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609篇 |
免费 | 12018篇 |
国内免费 | 70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1篇 |
儿科学 | 2193篇 |
妇产科学 | 738篇 |
基础医学 | 7218篇 |
口腔科学 | 2632篇 |
临床医学 | 15190篇 |
内科学 | 10194篇 |
皮肤病学 | 1352篇 |
神经病学 | 2502篇 |
特种医学 | 4846篇 |
外科学 | 10710篇 |
综合类 | 34256篇 |
现状与发展 | 29篇 |
预防医学 | 15204篇 |
眼科学 | 1455篇 |
药学 | 14533篇 |
182篇 | |
中国医学 | 12656篇 |
肿瘤学 | 55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2篇 |
2023年 | 1534篇 |
2022年 | 3805篇 |
2021年 | 4857篇 |
2020年 | 4197篇 |
2019年 | 2295篇 |
2018年 | 2351篇 |
2017年 | 3374篇 |
2016年 | 2610篇 |
2015年 | 4645篇 |
2014年 | 6152篇 |
2013年 | 7958篇 |
2012年 | 11413篇 |
2011年 | 11994篇 |
2010年 | 11007篇 |
2009年 | 10047篇 |
2008年 | 10294篇 |
2007年 | 9889篇 |
2006年 | 8651篇 |
2005年 | 6798篇 |
2004年 | 4813篇 |
2003年 | 3841篇 |
2002年 | 2952篇 |
2001年 | 2749篇 |
2000年 | 2196篇 |
1999年 | 722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5 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9~15岁,平均12.6岁, 10゜> ANB > 5゜;经方丝弓固定矫治排齐上、下牙列后应用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5~7个月(平均6个月)后,Ⅱ类磨牙关系矫治为I类关系,覆牙合覆盖减小,头影测量下颌骨的变化最为显著, SNB角增大,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度( Go-Gn)增加。上颌骨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ANB角减小、矢状关系改善。结论:国产下颌前移器治疗可以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骨性矢状关系的不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CPB术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肺灌注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肺灌注组病人CPB术中采用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术前、术后0h、6h抽取病人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TNF-α、IL-8血浆浓度。结果同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灌注组术后0h、术后6hTNF-α与IL-8血浆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可引起术后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的升高,CPB术中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降低术后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993.
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根据收治的不同年代,将208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A组:1963~1983年收治的332例食管癌患者;B组:1984~1993年收治的727例食管癌患者;C组:1994~2003年收治的1026例食管癌患者。对其术后影响吻合口瘘、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2085例食管癌患者中手术切除肿瘤1894例,手术切除率90.84%(1894/20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1%(242/2085),手术死亡率1.82%(38/208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93%(82/2085),吻合口瘘发生率3.12%(59/1894),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29%(27/2085)。B组和C组手术切除率高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低于A组(P<0.05);C组手术切除率高于B组,除肺部并发症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B组。结论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随着近年来麻醉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经验的积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已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994.
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体外循环(CPB)中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5~30kg蒙古犬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D-1过滤组(LD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白细胞滤器LD-1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开始2min后打开滤器,过滤5min。分别于CPB前、CPB10min、40min、75min、停CPB和CPB后2h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数量、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并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在CPB中各时间点LD组WBC数量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后显著降低,而LD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停CPB及CPB后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在CPB后各时间点LD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停CPB和CPB后2h,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所需的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LD组(P<0.05);CPB后两组血浆FHB浓度均升高(P<0.01),但LD组在CPB40min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CPB中能有效去除白细胞,保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对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5.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15例,锁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4例。结果所有患随访4~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胫骨10~20周(平均12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20周),无骨不愈合;锁骨6~10周(平均8周),肱骨8~13周(平均11周),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所有病例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EMFs)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缝隙连接所介导细胞间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透射电镜观察BMSCs超微结构,应用荧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BM-SCs经PEMFs刺激后GJIC的功能变化。结果经PEMFs刺激后的hBMSCs,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为(64.12±0.83)%,较对照组犤(35.26±0.76)%犦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PEMFs刺激能促进hBMSCs的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997.
MRA与DS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椎动脉磁共振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意义。方法自2001年11月至2004年2月,共收集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58.3岁。同时行MRA及DSA检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管径、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部位等。结果DSA检查有阳性发现者32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9例,双侧受累13例。MRA有阳性发现者29例,其中单侧椎动脉受累14例,双侧受累15例。除5例MRA阳性而DSA阴性外,其他MRA与DSA均为阳性。两种方法对管腔变细的诊断吻合率为100%。DSA对局限性狭窄及单侧缺如的诊断优于MRA。MRA对颈椎不稳及增生导致的椎动脉迂曲变形等表现的诊断阳性率高于DSA。结论(1)椎动脉DSA检查对局限性压迫及动力性压迫的诊断较准确,对椎动脉压迫来源较易作出判断,检查中可变换体位。缺点是为有创检查,存在造影剂副反应及用量的限制。(2)MRA为无创检查,容易诊断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对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颈部其他血管,以进行鉴别诊断。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高龄不能耐受DSA检查的患者。MRA的不足之处是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的诊断率低,检查中无法随时变换体位。 相似文献
998.
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睾丸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RPLND)在低期睾丸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7月收治睾丸肿瘤患者13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4例,大小2cm×3cm×2cm~9cm×6cm×5cm。临床分期:Ⅰ期11例,均为非精原细胞瘤;ⅡA期1例,为畸胎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cm×2cm);ⅡC期1例,为精原细胞瘤(CT示腹膜后转移灶10cm×9cm)。12例非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1~4周行保留神经RPLND,1例精原细胞瘤者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3疗程BEP方案化疗后行保留神经RPLND。结果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1例,ⅡA期2例,其中ⅡC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化疗后分期降为Ⅰ期。13例术后均无肠梗阻、淋巴瘘和体位性低血压。术后2周复查时血AFP和βHCG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8~12周均恢复射精功能。随访18~64个月,平均3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青壮年患者,保留神经RPLND是治疗低期非精原细胞瘤和化疗后降期的精原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生化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功2 d后,治疗组每日灌胃百令胶囊(2.5 g/kg),模型组及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的饮用水,测定血糖及24 h尿蛋白定量;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通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给药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左肾/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而Ccr低于对照组大鼠,均P<0.05,且肾组织出现了较明显的病理损伤;经百令胶囊治疗后,大鼠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左肾/体重均明显减低,均P<0.05,血糖减低,Ccr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与目的:解剖性肝切除术(AH)是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目标的肝切除,它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已经逐步成为肝细胞癌(H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的主流。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于HCC患者行AH在肿瘤学获益方面是否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AH)仍有争议,而产生这种争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的手术依据—Couinaud肝脏分段法与患者现实肝脏脉管解剖学上的偏差,导致未能完全清除所有的荷瘤门静脉流域。三维(3D)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可帮助外科医师在术前更加直观和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肝内脉管走行及变异情况,做出最贴合实际的荷瘤门静脉流域分析,指导制定个体化的精准AH。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腹腔镜下实施AH的步骤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2022年收治的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单个肿块,累及相邻2个肝段。术前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肝脏及肿块的3D成像分析,将荷瘤门静脉及其流域设定为切除范围,同时兼顾手术标本能够满足最小安全切缘(1 cm),否则需要纳入邻近1~2支门脉分支及其流域,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满足安全切缘。术中采用3D腹腔镜,在低中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