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99篇
  免费   12943篇
  国内免费   7398篇
耳鼻咽喉   1234篇
儿科学   2252篇
妇产科学   827篇
基础医学   7881篇
口腔科学   2714篇
临床医学   15956篇
内科学   11145篇
皮肤病学   1388篇
神经病学   2755篇
特种医学   51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272篇
综合类   35552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5801篇
眼科学   1621篇
药学   15243篇
  184篇
中国医学   13184篇
肿瘤学   6079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1684篇
  2022年   4243篇
  2021年   5344篇
  2020年   4564篇
  2019年   2507篇
  2018年   2666篇
  2017年   3653篇
  2016年   2857篇
  2015年   4987篇
  2014年   6551篇
  2013年   8346篇
  2012年   11932篇
  2011年   12480篇
  2010年   11293篇
  2009年   10313篇
  2008年   10637篇
  2007年   10222篇
  2006年   8879篇
  2005年   7034篇
  2004年   4985篇
  2003年   4009篇
  2002年   3100篇
  2001年   2865篇
  2000年   2286篇
  1999年   825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作为药物载体的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就其制备工艺、体外释药和体内分布、毒理学和稳定性等作一介绍。方法:查阅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作为载药毫微粒的国内外文献。结果: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释药速率可控、靶向性,能够改变药物体内分布等优点。结论:聚α-氰基丙烯酸丁酯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何俊  周文亭  唐光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291-1292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 11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应用B超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 ,同时测定血浆Fg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MT及Fg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IMT及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MT与Fg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结论 Fg在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有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2 4例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2 1例治愈 ,其中 15例完全康复 ,6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死亡 3例。结论 年龄因素、受伤部位、凝血功能异常、过量脱水和减压是出现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诱发因素 ;伤后 72h内为发病高峰 ,绝大多数发生于伤后 36h内 ;伤后早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是确诊关键  相似文献   
994.
钟展芳  周强  潘乐  李伙新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37-1438
目的 探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烧伤面积(70 5± 19 2 ) %、深Ⅱ~Ⅲ度面积平均 (5 0 1± 2 0 5 ) %的患者采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 ,第一次手术时间是伤后 2 4~ 4 8h ,一次削痂面积约 (30 6± 9 3) % ,以神态、尿量、心率和中心静脉压 (centrevainpressure,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与条件相似 16例休克期后削痂植皮患者对比 ,创面愈合天数缩短 12d左右。结论 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阐释川楝素的作用机制 ,为了解递质解释的基本过程提供线索。方法 以大鼠大脑皮层匀浆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的突触体作为研究标本 ,分别施加 5 0mmol·L- 1KCl,1.5 μmol·L- 1卡西霉素或 7.5mmol·L- 14 氨基吡啶触发谷氨酸 (Glu)释放。通过检测由Glu氧化脱氢反应与NAD+ 生成的NADH荧光变化测定Glu释放量。结果 川楝素浓度、时间依赖地显著抑制由KCl诱发的Glu释放 ,并主要抑制钙依赖性释放 ;由卡西霉素直接提升胞内钙离子浓度而诱发的Glu释放也被川楝素明显抑制。结论川楝素抑制中枢突触Glu释放 ,该效应与其导致的递质释放机制中钙离子敏感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豆豉药材中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YWG C18柱(250 mm×4.5 mm,10μm),以甲醇-水-乙酸(10:1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测定淡豆豉中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黄素(daidzein)含量。结果:染料木素及大豆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40.00μg·mL-1和2.64-52.70μ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3,不同产地的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速,对于控制和评价淡豆豉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三七总皂苷抗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莫宁  周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31-1134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NS)抗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方法 ①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肌肥大模型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低、中、高剂量组 ,3个剂量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5 0、10 0和 15 0mgPNS·kg-1。 3wk后处死大鼠检测全心重量/体重 (HW/BW )、左室重量指数 (LVI) ,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后测心肌纤维直径 (MD)。②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 (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f 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 ①高剂量组的HW /BW、LVI及MD显著低于缩窄组 ,P <0 0 1;中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MD显著降低 ,P <0 0 5 ;低剂量组与缩窄组比较 ,HW/BW ,LVI和MD三项指标均无显著的变化。②PNS在 0 10~ 0 16g·L-1浓度范围内可使大鼠星状神经节f EPSP可逆性减小 ,PNS还可拮抗高钙对f EPSP的易化作用 ,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PNS对f 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 ,而抑制作用则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且与拮抗Ca2 +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998.
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胃癌患者P-糖蛋白与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P-糖蛋白表达阳性者占60%;P53蛋白表达阳性者占40%;两者的表达相互关联。结论 结果显示P53蛋白与胃癌患者的多药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太子健 对反复诱发哮喘的哮喘豚鼠血中白细胞介素 (IL) - 5、黏附分子 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太子健 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5组 ,后 4组分别用卵蛋白致敏 15 d后 ,再用卵蛋白反复诱发哮喘 ,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 ,同时 ,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 ,其余 3组分别灌服地塞米松、高剂量和低剂量太子健 ,予以治疗 ,连续 15 d。结果 太子健 可减少血中 IL- 5、黏附分子 P-选择素的含量。结论 太子健 可以影响 IL- 5、P-选择素对炎症细胞的调节作用 ,从而减轻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具有一定的抗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葡萄糖6位羟基活性较高的特性, 2-(取代)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在低温条件下直接与(取代)肉桂酰氯反应,区域选择性地生成6位酰化的葡萄糖苷,利用此方法很方便的得到了13个苯丙素苷类似物,利用1H NMR 和13C NMR方法确证了他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