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87篇
  免费   12027篇
  国内免费   6106篇
耳鼻咽喉   939篇
儿科学   1541篇
妇产科学   581篇
基础医学   6306篇
口腔科学   2060篇
临床医学   11851篇
内科学   8587篇
皮肤病学   952篇
神经病学   2547篇
特种医学   4573篇
外科学   8494篇
综合类   30095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预防医学   11907篇
眼科学   1379篇
药学   12866篇
  158篇
中国医学   12078篇
肿瘤学   4683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1653篇
  2023年   1824篇
  2022年   3757篇
  2021年   4607篇
  2020年   3978篇
  2019年   2285篇
  2018年   2209篇
  2017年   3009篇
  2016年   2312篇
  2015年   4200篇
  2014年   5374篇
  2013年   6826篇
  2012年   9460篇
  2011年   10328篇
  2010年   9324篇
  2009年   8118篇
  2008年   8260篇
  2007年   7820篇
  2006年   7032篇
  2005年   5356篇
  2004年   3701篇
  2003年   2982篇
  2002年   2391篇
  2001年   2129篇
  2000年   1468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 ,发展迅速 ,常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中晚期重型肝炎死亡率达 80 %以上[1]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是模拟肝脏解毒功能 ,在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基础上 ,结合白蛋白透析的一种新型人工肝。国外报道[2 ] ,MARS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衰竭 ,能有效清除各种毒素 ,提高生存率。 2 0 0 1年7月~ 2 0 0 2年 10月 ,我科应用MARS人工肝结合综合基础疗法治疗 18例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 ,生存率 4 4 .8%。现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 ,18例中晚…  相似文献   
102.
刘金凤  赵岳 《天津护理》2006,14(6):361-362
1动态血压监测的介绍 1.1动态血压监测的概念所谓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高血压患者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它测量的数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每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平均下降的百分数等数据。其最大的优点是:既没有“白大衣”效应的影响,又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能够更真实的反应24小时血压的动态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治疗有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中药高、低剂量组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制造UC模型。分组灌胃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10、结肠黏膜CD14含量。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IL-1β、CD14表达明显升高,IL-10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较模型组IL-1β、CD14表达明显下降,IL-1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高剂量组较柳氮磺吡啶组、中药低剂量组IL-1β、CD14表达明显下降,IL-1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泄浊解毒方干预UC大鼠可降低血清IL-1β、升高血清IL-10、下调结肠黏膜CD14表达,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4',5,7三羟异黄酮处理黑色素瘤B16细胞1~4天后,以生长曲线反映其增殖活力,以B16细胞形态、黑色素含量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等观察三羟异黄酮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用10、30、9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作用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P<0.05~P<0.01).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加,细胞生长缓慢,可使B16细胞阻断在S期.结论:三羟异黄酮不同剂量对体外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40例胎儿存在CHD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CHD组,另收集同期经医院筛查的40例胎儿不存在CHD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非CHD组.所有孕妇均接受2D-STI及TDI联合检查.比较两组2D-STI[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平均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s)、平均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值(mSRa)]及TDI[二尖瓣环运动Ea峰速度(Ea)、二尖瓣环运动Aa峰速(Aa)、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期E峰/A峰(E/A)]定量参数,并分析二者联合对胎儿CHD的评估价值.结果 CHD组GLS、mSRs低于非CHD组(P<0.05),两组m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Ea、Aa低于非CHD组(P<0.05);两组Tei指数、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S、mSRs、EA、SAa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胎儿CHD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2D-STI联合TDI在胎儿CHD的评估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导管在男性膀胱尿道镜检查时尿道表面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2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该新型导管将1%利多卡因溶液注入后尿道,对照组患者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凝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在经尿道给药/插管时(T1)、膀胱尿道镜置入时(T2)、膀胱尿道镜检查开始时(T3)、膀胱尿道镜检查持续3min时(T4)和操作结束后首次排尿时(T5)的疼痛程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最大疼痛程度。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的波动变化。计算两组患者所需的麻醉费用。结果:试验组除在T1时VAS评分稍高于对照组外(P>0.05),在T2、T3和T4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变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1.9)%vs.(24.6±3.0)%,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平均每例患者麻醉费用低于对照组(10.5元vs.22.0元,P<0.05)。结论:这种新型导管应用于男性尿道表面麻醉时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膀胱尿道镜检查时的疼痛,且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值得在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脊柱长度的方法,评价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选取每个椎体的四个顶点,基于Matlab 6.5软件,设定程序确定L4下终板至T1上终板的中线,将中线上点的距离和作为脊柱长度。由1名医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和2名医师采用手工测量方法,随机选取5例AIS患者并对每例患者进行5次重复测量,计算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评价计算机辅助测量脊柱长度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选取45例AIS患者,其中女38例,男7例,年龄10~16岁(13.5±1.5岁);Cobb角10°~45°(32.5°±8.7°)。由同一骨科医师在前后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分别采用手工测量方法和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获得T1~L4脊柱长度,计算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计算出45例AIS患者L4~T1的脊柱长度,对同一医师应用该测量方法间隔4周的两次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的可重复性;对3名不同医师分别应用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做比较,分析该方法不同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结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325.8±0.46mm、391.3±0.43mm、476.7±0.04mm、441.3±0.79mm和432.8±0.50mm,2名医师应用手工测量方法测量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分别为325.7±8.3mm、390.9±7.6mm、476.7±6.0mm、441.5±8.2mm、433.1±6.0mm和326.2±5.9mm、391.4±7.5mm、476.1±5.8mm、441.6±8.2mm、432.9±5.8mm,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多次测量脊柱长度测得结果的标准差较手工测量结果低得多。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与手工测量方法测量45例AIS患者的脊柱长度(±s)分别为404.7±43.2mm和405.1±45.5mm,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测量AIS脊柱长度的同一观察者间隔4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5(P0.05),不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42(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测量AIS患者脊柱长度的方法较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TMP)在长波紫外线(Utraviolet A,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is fibroblasts,HDF)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DF细胞,用不同浓度TMP分别作用未经UVA照射以及经UVA多次照射的HDF细胞24 h,48 h,72 h,CCK-8法检测TMP对HDF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MP对多次UVA照射后HDF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量的影响。结果:TM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HDF细胞的体外增殖无明显促进或者毒性作用,但对多次UVA照射后HDF细胞的体外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UVA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可清除UVA多次照射引起的HDF细胞内ROS累积,与UVA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作用效果能达未经UVA照射的水平。结论:盐酸川芎嗪(TMP)对长波紫外线诱导HDF细胞氧化应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