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90篇
  免费   6428篇
  国内免费   2924篇
耳鼻咽喉   598篇
儿科学   928篇
妇产科学   332篇
基础医学   3696篇
口腔科学   1142篇
临床医学   7230篇
内科学   4809篇
皮肤病学   972篇
神经病学   961篇
特种医学   2235篇
外科学   5743篇
综合类   1676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7441篇
眼科学   660篇
药学   7431篇
  93篇
中国医学   6006篇
肿瘤学   2597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907篇
  2023年   900篇
  2022年   1907篇
  2021年   2365篇
  2020年   2270篇
  2019年   1161篇
  2018年   1170篇
  2017年   1657篇
  2016年   1207篇
  2015年   2227篇
  2014年   3055篇
  2013年   3676篇
  2012年   5446篇
  2011年   5892篇
  2010年   5243篇
  2009年   4700篇
  2008年   4788篇
  2007年   4750篇
  2006年   4241篇
  2005年   3341篇
  2004年   2480篇
  2003年   1798篇
  2002年   1451篇
  2001年   1275篇
  2000年   984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肘、腕红外热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WP-95型红外热像仪,对221例常规军事训练1~5年的年轻干部及战士进行红外热像仪的全身检查,并与刚入伍未参加训练的新兵100例进行对照。结果221例经红外热像图检查发现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的有180例,占81.45%;而100例新战士仅有6例颈、肩、腰、肘、腕出现异常热像图,占6.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86例异常热像图受检者全部做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异常者仅28例,占15.05%,两者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外热像图对军事训练所致软组织损伤有其独特的异常热像图,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正确的使用红外热像图,对保证部队广大指战员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三种胶体对失血性休克组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3种不同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2 1只Wistar大鼠均在麻醉下经股动脉放血 ,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4 0mmHg ,并根据输入的胶体不同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7只。A组 :6 %贺斯 (5 0mL·kg-1 ·h-1 ) ;B组 :5 %白蛋白 (5 0mL·kg-1 ·h-1 ) ;C组 :血定安 (5 0mL·kg-1 ·h-1 )。各组输液时间均为 6 0min。观察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值以及动脉乳酸盐的浓度变化。结果 A组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在实验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 ,维持在 4 0 0mmHg左右 ,而其它 2组逐渐下降 ,在分组后 6 0、1 2 0、1 5 0min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 )。pH、PaCO2 、平均动脉压以及动脉乳酸盐浓度也呈现出A组改善明显好于其它 2组。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并维持失血性休克所致的低血压、肺通气及组织代谢  相似文献   
33.
L-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感染组和精氨酸组 ,每组 30只。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 ;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 (CLP)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 ;精氨酸组行CLP后每天添加L 精氨酸饮食 [0 2 6 4g/ (kg·d) ]。各组术后 1、2、 4d分别取肠黏膜行病理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测定、血细菌培养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测定。结果 精氨酸组较感染组小肠黏膜病理性损害明显减轻。感染组术后 2、 4d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精氨酸组 ,分别是 (1 4 2± 0 10 )EU/mlvs (1 14± 0 11)EU/ml,(1 94± 0 0 7)EU mlvs (1 5 8± 0 14 )EU/ml,P <0 0 1。精氨酸组术后 2d血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感染组 (10 %vs 30 % ,P <0 0 1)。感染组PCNA指数先升高 ,后下降 ,而精氨酸组 4d内下降不明显。结论 当严重腹腔感染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时 ,L 精氨酸有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维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胃液稳定微泡试验(SMT)及表面活性蛋白A(SP-A)检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意义。方法110例胎龄24~36周,体重1 160—2 010 g,出生1 h内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抽取胃液1~2 ml行SMT,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P-A浓度。结果发生RDS早产儿的胃液稳定微泡数及SP-A浓度均低于未发生者[SMT:(5.7±2.4)个/mm2比(12.4±6.0)个/mm2,t=8.355,P<0.01;SP-A:(214.2±59.9)μg/L比(390.7±120.8)μg/L,t=10.232,P< 0.01]。胃液SMT、SP—A诊断RDS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微泡数≤7个/mm2、SP-A≤220μg/L。SMT诊断RD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总准确率均高于SP-A测定(88.2%比67.6%,X2=4.19,P<0.05;89.5%比65.8%,X2=12.28,P<0.01;78.9%比46.9%,X2=9.21,P< 0.01;94.4%比82.0%,X2=5.14,P<0.05;89.1%比66.4%,X2=16.41,P<0.01)。结论胃液SMT是预测RDS快捷、简便、经济、可靠的手段。与SP-A测定相比,该法预测效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5.
36.
37.
可注射进入病灶部位并能原位给药的体系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给药、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减少用药剂量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各国研究者竞相研究可注射原位给药体系,并将其作为亲水性大分子药物尤其是蛋白类药物的药物载体.本文主要介绍了热塑性糊状体、原位交联聚合物体系、原位聚合物沉淀和热诱导凝胶体系四种缓释药物体系,着重讨论了将其作为蛋白类药物载体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8.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对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本文选择了 31例不宜行神经阻滞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方法 :31例病人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 2 5 μg/h的多瑞吉作为首次量 ,如疼痛控制不满意 ,临时追加曲马多缓释片 ,下次换贴时再增加至 5 0 μg/h ,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31例病人经多瑞吉治疗后 ,2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 ,其余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VAS评分从 8.5 1± 1.12降至 2 .4 7± 1.2 3,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 :多瑞吉能有效地控制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病人对多瑞吉的适应 ,部分并发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分析核素联合亚甲蓝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385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9例由高年资医生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276例由高年资和低年资两组医生应用核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对比分析行联合示踪法与单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资手术医生在联合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示踪法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灵敏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示踪法下,高年资手术医生与低年资手术医生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年资外科医生使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靠又经济的方法。联合示踪法有助于帮助年轻的乳腺外科医生快速掌握熟悉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并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自主排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为(118.3±2.8)ml,对照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598.0±3.3)ml,实验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28例患者,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18.26±2.67)min,比对照组总有效19例患者的平均排尿时间短(36.78±3.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