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886篇 |
免费 | 14745篇 |
国内免费 | 74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33篇 |
儿科学 | 2368篇 |
妇产科学 | 1079篇 |
基础医学 | 9616篇 |
口腔科学 | 2987篇 |
临床医学 | 17664篇 |
内科学 | 12976篇 |
皮肤病学 | 1520篇 |
神经病学 | 3600篇 |
特种医学 | 499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1062篇 |
综合类 | 36051篇 |
现状与发展 | 34篇 |
一般理论 | 5篇 |
预防医学 | 15950篇 |
眼科学 | 2088篇 |
药学 | 16068篇 |
187篇 | |
中国医学 | 13520篇 |
肿瘤学 | 71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1930篇 |
2023年 | 2278篇 |
2022年 | 4503篇 |
2021年 | 5634篇 |
2020年 | 4900篇 |
2019年 | 3162篇 |
2018年 | 3020篇 |
2017年 | 3905篇 |
2016年 | 3150篇 |
2015年 | 5338篇 |
2014年 | 7000篇 |
2013年 | 8525篇 |
2012年 | 12145篇 |
2011年 | 12799篇 |
2010年 | 11404篇 |
2009年 | 10281篇 |
2008年 | 10623篇 |
2007年 | 10195篇 |
2006年 | 9147篇 |
2005年 | 7343篇 |
2004年 | 5235篇 |
2003年 | 4350篇 |
2002年 | 3472篇 |
2001年 | 2986篇 |
2000年 | 2445篇 |
1999年 | 1112篇 |
1998年 | 416篇 |
1997年 | 387篇 |
1996年 | 313篇 |
1995年 | 310篇 |
1994年 | 250篇 |
1993年 | 134篇 |
1992年 | 169篇 |
1991年 | 174篇 |
1990年 | 133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117篇 |
1986年 | 99篇 |
1985年 | 88篇 |
1984年 | 68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7篇 |
1973年 | 20篇 |
1972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回顾性分析加味桔梗杏仁煎对肺气郁闭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肺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20年1月28日—2020年2月28日本院收治的34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辨证为肺气郁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桔梗杏仁煎中药颗粒剂,1剂/d,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胸部CT、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舌苔好转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 14 d肺病灶吸收率观察组为70.6%,对照组为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桔梗杏仁煎颗粒剂治疗病毒性肺炎,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2.
张小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因脾失健运,导致水湿运化失司,湿邪蕴结肠道,气血壅滞,日久而成.脾胃虚弱为基本病因,涉及肝、肺、肾等多个脏腑,故治疗上以健脾祛湿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辨证论治的不同辅以疏肝、温肾、补肺等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3.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临床证据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疗效和不良反应,从循证医学角度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多奈哌齐(donepezil)、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e)、美金刚(memanti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等中英文词组为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英国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学术期刊库和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相关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和病例观察研究,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相关文献33篇(系统评价1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4篇、临床对照试验4篇、病例观察研究1篇)。其中28篇为高质量文献,评分分别为4分(12篇)、5分(10篇)和7分(6篇);5篇为低质量文献,评分为3分。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显示:(1)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以症状性治疗为主,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均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不能影响疾病之病理进程。(2)疾病调节药物可以影响疾病潜在的病理生理学进程,已作为新型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为促进治疗方式的转变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线索。结论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可以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提供最佳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84.
Background
In instances of high-risk neuroblastoma that do not show a clinical response to induction therapy, whether it is worth performing surgical resection or not and whether gross total resection (GT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ubtotal resection (STR) remain controversial.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stage 4 neuroblastoma aged 18 months or older at diagnosis. Primary tumor volumes were measured both at diagnosis and at the first tumor response evaluation (after 6 cycles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f the tumor volume at the first response evaluation was > 50% of the initial tumor volume, the patient was categorized as a poor responder. Otherwise, the patient was categorized as a good responder. Only poor responders were included.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event-free survival (EFS),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complications of surgery based on extent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Results
Sixty-fiv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4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 had a higher 3-year OS than the 24 patients who had a biopsy only (55.4% ± 8.1% vs. 31.3% ± 10.2%, P = 0.02). However, there was limited improvement in 3-year EFS follow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Three-year EFS rates of BX group (biopsy only) and OP group (surgical resection) were 24.2% ± 9.3% and 37.7% ± 7.9%, respectively (P = 0.063). The extent of resection had no impact on 3-year OS (P = 0.631) and 3-year EFS (P = 0.796). Patients in the GTR group trended to have more sever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than patients in the STR group (P = 0.105).Conclusions
For high-risk neuroblastomas that do not show a clinical response to induction therapy, surgical resection is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outcome, but the extent of resection is not. 相似文献85.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登记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83例,失访7例,完成随访76例,其中男性45例(59.2%),女性31例(40.8%)。随访患者,记录发病后1年的生存状态(生存组和死亡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1年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76例中,死亡32例,总病死率为42.1%;1个月内死亡28例,1个月病死率为36.8%。存活组平均血肿体积(2.58±2.18)mL,死亡组平均血肿体积(11.02±8.33)mL,两组比较,t=5.625,P=0.000。不同部位的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病死率比较,被盖型(4/26例)与混合型(21/29例)比较(χ2=17.983,P=0.000)。存活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3.27±3.19)分,死亡组GCS评分(6.13±3.66)分,两组比较(t=9.055,P=0.000)。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死亡的主要因素有:血肿体积(RR=1.061,95%CI:1.013~1.111),入院时GCS评分(RR=0.825,95%CI:0.738~0.922)。结论 GCS评分和血肿体积是原发性脑桥出血预后的临床和影像学预测指标,GCS评分低、血肿体积大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JakobⅠ~Ⅲ度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中,8例(Ⅰ度)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27例(Ⅰ度8例、Ⅱ度11例、Ⅲ度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的27例获11个月~5年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Hardacre评分:优17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25/27。非手术治疗的8例获11个月~2年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Hardacre评分:优6例,良2例,优良率为8/8。结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满意效果。如行非手术治疗,必须严密观察,一旦发现骨折移位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Abbe皮瓣修复上唇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37~62岁患有上唇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形成的继发性上唇缺损选择Abbe皮瓣修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例患者术后外形良好,功能正常。1例术后出现轻度小口畸形,对进食,语言功能影响不明显,患者不要求治疗。结论:对上唇缺损宽度小于上唇唇长1/2者,治疗选择Abbe皮瓣修复,不仅能恢复口唇特有的红,白唇结构,而且还能恢复其特有的解解剖,生理功能,符合唇缺损的美学修复要求。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比较其结果并基于不同唇裂形态学变化选择最优手术方法。方法:316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分别为158例患儿,分别采用Millard法和Tennison法行首次唇裂修复。术前唇鼻软组织测量并记录。通过白唇卷、唇红缘、丘比特弓、唇高、鼻孔对称性、鼻翼穹隆外观以及鼻翼基脚位置术后评估分析。结果:采用Preson-χ2检验分析关联性和线性趋势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illard法在鼻孔对称性和鼻翼形态方面效果显著(P=0.004,P=0.002),而Tennison法则在恢复唇高方面效果较为突出(P=0.003)。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很好的适用于某些唇裂解剖类型的观点在统计上不被证实。结论:某些术前唇裂解剖特点使得手术者选择一种特殊手术方法,但本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手术方法本质上与其他方法是一样的。单一的手术修复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和功能结果,而缝合技术与皮肤切口设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