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438篇 |
免费 | 19380篇 |
国内免费 | 1140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07篇 |
儿科学 | 3295篇 |
妇产科学 | 1251篇 |
基础医学 | 13474篇 |
口腔科学 | 3710篇 |
临床医学 | 24255篇 |
内科学 | 18873篇 |
皮肤病学 | 2072篇 |
神经病学 | 5348篇 |
特种医学 | 73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7085篇 |
综合类 | 49355篇 |
现状与发展 | 47篇 |
一般理论 | 11篇 |
预防医学 | 22004篇 |
眼科学 | 3164篇 |
药学 | 22313篇 |
290篇 | |
中国医学 | 18097篇 |
肿瘤学 | 103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03篇 |
2023年 | 2587篇 |
2022年 | 6423篇 |
2021年 | 8186篇 |
2020年 | 6937篇 |
2019年 | 4462篇 |
2018年 | 4449篇 |
2017年 | 5745篇 |
2016年 | 4791篇 |
2015年 | 7869篇 |
2014年 | 10337篇 |
2013年 | 12385篇 |
2012年 | 17463篇 |
2011年 | 18505篇 |
2010年 | 16126篇 |
2009年 | 14258篇 |
2008年 | 14825篇 |
2007年 | 14375篇 |
2006年 | 12791篇 |
2005年 | 10299篇 |
2004年 | 7342篇 |
2003年 | 6216篇 |
2002年 | 4975篇 |
2001年 | 4271篇 |
2000年 | 3264篇 |
1999年 | 1403篇 |
1998年 | 475篇 |
1997年 | 508篇 |
1996年 | 394篇 |
1995年 | 304篇 |
1994年 | 258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129篇 |
1991年 | 141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4月,对62例平均年龄7.5岁的患儿,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41例,伸直桡偏型18例,伸直中间型3例;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闭合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占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胸骨肿瘤CT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临床CT诊断和检查意义。方法搜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肿瘤CT资料,其中转移瘤17例(肺癌转移15例;乳腺癌转移2例)、骨髓瘤2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结果局部骨质破坏(囊状膨胀性、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3种),其中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例(骨化性纤维瘤),溶骨性骨破坏16例(肺癌转移15例、骨肉瘤1例),混合性骨破坏5例(软骨肉瘤1例、骨髓瘤2例、乳腺癌转移2例)。胸骨处软组织肿块18例,胸骨前胸壁肌、皮下脂肪和胸骨后脂肪间隙浸润13例。结论胸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CT检查对胸骨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患者血清尿酸 (U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定量分析法对 4 3例MS患者和 4 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MS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MS组中病程越长 (P <0 0 1)、神经伤残程度越重 (DSS评分越高 ) (P <0 0 5 ) ,血清UA水平越低 ;女性患者UA水平明显低于男性患者 (P <0 0 0 1) ;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UA水平明显回升 (P <0 0 0 1) ,但治疗前血清UA水平越低则疗效越差 (P <0 0 1、P <0 0 5 )。结论 MS患者血清UA水平降低 ,且与MS的病程、伤残程度、疗效及性别密切相关。UA水平升高可能为激素治疗MS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5.
26.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with graft substances, such as skin and bladder mucosa, has been previously used when primary anastomosis cannot be achieved. However, stricture and meatal prolaps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se grafts. We report the use of buccal mucosa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ethral defects in 3 patients. One patient with failed operation for hypospadias received tube buccal mucosal graft for urethral replacement. Two patients with urethral necrosis and stricture received onlay buccal mucosal graft. All patients were disease-free during follow-up (range, 12 to 49 months; mean, 36 months). One patient had a pinhole fistula that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simple repair. This technique appears to be useful for urethral reconstruction when a local graft is not available, even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的原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及外院经蝶手术治疗后,MRI检查证实仍有残留的118例垂体腺瘤。结果:肿瘤主体残留在海绵窦占46.6%,鞍内37.3%,鞍上5.1%,混合9.3%,颅外1.7%;影响肿瘤根除的主要因素,肿瘤侵袭海绵窦46.6%,术者经验不足36.4%,肿瘤侵润生长9.3%,肿瘤体积巨大3.4%,出血多4.2%。针对残余瘤组织再手术者为10.1%,普通放射治疗39.0%,r刀治疗38.2%,药物治疗11.0%。结论:经蝶手术残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侵袭海绵窦,这些病例不能或很难单纯手术根除;其次是术者经验不足和技术问题而造成。在有残瘤的病例中,有半数以上病例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达到肿瘤的全切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在膀胱癌化疗药物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将T2 4膀胱肿瘤细胞分别接种于包被FN、牛血清蛋白 (BSA)的培养板上孵育 2 4h ,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作用 2h ,用MTT比色法检测作用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用ANNEXINⅤ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12h和 2 4h后的平均存活率为 6 8.3%、4 5 .7%及 5 9.1% ,与BSA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平均存活率 4 5 .0 %、2 1.3%、2 6 .6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和 12h后平均凋亡率分别为 1.4 %和 1.0 % ,而BSA组的细胞平均凋亡率为4 .9%和 8.2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与FN黏附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MMC的敏感性下降 ,细胞存活率增高 ;FN能抑制MMC引起的膀胱肿瘤细胞凋亡 ,产生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30.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GSP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Tπ、TopoⅡ 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MTT法观察GSPs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GSPs对GSTπ、TopoⅡ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SPs在1.2、2.4mg/L浓度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并且均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77和9.79倍;GSPs可使MCF-7/ADR细胞GSh表达下降,但对TopoⅡ α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试验证实GSPs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内GSTπ的表达有关,提示GSPs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