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508篇 |
免费 | 13462篇 |
国内免费 | 81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12篇 |
儿科学 | 1910篇 |
妇产科学 | 764篇 |
基础医学 | 7574篇 |
口腔科学 | 2492篇 |
临床医学 | 14874篇 |
内科学 | 10762篇 |
皮肤病学 | 1194篇 |
神经病学 | 3150篇 |
特种医学 | 57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608篇 |
综合类 | 37243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预防医学 | 14894篇 |
眼科学 | 1748篇 |
药学 | 16217篇 |
212篇 | |
中国医学 | 14475篇 |
肿瘤学 | 59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6篇 |
2023年 | 1758篇 |
2022年 | 4374篇 |
2021年 | 5523篇 |
2020年 | 4819篇 |
2019年 | 2644篇 |
2018年 | 2700篇 |
2017年 | 3737篇 |
2016年 | 2866篇 |
2015年 | 5284篇 |
2014年 | 6671篇 |
2013年 | 8543篇 |
2012年 | 11798篇 |
2011年 | 12732篇 |
2010年 | 11614篇 |
2009年 | 10175篇 |
2008年 | 10303篇 |
2007年 | 9880篇 |
2006年 | 8864篇 |
2005年 | 6803篇 |
2004年 | 4927篇 |
2003年 | 4222篇 |
2002年 | 3371篇 |
2001年 | 3031篇 |
2000年 | 2045篇 |
1999年 | 667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2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针刺加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1 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 2 0例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 ,对照组 6 0例单用西药对症治疗 ,2组均治疗 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8% ,对照组为 83.4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针刺加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2.
用木瓜蛋白酶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进行酶促水解,并对酶解物冻干粉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69.02%,多肽质量分数为60.60%,肽的平均链长为3.73个氨基酸残基,肽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47.6;游离氨基酸占5.27%。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方格星虫酶解物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总氨基酸数的30.62%。方格星虫酶解物中还含有P、Fe、Mg、Mn、Zn、Cu、Se等至少12种矿质元素,以及含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成分,并通过动物试验证明了方格星虫酶解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方格星虫酶解物可用于食品添加或用作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43.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PGA-PLLA)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方法]1994年3月-2003年8月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皆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下胫腓联合分离仍不稳定者,用可吸收螺钉横向固定。[结果]全病例得到6个月-5年3个月随访,平均2年4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定标准,优32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5.2%。[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良好的内固定特性与组织相容性,吸收完全,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44.
45.
木里县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5日至4月28日,四川省木里县俄亚乡立碧村有18人先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纳差、肝区痛、黄疸等症状,木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为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经采取隔离治疗、开展生活饮用水及外环境的消毒以及在村民中进行甲肝疫苗的应急接种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未波及邻近的村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对全村的一般情况、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三间分布、免疫史及可能的流行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甲肝抗体LgM。对该…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4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l临床及影像学资料,4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并有13例作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28例作CT检查;11例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 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低张十二指肠插管诊断十二指肠癌24例;平滑肌肉瘤6例;恶性淋巴瘤4例。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34/46)。误诊率为17.39%(8/46),漏诊率为8.7%(4/46)。CT检查28例,确诊十二指肠癌4例,平滑肌肉瘤7例。误诊为腹腔脓肿2例,平滑肌瘤6例,腹腔恶性肿瘤9例。诊断符合率为39.29%(11/28),误诊率为60.71%(17/28)。血管造影11例,9例检出病变,6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例误为良性肿瘤,2例未发现明显肿瘤血管。确诊率为54.55%(6/11),误、漏诊率分别为27.27%(3/11)、18.18%(2/11)。结论 胃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和胃镜配合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对重度肠腔狭窄或阻塞患者显示病变范围起补充作用。CT能显示管外型恶性肿瘤的软组织块影及管壁破坏和有无淋巴结肿大。血管造影能根据血供来源明确钡餐难发现、CT仅显示与肠管无明显联系的平滑肌肉瘤,并可进行栓塞IE血治疗。 相似文献
47.
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是指胆道探查术中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总管下段和(或)胰腺、十二指肠的损伤.可造成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的漏出且互相混合,激活形成腐蚀性极强的消化液,引起腹膜后的严重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处理非常棘手. 相似文献
48.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对大隐静脉移植物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时对大隐静脉移植物内皮有无损伤。 方法 对 10例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在主动脉吻合器使用前和使用后 ,切取自体大隐静脉片断 ,进行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 ,对照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均匀着色 ,为深褐色颗粒 ,损伤处褐色颗粒排列中断。吻合器组内皮损伤处平均为 2 .5 5处 ,对照组为 2 .0处。结论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对静脉内皮细胞无明显的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49.
男性,28岁,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1月余,无明显自觉症状.以往有肺结核病史.胸部X线平片(图1)显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一6 cm×4 cm×5 cm的团块影,边缘清晰,双肺上叶可见陈旧性结核灶.CT增强扫描(图2)显示右下肺肿块,中央CT值约40HU,增强后无强化,肿块内侧可见一粗大的血管断面伴随,血管与肿块关系密切.CT血管造影(CTA)MIP重建显示一较大的血管自膈下发出一直径约1cm的供血动脉,并可见引流的肺静脉影(图3).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arrhythmia was investigated electrocardiographically in 30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o underwen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group A) and 38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who underw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UGIE) (group B). The mode and frequency of arrhythmia during the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Arrhythmia was mo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group A (22 of 30, 73.3%) than in group B (9 of 38, 23.7%) patients (p<0.001). The common arrhythmias in both groups were supra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and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Serious arrhythmias, such as 2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were detected only in group A patients. (2) The region of the esophagus where the tip of the probe or scope was located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segments: upper (0–15 cm), middle (15–35 cm) and lower (35 cm<). Arrhythmias tended to be frequent when the tip of the probe or scope wa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esophagu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arrhythmias observed during TEE or UGIE are related to the underlying heart disease. Furthermore,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esophagus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the provocation of arrhythmi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