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18篇 |
免费 | 2139篇 |
国内免费 | 12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0篇 |
儿科学 | 409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1252篇 |
口腔科学 | 432篇 |
临床医学 | 2571篇 |
内科学 | 1702篇 |
皮肤病学 | 160篇 |
神经病学 | 355篇 |
特种医学 | 772篇 |
外科学 | 1807篇 |
综合类 | 5646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2411篇 |
眼科学 | 230篇 |
药学 | 2387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2083篇 |
肿瘤学 | 8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76篇 |
2023年 | 270篇 |
2022年 | 618篇 |
2021年 | 828篇 |
2020年 | 662篇 |
2019年 | 359篇 |
2018年 | 376篇 |
2017年 | 597篇 |
2016年 | 431篇 |
2015年 | 767篇 |
2014年 | 1036篇 |
2013年 | 1261篇 |
2012年 | 1863篇 |
2011年 | 2015篇 |
2010年 | 1770篇 |
2009年 | 1579篇 |
2008年 | 1730篇 |
2007年 | 1631篇 |
2006年 | 1453篇 |
2005年 | 1094篇 |
2004年 | 807篇 |
2003年 | 673篇 |
2002年 | 452篇 |
2001年 | 352篇 |
2000年 | 274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将6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饲养16周后眼底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CHOL、TG、HDL和LDL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游离附睾垫脂肪组织分离细胞,流式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亚群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体重、增加体重、附睾垫脂肪重量、肾周脂肪重量、血脂、血糖和TNF-α水平均有显著增加,但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别。脂肪组织内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CD8+T淋巴细胞增多最显著。在CD4+T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未见显著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脂肪组织内T淋巴细胞的增多,并向Th1和Th17方向极化。 相似文献
122.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P对照组,衰老模型组,ASP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qd×42d;ASP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的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100 mg/kg) qd×28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42d;ASP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14d,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同ASP衰老模型组)。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脾脏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脾脏显微形态学;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脾细胞百分率,CCK8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周期与活性氧簇(ROS)含量; 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TNF-α、GM-CSF能力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ting 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RB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及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降低;脾细胞的SA-β-Gal阳性率,G1期与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衰老模型组比较,ASP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与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提高;脾细胞SA-β-Gal阳性率,G1期及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当归多糖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来检验情绪劳动在职场精神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职场精神力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了211名五星级酒店和银行的一线服务人员。结果:1职场精神力对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2职场精神力对员工的深层扮演产生正向影响,对员工的表层扮演产生负向影响;3深层扮演和表层扮演分别在职场精神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职场精神力是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它增加员工深层扮演的同时会降低表层扮演。职场精神力会提升员工的主观幸福感。深层扮演和表层扮演是解释职场精神力对员工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4.
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适宜方法.方法 选择2002年9月-200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医疗指征于孕中晚期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共90例,引产指征为胎儿畸形、严重妊娠并发症、胎死宫内.其中,孕中期72例,孕晚期18例;距离前次子宫手术的间隔时间<2年20例,≥2年70例.肝功能正常者服用米非司酮,并行利凡诺过敏试验,阴性者首选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法;试验阳性、羊水过少、孕周过小、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困难或注射失败者采用卡前列甲酯(卡孕栓)引产法.共有54例孕妇采用利凡诺引产(利凡诺组),36例孕妇采用卡孕栓引产(卡孕栓组).(1)记录两组孕妇入院时情况,包括年龄、孕周、孕次、产次;(2)前次导致子宫瘢痕的手术种类、手术方法、有无并发症、前次手术间隔时间;(3)此次妊娠的引产方法,并记录孕妇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4)产后出血量,胎盘滞留率,引产成功率,有无子宫破裂及行全子宫切除术等情况.结果 (1)利凡诺组与卡孕栓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距前次子宫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孕妇的引产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孕妇引产的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卡孕栓组孕妇引产用药后宫缩发动的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利凡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孕栓组孕妇24 h内分娩率达到94%(34/36),明显高于利凡诺组的13%(7/5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卡孕栓组孕妇胎盘滞留率(31%,11/35)明显高于利凡诺组(10%,5/52);而利凡诺组胎盘胎膜残留率(54%,28/52)明显高于卡孕栓组(34%,12/3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孕妇总的产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与前次子宫手术间隔时间的关系分析显示,<2年的孕妇在胎盘滞留、胎盘胎膜残留、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与≥2年的孕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卡孕栓组孕妇中有1例发生子宫破裂,利凡诺组孕妇中有1例宫缩发动1 h后发生胎盘早剥.结论 对瘢痕子宫孕妇于孕中晚期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和卡孕栓阴道用药引产均是可行的,但需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监护下进行,以警惕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了解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MBL与复发性流产免疫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比检测MBL在5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研究组)及22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BL血清水平与患者免疫抗体表达、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BL水平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中呈非正态分布.研究组中,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者占70.9%(3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5.5%(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免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率68.8%,与抗体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亚临床感染患者血清MBL水平下降(<550 ng/ml)率80.8%略高于非感染患者的MBL水平下降率62.1%(18/29),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感染组患者MBL缺陷率(<200 ng/ml)23.1%,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的MBL水平缺陷率3.45%(P<0.05).结论:①血清MBL水平在正常早孕妇女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均变化范围较大,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MBL水平表达偏低.②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MBL下降率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血清MBL水平缺陷导致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6.
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颈段气管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颈段气管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3例恶性肿瘤侵犯颈段气管及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及受累气管壁后利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气管壁缺损。结果:13例患者中,气管切开患者为10例,9例分别于术后1~5个月拔除气管套管,1例因声门区狭窄,戴管呼吸,3例未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呼吸通畅。结论:带蒂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是较好的气管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2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由之路。自2014年国家全面推行住培,儿科住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为进一步适应住培现状,符合全国儿科培训需求,提高儿科培训质量,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代表集思广益,对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两个标准进行适当修订。修订标准遵循两个标准的延续性、可及性、先进性和一致性原则。主要聚焦降低基地规模、提出专业组概念、灵活专业轮转、强化分层培训等,以期在床位规模等不提高前提下,能提高基地培养住培学员临床科研和教学等综合能力。相信通过良好政策引导和支持、医教协同,儿科住培体系将为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CCLG-ALL2008方案治疗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按照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940例初诊ALL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分子生物学特征ALL的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0例ALL患儿中,男570例,女370例,中位年龄5(1~15)岁,中位随访时间65(3~123)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为96.7%,预期10年总体生存(OS)率为(76.5±1.5)%,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2.6±3.0)%。患儿经治疗达CR后,总复发率为21.9%,其中ETV6-RUNX1阳性患儿复发率最低,且易于晚期复发;MLL重排阳性患儿复发率最高,且易于早期复发。ETV6-RUNX1阳性患儿的预期10年OS率明显高于伴有TCF3-PBX1阳性、BCR-ABL阳性、MLL重排及无分子生物学特征患儿(P < 0.05)。ETV6-RUNX1阳性患儿的预期10年EFS率明显高于伴有BCR-ABL阳性和MLL重排患儿(P < 0.05)。结论 分子生物学特征是影响ALL患儿长期预后的指标,MLL重排、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是预后的不良指标,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长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植入式BAHA(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骨锚式助听器)在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改善效果,探索BAHA规范植入技术。方法在一侧耳后区颞骨上植入BAHA钛质植入体,成人一期完成,小儿分二期完成。比较3例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佩戴植入式BAHA前后的听力情况,包括日常交流、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结果 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植入式BAHA佩戴后,患者及/或家属反映日常交流明显改善,纯音(声场)测听或条件反射测听0.25k~4k平均气导阈改善39.1dB。结论植入式BAHA对双侧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解决方案,规范的植入技术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0.
剖宫产瘢痕憩室(CSD)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CSD实际上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关于CSD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对于没有症状的CSD一般不需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CSD如何治疗在认识上也比较混乱,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对于CSD的认识也直接影响了CSD的治疗效果。有一种特殊类型的CSD是切口瘢痕下缘存在活瓣作用且由于活瓣作用而阻止了憩室内的经血顺利流出而出现症状(常见为经期延长),同时憩室内的异位子宫内膜也可能与宫腔内在位的内膜生长不同步也导致异常阴道流血,这种特殊的CSD学术界有个专业的名称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对于残余子宫壁肌层不是很薄的PCSD,可以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活瓣并电凝破坏憩室内异位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没有PCSD特点的CSD,宫腔镜手术的疗效较差,一般不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文章将深入阐述PCSD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