺(0.6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立即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60%笑气和40%氧气,各组分别将七氟醚和舒芬太尼调至设定浓度。比较四组间及组内切皮前后MAP、HR和BIS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0组比较,S1、S2、S3组HR降低(P<0.05);与S0组比较,S2、S3组BIS值升高(P<0.05)。组内切皮后均值与切皮前均值相比,四组MAP均升高(P<0.05);S0组HR升高(P<0.05);S3组BIS值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Ce0.12ng/mL配伍1.6%七氟醚以及舒芬太尼Ce0.18ng/mL配伍1.1%七氟醚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切皮反应,是切皮阶段适宜的复合麻醉配伍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