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37篇
  免费   5671篇
  国内免费   3240篇
耳鼻咽喉   601篇
儿科学   941篇
妇产科学   334篇
基础医学   3585篇
口腔科学   1109篇
临床医学   7329篇
内科学   4851篇
皮肤病学   976篇
神经病学   979篇
特种医学   2245篇
外科学   5802篇
综合类   1671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7443篇
眼科学   666篇
药学   7543篇
  93篇
中国医学   5820篇
肿瘤学   2606篇
  2024年   316篇
  2023年   705篇
  2022年   1817篇
  2021年   2334篇
  2020年   2200篇
  2019年   1086篇
  2018年   1172篇
  2017年   1662篇
  2016年   1225篇
  2015年   2250篇
  2014年   3106篇
  2013年   3758篇
  2012年   5589篇
  2011年   6043篇
  2010年   5359篇
  2009年   4795篇
  2008年   4897篇
  2007年   4815篇
  2006年   4310篇
  2005年   3396篇
  2004年   2509篇
  2003年   1809篇
  2002年   1457篇
  2001年   1286篇
  2000年   998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S-100防粘连冲洗液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及其对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模型组(A组)、透明质酸钠组(B组)、0.5%S-100组(C组)、3%S-100组(D组)、5%S-100(E组)和泰陵组(F组)。通过粘连分级、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羟脯氨酸测定观察S-100预防腹腔粘连效果的同时,测定血清TGF-β1水平。结果:B、C、D、E及F组在粘连分级、HE染色及羟脯氨酸测定方面均优于A组(P〈0.05);B、C组之间,D、E、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3组与B、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C、D、E、F组粘连组织内CollagenⅠ含量比A组低(χ2=11.098,P=0.049)。各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1,P=0.976)。结论:S-100防粘连冲洗液具有明显预防腹腔粘连形成的作用,其作用优于透明质酸钠,最佳作用浓度区间为3%~5%。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67例行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变化,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和1、6、12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前平均自由门静脉压为(36.2±4.2)cmH2O,术后为(31.4±3.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6、12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能适度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强化肝动脉灌注,对维持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近期肝功能、改善术后远期肝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8例.[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手术时间80~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5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53%恢复至术后1周的92%,后缘高度由术前88%恢复至97%;术前平均Cobb角24.6°,术后平均8.2°.末次随访中,伤椎前后缘高度与术后1周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是一个相对微创,损伤小、近期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屈曲畸形骨与韧带的正确处理程序.[方法]对78例屈曲畸形在20°~60°的初次置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说明其术中软组织松解步骤及每步松解后畸形残留情况.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最短12个月,最长60个月.[结果]35例膝在侧方软组织松解后屈曲畸形纠正.虽然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后关节囊松解,但有39例是必需的.有14例进行了后交叉韧带松解,有1例需要切断该韧带.仅有4例需要额外增加股骨远端截骨3 mm.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28.3°进步到术后平均3.5°.[结论]充分的后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松解可以矫正绝大部分屈曲畸形,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并非必须.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应用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1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术前伤椎前缘平均高度49%、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28°、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68%.术后次日X线片、CT扫描,测量伤椎体高度、Cobb角和椎管矢状径.术后每隔2~3个月随访观察内固定物、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术后12个月CT检查统计骨折骨性愈合率,取内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统计伤椎体高度,术后18个月按Frankel标准统计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8%、平均Cobb角4.6°、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平均92.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有椎弓根螺钉折断3例、松动4例、断棒l例、螺丝帽松脱2例.术后12个月骨性愈合率93%,取出内固定后无伤椎体高度丢失,除了9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式之一.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而疗效可靠,适用于无明显骨质疏松、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50%的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在早期诊断筋膜室综合征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CYY-1型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对31例前臂、小腿、足、上臂肿胀患者进行筋膜压测量,对筋膜压达到切开标准的患者行切开减压,对未达到切开标准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31例中7例切开减压,残留创面延期缝合或植皮。其中2例初次测压未达到切开标准,经过动态测压,发现筋膜压逐步上升而达到切开标准,予以切开减压。[结论]采用自动筋膜压测量仪测量结果判断筋膜室综合征比采用Whitesides法判断更准确和方便,比依据症状体征更客观、科学,有效的避免了盲目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适用范围及疗效。方法 3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控下,切开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置于胸主动脉内膜破口处,封闭破口。结果所有患者原发胸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恢复,原受损脏器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及12个月用CTA复查显示无内漏、移位等并发症,2例出现新破口,36例真腔均基本恢复正常管径,22例假腔消失,其余假腔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假腔缩小。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门静脉系统三维影像重组指导下手术方式选择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73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为观察组,行门静脉系统三维影像重组指导下选择治疗术式及断流范围;36例为对照组,行传统断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静脉曲张的改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近期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0(0/37)低于对照组11.11%(4/36),食管静脉曲张总好转率观察组100%(37/37)优于对照组86.11%(31/36),术后出现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观察组(0/37)低于对照组(13.9%,5/36)。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静脉曲张总好转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食管静脉曲张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系统三维影像重组指导下选择术式及断流范围较传统断流术有术中损伤小、预后更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9.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胆总管结石(CBDS)的微创手术方案。方法分析近9年间我科治疗的203例CBDS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气囊扩张取石术(EPBD)组(22例)、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组(105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组(76例)。结果 3组的手术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CBDE组最短;住院时间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PBD组最短。随访期间结石复发率、反流性胆管炎及乳头狭窄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与EPBD组相当,EST组最差。结论有适应证的CBDS患者首选EPBD,失败或无适应证者选择LCBDE,EST仅适用于有严格适应证者。  相似文献   
1000.
整合素α6 mRNA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初发和复发(各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另选3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非尖锐湿疣人群作为对照.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q检验).结果 整合素α6在正常包皮组、初发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复发尖锐湿疣皮损组中mRNA的表达(整合素α6/GAPDH)分别为0.25±0.10、0.79±0.16和1.0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687,P=0.001).结论 整合素α6可能在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中发挥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尖锐湿疣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