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91篇
  免费   2447篇
  国内免费   1267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447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1653篇
口腔科学   481篇
临床医学   3229篇
内科学   2217篇
皮肤病学   363篇
神经病学   399篇
特种医学   819篇
外科学   1892篇
综合类   747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018篇
眼科学   321篇
药学   3350篇
  34篇
中国医学   2312篇
肿瘤学   94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950篇
  2014年   1366篇
  2013年   1664篇
  2012年   2415篇
  2011年   2527篇
  2010年   2309篇
  2009年   2159篇
  2008年   2148篇
  2007年   2063篇
  2006年   1877篇
  2005年   1403篇
  2004年   970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血液净化疗法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CHD)、维持血液透析加间断性血液滤过(HF)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β2微蛋白(β2-M)的清除作用.方法 53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 CHD组25例、CHD加间断性HF组13例、CAPD组15例,观察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β2-M水平的变化.结果 CH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增加(161.40±72.11 ) %;CAP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下降 (32.30±12.78) %,CHD加间断性HF组滤过后β2-M水平较滤过前下降(49.98±17.53)%,CHD加间断性HF组和CAPD组间与CHD组比较,血清β2-M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APD、HF对β2-M的清除明显优于CHD.  相似文献   
92.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57例患者,按心率≤60次/min、60~70次/min、>71次/min分成3组,行冠脉MSCT造影(MSCTA),将数据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其对冠状动脉的显示,其中11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对照。结果心率≤70次/min患者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心率>70次/min组(P<0.001)。11例与相应的SCA比较,MSCTA诊断50%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8.9%、71.4%、86.7%和83.3%。结论MSCT能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和狭窄、进行冠脉支架术后评价。  相似文献   
93.
郑核  钟德玝  苗雄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67-370
目的 检测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在胆囊癌中,CD44v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CD4 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5、CD44v6可能在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5、CD4 4v6可能是了解胆囊癌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森田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根管长度测量仪对108例根管进行根管测量,以此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后,按测量长度插入牙胶尖摄X线牙片,计算出实际根管长度,求得测量准确率.结果 ROOT ZX测量准确率为92.6%.结论 ROOT ZX根管长度测量仪应用安全可靠、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95.
枢椎后路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单皮质和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为临床选择枢椎后路螺钉的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12具新鲜尸体枢椎标本,进行单皮质和双皮质的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测试比较其螺钉拔出强度。结果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量最大,为(1 726.5±433.3)N;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1 279.9±432.0)N〕与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1 054.8±411.3)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皮质枢椎侧块最小为(689.4±128.0)N。结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宜首选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可作为补充固定技术,且以双皮质骨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96.
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逼尿肌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方法 建立雄性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动物模型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其逼尿肌细胞内超微结构 ,应用ImagineTool图像分析软件检测粗面内质网面积和线粒体密度。 结果 梗阻组逼尿肌细胞内单位面积平均 1 1 5 .2 8μm2 ,胞质中粗面内质网面积 (5 .377± 2 .31 8) μm2 ,较对照组的 (0 .476± 0 .31 9) μm2 明显扩大 ;线粒体相对密度为 1 .0 2 7± 0 .0 64 ,较对照组的 0 .830± 0 .0 58明显下降 ,P均 <0 .0 1。 结论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细胞内质网扩张 ,提示其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 ,从而引起膀胱壁增厚 ;而线粒体水肿明显 ,密度下降 ,提示逼尿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导致其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7.
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抗体的产生和T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为了明确这种作用机制,本实验观察了抗体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和基因表达。甲硫氨酸脑啡肽对3F3杂交瘤细胞的抗体产生及其轻链和重链基因表达影响不明显。较高浓度的甲硫氨酸脑啡肽(0.1nmol·L ̄(-1)-1μmol·L(-1))不仅促进IL-2的产生和IL-2mRNA的转录,而且能提高IL-2mRNA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在评价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心功能中的价值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4~11月间连续在我科随访的TCPC后患者11例(TCPC组),男7例,女4例;年龄8.2±4.1岁;随访时间2.1±1.6年。按照改良R oss标准对临床心功能评分。采集外周静脉血3m l,用酶标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其中6例同期用磁共振成像(M R I)测定心功能,对BNP做相关因素分析。9人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结果(1)TCPC组血浆BNP水平为400pg/m l(IQR 200-690),较对照组的110 pg/m l(IQR 90-190)增高(P=0.003);(2)M R I测定结果:TCPC组6例患者舒张期末容量指数为65.76±8.65 m l/m2,收缩期末容量指数为31.90±6.36 m l/m2,心搏出量指数为39.09±11.76 m l/m2,射血分数(EF)为0.52±0.06,心脏指数(C I)为2.38±0.58 L/m in.m2,心肌质量指数为103.49±21.57 g/m2,心肌质量/心室舒张期末容量为1.57±0.24;(3)TCPC组BNP水平与手术时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632,P=0.041);BNP水平与上述M R I指标、R oss评分、性别、年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主心室类型等因素无关。结论TCPC后近2年神经内分泌系统仍处于应激状态,BNP增高可能与TCPC后特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血浆BNP水平不能作为正确评估TCPC后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规范护理程序,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结果 亚低温治疗24h后颅内压逐渐下降,脑组织PO2逐渐上升,伤后3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心护理有助于改善亚低温治疗的高温高湿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g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63次,颈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