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104篇 |
免费 | 11965篇 |
国内免费 | 70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94篇 |
儿科学 | 2181篇 |
妇产科学 | 735篇 |
基础医学 | 7187篇 |
口腔科学 | 2623篇 |
临床医学 | 15093篇 |
内科学 | 10171篇 |
皮肤病学 | 1332篇 |
神经病学 | 2507篇 |
特种医学 | 4832篇 |
外科学 | 10680篇 |
综合类 | 34134篇 |
现状与发展 | 29篇 |
预防医学 | 15126篇 |
眼科学 | 1449篇 |
药学 | 14470篇 |
182篇 | |
中国医学 | 12602篇 |
肿瘤学 | 5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1篇 |
2023年 | 1521篇 |
2022年 | 3795篇 |
2021年 | 4831篇 |
2020年 | 4187篇 |
2019年 | 2286篇 |
2018年 | 2349篇 |
2017年 | 3357篇 |
2016年 | 2606篇 |
2015年 | 4629篇 |
2014年 | 6121篇 |
2013年 | 7930篇 |
2012年 | 11338篇 |
2011年 | 11910篇 |
2010年 | 10937篇 |
2009年 | 10006篇 |
2008年 | 10250篇 |
2007年 | 9851篇 |
2006年 | 8629篇 |
2005年 | 6769篇 |
2004年 | 4800篇 |
2003年 | 3832篇 |
2002年 | 2950篇 |
2001年 | 2746篇 |
2000年 | 2195篇 |
1999年 | 722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评价Manning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真实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99例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1.随着Manning标准中结合指标数的增多,IBS组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溃疡性结肠炎组鉴别的灵敏度及其95%CI明显下降,特异度及其95%CI明显上升,同时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也明显上升。2.符合Manning标准中二项以上结合指标,IBS组就具有较好与健康对照组鉴别的灵敏度及其95%CI、特异度及其95%CI。结论 Manning标准中需要3项以上结合指标可较好地使IBS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溃疡性结肠炎鉴别;2项以上结合指标可较好地使IBS与健康人鉴别。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跟痛症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对于其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鉴别方法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结合周福贻教授的理论与临床经验从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等方面对跟痛症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胸骨肿瘤CT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临床CT诊断和检查意义。方法搜集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胸骨肿瘤CT资料,其中转移瘤17例(肺癌转移15例;乳腺癌转移2例)、骨髓瘤2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结果局部骨质破坏(囊状膨胀性、溶骨性和混合性骨破坏3种),其中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例(骨化性纤维瘤),溶骨性骨破坏16例(肺癌转移15例、骨肉瘤1例),混合性骨破坏5例(软骨肉瘤1例、骨髓瘤2例、乳腺癌转移2例)。胸骨处软组织肿块18例,胸骨前胸壁肌、皮下脂肪和胸骨后脂肪间隙浸润13例。结论胸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CT检查对胸骨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后残留的原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及外院经蝶手术治疗后,MRI检查证实仍有残留的118例垂体腺瘤。结果:肿瘤主体残留在海绵窦占46.6%,鞍内37.3%,鞍上5.1%,混合9.3%,颅外1.7%;影响肿瘤根除的主要因素,肿瘤侵袭海绵窦46.6%,术者经验不足36.4%,肿瘤侵润生长9.3%,肿瘤体积巨大3.4%,出血多4.2%。针对残余瘤组织再手术者为10.1%,普通放射治疗39.0%,r刀治疗38.2%,药物治疗11.0%。结论:经蝶手术残瘤的主要原因是肿瘤侵袭海绵窦,这些病例不能或很难单纯手术根除;其次是术者经验不足和技术问题而造成。在有残瘤的病例中,有半数以上病例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达到肿瘤的全切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 (FN)在膀胱癌化疗药物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将T2 4膀胱肿瘤细胞分别接种于包被FN、牛血清蛋白 (BSA)的培养板上孵育 2 4h ,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作用 2h ,用MTT比色法检测作用后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用ANNEXINⅤ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12h和 2 4h后的平均存活率为 6 8.3%、4 5 .7%及 5 9.1% ,与BSA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平均存活率 4 5 .0 %、2 1.3%、2 6 .6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FN黏附的膀胱肿瘤细胞在不同浓度MMC作用 2h和 12h后平均凋亡率分别为 1.4 %和 1.0 % ,而BSA组的细胞平均凋亡率为4 .9%和 8.2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与FN黏附后的膀胱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MMC的敏感性下降 ,细胞存活率增高 ;FN能抑制MMC引起的膀胱肿瘤细胞凋亡 ,产生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GSP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Tπ、TopoⅡ 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MTT法观察GSPs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GSPs对GSTπ、TopoⅡ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SPs在1.2、2.4mg/L浓度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并且均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77和9.79倍;GSPs可使MCF-7/ADR细胞GSh表达下降,但对TopoⅡ α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试验证实GSPs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内GSTπ的表达有关,提示GSPs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20.
267株烧伤感染细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本院烧伤科细菌分布和菌种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血液、痰液及静脉导管末端行普通细菌培养,统计细菌分布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年来共检出19种267株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占83.14%,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以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B最敏感;氨曲南亦较敏感,且敏感性呈逐渐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万古霉素最敏感.呋喃妥因、利福平次之,青霉素类和大部分头孢菌素则高度耐药。结论:目前烧伤感染仍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防治该两种细菌感染是抗烧伤感染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