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927篇 |
免费 | 12477篇 |
国内免费 | 72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4篇 |
儿科学 | 2211篇 |
妇产科学 | 752篇 |
基础医学 | 7488篇 |
口腔科学 | 2740篇 |
临床医学 | 15552篇 |
内科学 | 10449篇 |
皮肤病学 | 1379篇 |
神经病学 | 2542篇 |
特种医学 | 4902篇 |
外科学 | 10844篇 |
综合类 | 35150篇 |
现状与发展 | 29篇 |
预防医学 | 15557篇 |
眼科学 | 1489篇 |
药学 | 14900篇 |
182篇 | |
中国医学 | 13555篇 |
肿瘤学 | 56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8篇 |
2023年 | 1696篇 |
2022年 | 3967篇 |
2021年 | 5009篇 |
2020年 | 4383篇 |
2019年 | 2444篇 |
2018年 | 2486篇 |
2017年 | 3501篇 |
2016年 | 2743篇 |
2015年 | 4766篇 |
2014年 | 6335篇 |
2013年 | 8196篇 |
2012年 | 11704篇 |
2011年 | 12303篇 |
2010年 | 11248篇 |
2009年 | 10263篇 |
2008年 | 10498篇 |
2007年 | 10061篇 |
2006年 | 8781篇 |
2005年 | 6880篇 |
2004年 | 4854篇 |
2003年 | 3870篇 |
2002年 | 2970篇 |
2001年 | 2757篇 |
2000年 | 2200篇 |
1999年 | 724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和前外侧肿瘤 10例。结果 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 ,枕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 ,枕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 ,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 ,椎静脉丛和颈 1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 ,左侧 (16 .87± 2 .0 8)mm、右侧 (16 .79± 1.90 )mm。枕大孔区肿瘤 10例手术中 ,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分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应了解枕大孔区的相关解剖参数和局部解剖结构 ,该入路优点能增加术野空间 ,最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 ,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牵拉。 相似文献
72.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93例患者术后经随访3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继续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3.
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滴眼液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两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患者 ,A组 (74只眼 )术后给予 rh EGF眼液 ;B组 (87只眼 )术后给予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 1天、7天、15天、30天进行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BU T)及泪液分泌试验观察加以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 7天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BU T、泪液分泌量及角膜荧光素着色均有好转 (P<0 .0 1)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术后第 15天、30天 A组各项检查结果均有反复 ,与术后第 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B组各项检查结果反复较小 ,与术后第 1天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rh EGF滴眼液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铅对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及其及L型钙通道的作用。方法 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小鼠海马细胞 ,并以莹光指标剂 (Fura 2 )作Ca2 荧光探针 ,用双波长荧光法测定海马细胞 [Ca2 ] i。结果 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 [由静息时的 (2 0 3 4± 10 86)nmol L升至 (4 2 3 3± 19 2 6)nmol L] ,而不论胞外是否有钙 ;铅可抑制钾诱发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 ,尼莫地平可加强这种抑制作用 ,而BayK864 4则可部分消除这种抑制作用。结论 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作用与胞内钙库释放有关 ;铅的抑制钾诱发海马细胞 [Ca2 ] i 升高作用与其抑制L型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5.
哮喘患儿血一氧化氮及血型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血型与哮喘的相关性 ,以提高对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 87例哮喘患儿和 3 0例健康儿童血浆亚硝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NO2 - /NO3- )含量。对 113例哮喘患儿和 1872例健康儿童行血型测定。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浆NO2 - /NO3 - 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急性期血浆NO2 - /NO3 - 含量高于缓解期。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血型构成无显著差别(P >0 .0 5)。结论 NO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缓解期气道炎症仍存在。血浆NO2 - /NO3 - 水平可作为判定哮喘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型与哮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早期综合防治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小儿严重烧伤临床资料,按早期是否进行休克综合治疗划分为两组(进行综合防治为Ⅰ组,不进行则为Ⅱ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患者年龄、烧伤面积与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并发症明显下降(P<0.01)。结论小儿严重烧伤早期防治休克综合治疗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7.
血清CA125结合B超对绝经后妇女卵巢恶性病变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物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发现绝经后妇女卵巢恶性肿瘤的可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肿物的自然绝经后妇女的临床特点,采用B超结合血CA125的定量测定。结果 71.2%的绝经后卵巢肿物患者无自觉症状,38.7%为卵巢恶性肿瘤,BUS结合血CA125对卵巢恶性病变预测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57.9%,阳性预测值62.6%,阴性预测值98.1%。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实施妇科检查及B超的筛查结合血CA125的定量测定,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机制。并证实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子宫肌瘤与细胞调亡的关系。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并传代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 ,继续培养 ,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孕激素受体 (PR)、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凋亡抑制基因(Bcl- 2 )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的进行了子宫肌瘤细胞的原代培养 ,加入 1 0 - 4mol L米非司酮后 ,细胞增殖活动减少 ,PR、PCNA、Bcl- 2在子宫肌瘤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可能是 :①米非司酮可直接抑制肌瘤细胞生长。②米非司酮通过抗孕激素作用抑制肌瘤细胞生长。③米非司酮可促进子宫肌瘤细胞调亡。反证了孕激素是子宫肌瘤的生长因素之一 ,亦说明子宫肌瘤与细胞调亡有关 相似文献
79.
重度妊高征并发腹水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并发腹水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将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 2 0 4例重度妊高征分为并发腹水组 (A组 ,4 8例 )和未并发腹水组 (B组 ,15 6例 ) ,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A、B两组间比较 ,终止妊娠的时间、肝功能检查总蛋白、白蛋白、白 /球比值、乳酸脱氢酶、血肌酐、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宫内死胎发生率、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腹水病情极为严重 ,应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后腹水可消退 ;早期、系统、定期的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预防重度妊高征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