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126篇 |
免费 | 12021篇 |
国内免费 | 70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97篇 |
儿科学 | 2202篇 |
妇产科学 | 738篇 |
基础医学 | 7236篇 |
口腔科学 | 2629篇 |
临床医学 | 15233篇 |
内科学 | 10230篇 |
皮肤病学 | 1484篇 |
神经病学 | 2504篇 |
特种医学 | 4859篇 |
外科学 | 10750篇 |
综合类 | 34310篇 |
现状与发展 | 29篇 |
预防医学 | 15280篇 |
眼科学 | 1454篇 |
药学 | 14605篇 |
182篇 | |
中国医学 | 12693篇 |
肿瘤学 | 55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2篇 |
2023年 | 1526篇 |
2022年 | 3814篇 |
2021年 | 4841篇 |
2020年 | 4200篇 |
2019年 | 2299篇 |
2018年 | 2358篇 |
2017年 | 3376篇 |
2016年 | 2613篇 |
2015年 | 4669篇 |
2014年 | 6161篇 |
2013年 | 8010篇 |
2012年 | 11462篇 |
2011年 | 12027篇 |
2010年 | 11056篇 |
2009年 | 10091篇 |
2008年 | 10355篇 |
2007年 | 9954篇 |
2006年 | 8725篇 |
2005年 | 6819篇 |
2004年 | 4828篇 |
2003年 | 3851篇 |
2002年 | 2959篇 |
2001年 | 2751篇 |
2000年 | 2199篇 |
1999年 | 724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对腕管综合征(CTS)临床疗效、Boston 腕管问卷调查评分(BTCQ)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201例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佩戴腕关节外固定支具,其中A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52例)、B组予甲钴胺注射液0.5 mg(68例),C组予复方倍他米松1 mL联合甲钴胺0.5mg(81例)。对比三组治疗后3周的临床疗效、电生理指标改变情况、疼痛情况、症状缓解时间、BTCQ、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97.53%,明显高于A组(76.92%)、B组(7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疼痛及麻木缓解时间、电生理指标及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肉动作电位(CMAP)值均升高,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值均降低,C组SCV、MCV、CMAP值均高于A、B组,DML值低于A、B组(P<0.05);三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出现降低,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疼痛及麻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BTCQ明显低于A、B组,PCS、MCS评分则高于A、B组(P<0.05),A、B组治疗后BTCQ、PCS、MC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B组为2.94%、C组为4.9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CTS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TSA对去卵巢大鼠TI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5)和OVX组(n=25)。正常饲养3个月后,两组各选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远端样本行Micro-CT和HE染色以鉴定是否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后在OVX组剩余大鼠双侧股骨干骺端植入直径1.5 mm TI,并将其分为2组:Control组(n=10)和TSA组(n=10)。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全部大鼠并取股骨样本行Micro-CT扫描、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拔钉实验。结果 与Sham组对比,Micro-CT显示OVX组BMD、BV/TV、Tb.Th、Tb.N降低(P<0.05),而Tb.Sp、SMI升高(P<0.05),HE染色显示OVX组骨小梁数量明显降低。与Control组对比,Micro-CT显示TSA组BMD、BV/TV、Tb.Th、Tb.N 、Conn.D均升高(P<0.05),而Tb.Sp、SMI降低(P<0.05),HE染色、Masson染色显示TSA组骨小梁数量、新生骨数量均升高,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TSA组OCN、BMP2均升高,拔钉实验显示TSA组TI轴向拔出力增大。结论 TSA通过上调OCN、BMP2等成骨相关蛋白,促进骨小梁形成和新骨形成,进而改善去卵巢大鼠TI骨整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下穿刺行PELD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PEL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病人随访(9.33±1.24)个月(7~12个月)。导板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在术后1天、1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D打印导板辅助PELD治疗单节段LDH,手术效果确切,明显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手术创伤及辐射伤害,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术后短期内疼痛的缓解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背景与目的 抗血栓治疗被认为是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然而,抗血栓治疗对大结肠息肉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抗血栓治疗及其相关因素对大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以期提高医生对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因大结肠息肉(>10~20 mm)行EMR的157例患者资料,根据EMR期间是否接受抗血栓治疗、使用抗血栓药物类型、术前是否停用抗血栓药物,分别将患者分为抗血栓组(n=51)与非抗血栓组(n=106)、抗凝组(n=33)与抗血小板组(n=36)、停药组(n=35)与未停药组(n=41)。比较各组间术后迟发性(24 h至30 d内)出血发生率及出血时间点的差异,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各组间术后30 d累积出血发生率。结果 抗血栓组与非抗血栓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1% vs. 5.66%,χ2=7.32,P=0.01);抗血栓组的出血时间点明显早于非抗血栓组(t=2.17,P=0.047);抗血栓组术后30 d累积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抗血栓组(χ2=6.18,P=0.01)。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4% vs. 27.78%,χ2=0.11,P=0.74),两组在出血时间点、术后30 d累积出血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0;χ2=0.13,P=0.72)。停药组与未停药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9% vs. 29.27%,χ2=3.97,P=0.046),未停药组在出血时间点方面明显早于停药组(t=3.03,P=0.01);停药组术后30 d累积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停药组(χ2=4.36,P=0.04)。结论 抗血栓治疗可能导致大结肠息肉EMR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升高,但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与抗血栓药物类型无明显关系。术前适当停药可能是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PDCA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32例烧伤整形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PDCA模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一方面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还可提升护理质量,且患者对整形美观的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LED光护理在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年1月-12月我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3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 组,每组15例。均接受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LED光护理,比 较两组疼痛程度、瘙痒指数、脱痂天数及VISIA皮肤检测仪评分。结果 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瘙痒指数、VISIA皮肤检测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脱痂天数短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点阵激光治疗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在常规护理 的基础上实施LED光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瘙痒症状,同时可缩短脱痂天数,促进患者创面 修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Toyama Yakuken祛痘套装在轻中度寻常痤疮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长治市人民医收治的4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续使用祛痘套装28 d,分别于第7、14、28天进行随访,采用CBS云镜面部分析,并统计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8 d皮损数量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治疗后28 d皮肤油脂低于治疗前,毛孔收缩程度高于治疗后,皮肤平滑度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8 d炎症面积与平均红色素浓度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oyama Yakuke祛痘套装可通过控油、收缩毛孔和控制炎症等作用改善患者皮肤平滑度,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PVP手术治疗的160例(167个椎体)OVCF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21例,年龄为(72.8±7.9)岁(58~93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42例,42个椎体)和无渗漏组(118例,125个椎体),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骨折部位、伤椎皮质缺损情况、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伤椎体积、椎体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体积比、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之间的差异,将与骨水泥渗漏有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皮质缺损、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与术后骨水泥渗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内裂隙征[OR=5.215,95% CI(2.006,13.159),P<0.001]、椎基静脉孔[OR=3.357,95% CI(1.205,9.356),P=0.021]、骨水泥注入量[OR=2.519,95% CI(1.148,4.477),P=0.002]及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OR=12.305,95% CI(1.875,80.756),P=0.009]为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图显示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预测骨水泥渗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为0.641,且P<0.01,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预测骨水泥渗漏的Cut-off值为61.82%,敏感度为69.00%,特异性为38.4%。结论 椎内裂隙征、椎基静脉孔、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为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保持骨水泥注入量/伤椎丢失体积比在61.82%以下,以降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与经皮重建钢板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置入内固定的不同分为加长螺钉组(25例)和钢板组(27例)。加长螺钉组采用导航辅助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4.1个月。加长螺钉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钢板组[(79.6±18.3) min vs.(131.3±18.9) min,(34.2±24.4) mL vs. (252.9±120.3) mL,P<0.001];钢板组术中透视时间少于加长螺钉组[(41.5±23.9) s vs. (176.4±61.5) s,P<0.001];加长螺钉组术后3天、术后2周VAS评分[4(4,5)分、3(2,3)分]均少于钢板组[5(4,6)分、4(4,4)分](P<0.05),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情况Matta标准评分与骨盆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螺钉组有2例病人术后出现螺钉松动退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以及骨折复位丢失并发症。结论 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与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功能效果,但前者较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疼痛减轻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不同时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CT证实的ICH患者MR图像,结合出血时间进行分期,分析各期MR信号特点,并测量血肿内部及健侧对应部位ADC值,对各期ADC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DWI大部为高信号,其中超急性期血肿边缘见低信号环;急性期、亚急性早期DWI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高信号环;各期患侧ADC值与健侧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晚期下降幅度最大;除慢性期外双侧AD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各期DWI信号有一定特征性,血肿中心ADC值较健侧降低,DWI可以鉴别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