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6篇
  免费   2079篇
  国内免费   1319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439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1276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2720篇
内科学   1828篇
皮肤病学   160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787篇
外科学   1843篇
综合类   596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518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2525篇
  19篇
中国医学   2163篇
肿瘤学   83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823篇
  2020年   664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1108篇
  2013年   1348篇
  2012年   2007篇
  2011年   2155篇
  2010年   1931篇
  2009年   1705篇
  2008年   1860篇
  2007年   1730篇
  2006年   1549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91.
HPLC测定桑叶中绿原酸、芦丁和木犀草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桑叶中绿原酸、芦丁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70%乙醇溶液提取,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8nm。结果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分别在3.048~152.4,1.059~52.96,1.437-71.85μg·mL一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4%,98.3%,98.7%;RSD分别为1.7%,2.0%,1.9%(n=9)。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桑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原料中三乙胺残留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以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Agilent DB-1毛细管柱(30 m×0.530 mm,3.00μm),载气为氮气,流速:4.0 mL.min 1,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5 min,然后以10℃.min 1升至150℃再以40℃.min 1升至220℃,保持5 min;顶空条件为80℃平衡30 min,以20%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配制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三乙胺浓度在0.317∽12.68μg.mL 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9%(n=9),RSD为4.18%(n=9)。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普拉克索中三乙胺的残留量检测。同时该方法为测定盐酸、醋酸盐类药物中的三乙胺残留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临床药学服务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改善情况。方法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比较传统发药模式和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影响。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入组,年龄在2-12 a,经临床医生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后,随机分为传统发药模式组和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组,主要观察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用药依从性、就诊次数和例数以及哮喘控制情况。结果传统发药模式组中依从性评分量表中≥30分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31%、29%和33%;相比药学服务组达到了76%(P=0.002)、85%(P=0.000 1)和94%(P=0.000 2)。药物服务组患儿的就诊次数和例数都明显降低,特别是7-12个月,与传统发药模式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2;P=0.024);在哮喘控制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显示,传统发药模式组中评分≥30分的患者比例在1-3个月内为27%,4-6个月为31%,7-12个月为30%;相比药学服务模式组达到了53%(P=0.028)、82%(P=0.001)和92%(P=0.0002)。临床医生和简易肺功能检测中,传统发药模式组中完全控制的患儿比例、1、3和6个月分别为53%、66%和65%,相比药学服务组分别为70%(P=0.020),85%(P=0.026)和90%(P=0.005)。结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使哮喘得到较好的控制,这一服务模式可以长期开展,以此降低和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海人酸致痫模型,用ELISA法检测致痫大鼠血清S100β含量的变化及拉莫三嗪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只28d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24只,KA组24只,LTG组24只,KA组及LTG组大鼠分别在脑立体定位仪下于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建立KA模型。LTG组在建立模型前12h进行LTG灌胃治疗2次,各组模型点燃成功后分别于6h、12h、24h、72h于右心室采血,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含量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KA组及LTG组血清S100β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LTG组与KA组比较血清S100β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提示S100β与癫痫发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TG可能并不是通过降低致痫大鼠血清S100β含量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29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与EST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99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52例,明显出血50例,其成功插入乳头时间经方差分析(F=3.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出血病例中,存在憩室21例,出血量与憩室的关系经卡方检验(x2=5.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术中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与钛夹止血处理,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提示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的止血有效率高于电凝止血治疗(P=0.464,P〈0.05),并发术后出血8例,其中3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有效,1例无效,3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1例行介入止血治疗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结论 胆总管结石ERCP与EST并发出血与成功插入乳头时间,有无憩室等因素相关,内镜下干预治疗是防治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冠心苏合丸(Guanxin Suhe pill,GXSHP)气相色谱定量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GC法,FF AP毛细管柱(30 m×0.2 mm,0.33μ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保持1 min,以8℃·min-1升至22 0℃,保持10 min,以1℃·min-1升至245℃;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80℃,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10:1。根据GXSHP-GC指纹图谱特征,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12批次GXSHP质量,并对部分样品质量等级低的原因进行了有效分析。结果以苯甲酸苄酯为参照物峰,确定22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GXS HP-GC定量指纹图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别出S8质量很好,S1S7、S9质量好,S12质量一般,S10、S11质量为劣,造成S10、S11的质量等级低的原因是样品中冰片含量高。冰片双组分含量相似度Pm(BN)与全指纹峰整体定量相似度Pm相关系数为0.997 5,冰片中龙脑与异龙脑含量比的均值为1.46(RSD=3.1%),但龙脑和异龙脑总量波动较大,因此是生产控制重点。不含冰片的多个非极性组分指纹含量约为6.46%(RSD=3.0%)。结论所建立的GXSHP-GC定量指纹图谱可有效反映各批次GXSHP非极性组分总量差异,为GXSHP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一周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39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并用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妇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1产后一周抑郁症状检出人数为48例,检出率为12.15%。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产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产后EPDS得分与产前血清雌二醇水平、产前产后血清孕酮水平及产后孕酮、雌二醇下降幅度呈正相关、与产后5-HT、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0.881~0.920,P0.01)。结论分娩后产妇的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产妇雌孕激素下降过快可能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病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MH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VD分为CVD组和非CVD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颈动脉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白蛋白结合试验(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测定患者IM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MA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IMA与CVD的相关性。结果86例MHD患者IMA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95.24±18.06)kU/L比(56.58±12.36)kU/L,P〈0.05];CVD组患者IMA水平高于非CVD组患者[(115.27±16.38)kU/L比(81.64±19.82)kU/L,P〈0.013;IM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 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in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ef tventricular index,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IMT)呈正相关(r=0.402,P=0.036;r=0.584,P=0.021;r:0.514,P=0.023;r=0.396,P=0.042;r=0.610,P=0.002;r=0.537,P=0.022),与Hb、Alb、左室射血分数(1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呈负相关(r=-0.387,P=0.026、r=-0.573,P〈0.01)1、r=-0.496,P=0.01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A、hs—CRP是MHD患者CVD的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IMA水平显著升高,合并CVD患者升高更为明显,IMA是MHD患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MHD患者CVD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SGA)评价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患者营养状态并分析其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0例CKD患者进行分组:①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CKD2期组、3期组、4期组;②根据SGA评估分为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③根据病程进展分为进展1组、进展2组、进展3组。于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钙(Ca),血清磷(P),分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的关系。结果在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CKD4期组与2期组H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期组与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期组与3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KD2期组第1天与12个月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KD4期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天、12个月,营养正常组、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Al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一中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营养不良组随访第1天、第12个月、第24个月PA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患者不同营养状况与病程进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进展3组发生率为92.6%。结论Alb可作为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之一。CKD患者PA随着肾功能下降及病程的延长而升高。重度营养不良对CKD患者病程进展影响较大,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MR引导下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技术。由于颅骨的遮挡以及缺乏有效的影像引导,聚焦超声在颅内的应用一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MRI以及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聚焦超声在治疗颅内肿瘤及非肿瘤疾病、开放血脑屏障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MR引导下经颅聚焦超声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